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政策效果及对策

2018-02-01陈安国周吉光宋泽峰郭亚涛

中国矿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选矿铁矿尾矿

陈安国,周吉光,胡 方,宋泽峰,郭亚涛

(河北地质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31)

1 存在问题与实施综合利用的必要性

河北省矿产资源丰富,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产90种,已发现但无查明资源量的矿产29种,已列入储量表的矿产达69种,保有资源储量总计600亿t左右,其中,铁、煤炭、金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矿业及后续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看到矿业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矿业发展中的一些令人忧虑的方面:首先,河北省矿山多,尾矿、废石数量多、分布广;其次,低品位矿和技术不成熟难以利用的矿产多。有的低品位矿和含矿岩石直接进入了排土场,大量的尾矿中含有有益元素不能达到很好利用。很多矿山就出现了共伴生资源不利用、采富弃贫、尾矿废石堆积、排土场遍地等现象,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压力的加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成本,即实施了综合利用会造成成本上升、利润减少甚至会造成亏损,有的企业甚至在已经安装了综合利用的设备、具备综合利用的条件时,却选择了让这些设备闲置;二是技术不成熟,目前河北省有的矿产,选矿技术还不成熟,如红矿(宣龙式铁矿、地表风化褐铁矿等)、金红石、含钴铁矿等,选矿技术始终难以取得根本性突破,有的矿产尤其是非金属矿产,如碎云母、岩盐、各种尾矿砂等,应用领域还较少,市场有限,价格很低,盲目开发只能造成资源浪费。因此,这两个方面就成为矿产资源开采开发中实施综合利用战略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要解决这个挑战,仅仅靠市场自发的力量,让企业自发、自觉自愿去做,是难以做到的。必须通过政府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包括一定程度的监督监管才能够实现。

2 主要政策措施

我国矿产资源法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该法第七条规定“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的方针”。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和200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都对煤矸石、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提出了要求。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相继颁布,形成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较为全面的法律体系。2008年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提出,要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走节约、清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2011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提出要提高矿产资源的“三率”,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建设发展绿色矿业。除此之外,国家还出台了多个关于金属尾矿综合利用、废物资源化、煤层气开发等专项规划。国土资源部于2012~2015年发布实施了多个矿种的“三率”指标要求,对共伴生资源、尾矿、循环水等的利用做出了要求。2014年正式印发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2010年,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以《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管理办法》出台为标志,以“以奖代补”和“示范工程”为手段,共同组织推动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当年国家还陆续出台了相关的资金管理办法、评审办法、申报指南、绩效评价等相关文件,规范了相关程序[1]。2011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合作启动了40个规模大、带动性强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河北省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主要是四个方向:提高矿产资源“三率”,共伴生矿产利用,尾矿和固体废弃物利用,低品位矿开发。河北省将落实、实施国家各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充分利用国家所赋予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扶持了一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了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为了规范河北省示范工程工作,还出台了《河北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监督检查办法》,对示范工程的申报、审批和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经过多年努力,河北省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第一,大力推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组织有技术优势、有创新能力的矿山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综合利用“以奖代补”和“示范工程”项目资金资助,发挥财政补助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并监督企业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与试验、攻关、研究任务;第二,把示范工程和“以奖代补”项目的成果及时推广,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第三,把综合利用工作与绿色矿山建设相结合,把矿山企业是否做到了综合利用作为绿色矿山评选的重要指标,推动绿色矿山建设的同时,综合利用工作取得进展,大批绿色矿山的建成也意味着综合利用工作的成就。

3 主要政策效果

3.1 示范工程建设

河北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共资助16个项目,资助资金总额1.7亿元左右。在煤炭开采方面,主要支持冀中能源峰峰矿区薄煤层高效开采、煤矸石井下充填置换和冀中能源邢台矿建筑物下综合机械化充填采煤技术;在铁矿方面,主要支持承德地区3个钒钛磁铁矿矿山的钒钛综合利用项目,以及武安市云驾岭铁矿“三下”难采矿体开采项目;在金矿方面,主要支持承德地区1个低品位金矿选矿项目;在非金属矿产方面,主要支持张家口矾山磷矿充填法开采项目;其他主要是的利用尾矿制造建材、残矿回收等方面的项目。

示范工程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冀中能源邢台矿利用矸石与粉煤灰充填采空区,自主研发工艺和设备,开展建筑物下综合机械化采煤,盘活村庄及建筑物下压煤3 200万t,对解决国内“三下”采煤极具推广价值[2]。峰峰矿区对薄煤层采用数字化无人工作面采煤技术,有效解决了瓦斯突出问题,确保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回收煤炭超过350万t,其中表外矿45万t,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河北矾山磷矿西区充填法采矿项目,利用全尾砂充填采矿技术,盘活西区资源储量3 514万t,每年利用30万t尾矿,矿山尾矿利用率近50%,开采回采率达到90%以上,项目实施创造产值3 000多万元,对高效低成本全尾砂充填采矿技术推广起到示范作用。武安市南洺河铁矿采用尾砂充填,大幅度提高了开采回采率,而且选矿尾砂全部进入地下巷道,实现了矿山全封闭运行、无尾矿排出的效果,由于尾砂量不足,他们目前正试验尾泥充填。平泉县金宝矿业有限公司低品位金矿石堆浸法选矿技术改造的成功,对于冀北地区低品位金矿选矿具有推广价值。

