APP下载

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2018-02-03代满荣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格瑞洛心房经皮

李 军 代满荣

急性心肌梗死是最为严重、亦是心血管内科较为常见的急症,其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具有病死率、致残率双高等特点[1]。发病后因患者体内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出现体内儿茶酚胺激素分泌增多,导致心肌细胞的细胞膜β-受体活性增强,心率加快,严重者可出现室性早搏、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进而导致心跳骤停[2]。而持续的心脏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正反馈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出现体循环功能压荷增加,心脏泵衰竭而引发心力衰竭[3]。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其治疗的最佳手段是尽早进行有效的血管再通,确保心肌血氧供需平衡,从而最大限度的挽救缺血心肌。故在抢救患者时,视时间为生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主要手段[4]。替格瑞洛属于新型抗血小板制剂,通过消化道给药,作用于腺苷二磷酸受体P2Y12,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小、耐受性高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及医务人员所青睐。本研究主要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治疗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前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且取得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既往行开胸血管相关手术者、低血容量、感染性休克、不明原因心肌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对拟定使用药物过敏或存在其他禁忌证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6~80岁,平均(72.1±1.3)岁,合并高血压35例,高脂血症25例,糖尿病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9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狭窄度程度75%~95%,平均(85.3±1.9)%,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26.0%~35.6%,平均(31.2±1.1)%;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60~80岁,平均(72.0±1.4)岁,合并高血压34例,高脂血症24例,糖尿病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8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狭窄度程度 75%~95%,平均(85.5±1.8)%,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 26.0%~35.6%,平均(31.3±1.0)%。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常见内科疾病、冠状动脉狭窄度情况及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结合其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合并的内科疾病情况,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其相关辅助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在取得患者或其监护人许可后实施介入血管再通处理,对照组患者使用比伐卢定(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140057),术前常规给予1.0 mg/kg,随后以2.5 mg/(kg·h)静脉滴注4 h进行维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格瑞洛片(阿斯利康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20),每次90 mg,每天2次,使用替格瑞洛时间为1周。

1.3 观察指标统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观纽约心功能变化,对比心房脑钠肽水平变化及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1.0(美国IBM公司提供)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组间计量资料通过±s分析,统计学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统计学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房脑钠肽及主观纽约心功能分级情况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液生化结果中心房脑钠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主观纽约心功能评级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心房脑钠肽及主观纽约心功能分级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的心房脑钠肽及主观纽约心功能分级情况(±s)

组别 例数 心房脑钠肽(m g/L) 纽约心功能分级(级)对照组 4 0 1 0 9.5±5.6 2.3±0.2观察组 4 0 4 9 6.5±1 5.8 3.3±0.3 t值 1 4 6.0 1 2 1 7.5 4 1 P值 0.0 0 0 0.0 0 0

2.2 心肌梗死相关并发症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再发心肌梗死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心肌梗死相关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主要因为冠状动脉的血供出现中断[5],引起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显著减少甚至无血供而导致心肌严重缺血缺氧,进而导致心肌缺血性改变,促使心肌坏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展[6],人民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率显著增加,同时有年轻化趋势[7],目前,媒体报道的年轻人猝死患者绝大多数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本病起病急,临床症状明显,一般通过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即可拟诊,而最有效的确诊方式是冠状动脉造影[8]。针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介入血管再通技术[9]。而实施介入治疗者,因外源性治疗材料引起血液中血小板激活等过程,可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强[10]。替格瑞洛可抑制血小板功能,口服用药其代谢不通过肝脏,故其首关效应低,药物作用效率高,同时还具有临床起效快等特点[11]。

本研究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观察组使用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相对于单纯使用比伐卢定者,针对两组心房脑钠肽及主观纽约心功能分级情况比较发现,观察组心房脑钠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纽约心功能评级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使用,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肌损伤,改善患者预后。另外,针对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心肌梗死相关并发症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出现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比例均低于对照组。证明针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 PCI治疗,围术期使用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治疗,可显著减少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替格瑞洛可有效抑制机体腺苷酸环化酶活性,拮抗其再摄取,从而对增加体内血浆中腺苷酸水平[12],同时还能激活腺苷与三磷酸腺苷(ATP)活性,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供及氧供;而且本药不经肝脏代谢[13],口服给药后无首关消除效应,故其临床作用效率更高,更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14]。通过本研究可认为,针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治疗者使用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患者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1]申晓莉.替格瑞洛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及血小板聚集程度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7,12(10):1880-1883.

[2]王海波,黄宜杰,吴强,等.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8):574-577.

[3]夏经钢,曲杨,胡少东,等.替格瑞洛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的中期随访[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7(3):494-498.

[4]杨敏,姜祖超,王文尧,等.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慢血流的影响[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5,23(12):677-681.

[5]宋大庆,吴庆建.替格瑞洛在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4):115-119.

[6]刘晓刚,胡立群,刘玉峰,等.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9):789-791.

[7]毛霄鹏,严语.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9):786-788.

[8]柳宁波,王冬梅,孙家安,等.替格瑞洛对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38(17):1976-1981.

[9]刘大一,潘震华.替格瑞洛对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冠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4):442-445.

[10]李秀芬,葛振嵘,许力舒,等.替格瑞洛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4):429-430.

[11]孟宪丽,孟华,刘洪智,等.替格瑞洛治疗行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15):1406-1409.

[12]顾崇怀,赵昕,李毅,等.替格瑞洛对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36(4):318-322.

[13]王万虹,张荣林,丁浩,等.替格瑞洛在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6,21(1):22-26.

[14]张明亮,沈玉华,张立敏,等.替格瑞洛对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QT离散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5):3667-3669.

猜你喜欢

格瑞洛心房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房破冰师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分析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左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