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比较

2018-02-03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莫沙多潘立酮功能性

张 艾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常见疾病,又称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儿童属于高发群体。本疾病以食欲不振、上腹胀、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1]。本疾病作为消化内科多发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未能明确,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本病因病理机制相对复杂,治疗后极易复发,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临床治疗本疾病以促胃肠动力药物为主,但不同药物其疗效有所差别,可表现在效果、复发率、不良反应等方面[2]。多潘立酮与莫沙必利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药物[3],本研究就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辽宁省锦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钡餐造影、消化内镜等)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上腹痛、嗳气、恶心等,家属愿意配合研究,同时排除反流性食管炎、肿瘤、消化道溃疡,以及肝胆、胰腺、肾脏等疾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患儿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6~16岁,平均(9.8±1.2)岁;病情程度:轻度5例,中度18例,重度7例;小学生20例,中学生10例。B组患儿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6~16岁,平均(9.6±1.7)岁;病情程度:轻度6例,中度18例,重度6例;小学生18例,中学生12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A组患儿接受莫沙必利(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405077)治疗,每天3次,每次0.2 mg/kg,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B组患儿接受多潘立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41104)治疗,每天3次,每次0.3 mg/kg,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儿治疗 2周、4周时疗效进行测评,记录其随访3个月、6个月时复发率,并统计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腹胀、嗳气、恶心、厌食等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有效:治疗后前述症状有所缓解,反复程度轻微;无效:治疗后前述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4]。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利用 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2周、4周时疗效比较治疗2周时B组患儿疗效优于A组(P<0.05),而治疗4周时两组患儿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2.2 随访3个月、半年时复发率比较两组患儿随访3个月时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半年时 A组患儿复发率明显低于 B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儿随访3个月、半年时复发率比较[例(%)]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出现不良反应,其中A组有1例轻微腹泻、1例恶心,发生率为6.7%(2/30),B组有2例腹泻、1例失眠、1例恶心,发生率为13.3%(4/30)。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07,P=0.3894>0.05)。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可能与中枢神经、胃肠平滑肌细胞神经、自主神经电生理有关,甚至和体液调节等有关,若这些调节机制发生紊乱,则会诱发胃肠动力不足或障碍,从而导致消化不良[5]。长期受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干扰,不仅会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其学习与生活,需尽早诊断与治疗。促胃动力药物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药物,其中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属于比较常用的两种药物,但两者作用机制、疗效与安全性等方面有所差异。目前,国内关于莫沙必利和多潘立酮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研究多为非儿童患者,而对于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结果表明,B组患儿治疗2周时疗效优于A组,但A组患儿随访半年时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张海云和李建周[6]在研究中针对收治的7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别采取莫沙必利和多潘立酮治疗,结果显示莫沙必利治疗患者有效率与多潘立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分析,莫沙必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多潘立酮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与这两位学者的研究之间有一定差异,分析原因可能在于本研究针对治疗后不同时段的疗效进行了比较,而其比较的是最终疗效,在本研究中最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于安全性方面,可能是本研究中用药期间加强了研究,而且本研究对象为儿童,更注重安全性的保障,不良反应尽量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莫沙必利为苯甲酰胺类药物,作为选择性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可兴奋胃肠道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加速乙酰胆碱释放,促使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升高,对胃内容物反流造成抑制,同时可提高胃肠蠕动能力,加速胃排空,明显改善胃肠动力,其并不会对胃酸、胃蛋白酶分泌造成影响,故而无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有研究指出,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作用较缓和,显效时间要比多潘立酮稍长,治疗4周后有效率能达到与多潘立酮相似的效果,但复发率较低,特别是治疗半年后总复发率要比多潘立酮更低[7],说明其远期疗效更好。本品不良反应较少,反应较轻,安全性已得到医患认可。

多潘立酮则属于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外周阻滞效果明显,可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升高食道下括约肌张力,改善胃蠕动,促进胃排空,避免胃食管反流,同时可协调胃、十二指肠运动,抑制恶心呕吐发生。此外,有研究指出多潘立酮不会对胃液分泌造成影响,在各类因素所致胃排空迟缓与消化不良及胃食管反流等疾病中均有不错的疗效[8]。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多潘立酮治疗后,一般服用药物1周,有效率可达60%以上[9],而莫沙必利服药1周时有效率不及多潘立酮。此外,大量、长期服用多潘立酮易出现不良反应,为此建议在用药 1周后适当减少药物剂量,若依旧无法避免不良反应法发生,则加强用药观察,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本研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改变过去仅仅比较有效率的研究模式,针对治疗不同时期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加强随访,对随访3个月与半年时的复发率进行比较,使本研究更有价值。加上根据治疗情况、个体差异,调整药物的用药剂量,重点对治疗期间的显效与复发分析。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少,在今后研究中还需要不断完善。

综上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采取多潘立酮治疗起效更快,但其复发率较高,而莫沙必利尽管起效慢,但其复发率低,两种方案不良反应均可控,治疗期间应合理选择。

[1]李勇,李风玲,彭英峰,等.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0):23-24.

[2]黄程雷.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的比较分析[J].保健文汇,2017,11(8):115.

[3]黄莹太.对比分析用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5):256-257.

[4]李文刚,周立君,吴冬寒,等.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近端胃舒张和胃排空功能的疗效研究[J].重庆医学,2015,44(2):148-150.

[5]张卫华,朱刚剑.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4):49-50.

[6]张海云,李建周.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9):179-180.

[7]唐国洪.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5,21(8):133-134.

[8]倪猛,高改云.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4,43(7):856-857.

[9]沈建峰.莫沙必利和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6):46-47.

猜你喜欢

莫沙多潘立酮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观察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