3.2 示范基地建设

“河北省冀东地区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于2011年启动,基地总面积9 500 km2,包括6个示范项目,中央财政投入4.5亿元,企业自筹15.34亿元。基地建设以下两个方面成就突出。3.2.1 共伴生矿产和低品位矿产开发利用取得突破

河北冀东地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建设中,共伴生矿产和低品位矿产综合利用取得较突出的成就,尤其是低品位磁铁矿、超贫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方面,有较大进展。如:河北钢铁集团司家营铁矿独创的浮选药剂和磁选工艺,解决了低品位磁铁矿的选矿难题[3];首钢丰宁三赢公司,经过多年探索,解决了钒钛磷磁铁矿矿床的选矿工艺流程,即“先选磷、再选铁、最后选钛”,盘活钒钛磁铁矿资源量200万t,在冀北地区等钒钛磁铁矿丰富地区(地质储量在10亿t以上)的有重大推广和示范价值。

3.3.2 难利用矿产的开发利用

示范基地建设中,氧化矿和残矿回收、尾矿再利用是一个重要方面。黑山铁矿、庙沟铁矿的沟帮矿、残矿资源回收利用都取得较好效果[4],共回收挂帮矿、残留矿体、表外矿、边坡矿等624万t,还综合利用尾矿资源121万t。河钢集团司家营铁矿创新的高泥化氧化矿回收利用技术,盘活难选赤铁矿资源量4 800万t,对于省内甚至是全国同类型矿床的选矿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和示范意义。首钢迁安水厂铁矿和大石河铁矿对尾矿和废石中低品位资源的回收技术有重大突破,最终实现了从尾矿中回收铁。

4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推广中的问题

河北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还要看到,在推动这项工作的时候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需要逐步加以解决。

4.1 创新动力不足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在很多情况下是一项创新性很强的工作,河北很多矿种都有自身的特点,并非把其他地区成熟的工艺拿来就可以使用,很多矿种的研究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并且可能需要多年甚至十数年的努力。比如河北北部的宣龙式铁矿、邯邢地区的含钴铁矿、太行山区和燕山地区的含钾页岩的选矿问题,多年的攻关仍然没有解决。就是说,综合利用的技术创新面临着资金消耗大、研究周期长、成果不确定的巨大挑战。总的来讲,大中型国有矿山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创新性投入积极性较高,而民营矿山普遍动力不足。这主要与民营企业技术力量不足、对企业的长远发展缺乏长期预期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有关,同时也与技术创新所需的巨大的、持续的资金投入有关。

4.2 资金和成本压力较大

在矿产资源市场形势较好时,矿产品价格较高,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企业有较强的动力去开展综合利用工作。但在市场形势不好、矿产品价格较低的情况下,综合利用工作有时并不会增加企业利润,反而可能使企业产生亏损。比如,最近几年矿业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有的钒钛磁铁矿矿山为了节省成本停止了钛的选矿,把钒钛磁铁矿资源当做铁矿来进行选矿,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4.3 相关政策的执行被企业打折扣

虽然在相关规划和文件中对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都有相应的规定,有的文件还有硬性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企业出于成本或利润的考虑还是会采用各种方法规避综合利用的义务。比如,河北南部较多分布含钴铁矿,在相关文件中对钴的利用有明确规定,但很少有企业真正把钴的利用放到重要的地位,多数只是开发利用铁矿,而对伴生的钴只是对选铁尾矿做封存处理。

5 促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对策

5.1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积极开拓资金渠道

制约矿山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成本问题[5]。笔者曾经对数个矿山进行过数据模拟,再上马综合利用项目的3~5年以后才能弥补其投资成本而逐渐实现盈利。因此,政府对矿山企业从事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税费减免等,是有必要的。在“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所实行的“以奖代补”、“示范工程”、“示范基地”等政策措施和资金支持,在“十三五”期间不再实行。因此,就需要省财政或者有实力的市县级财政拿出部分资金予以扶持,或者对重要的技术创新项目予以部分税费减免。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综合利用领域的投资,逐步形成企业积极、主动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良好局面。

5.2 加大科技攻关力度

针对河北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中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难题组织矿山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开展产学研结合的联合攻关,努力推动创新性成果的转化工作,使已经完成的成果尽快形成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使创新成果尽快在更多的矿山企业利用,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力。可以通过对具备科技实力的矿山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资金支持,带动一批对区域上有典型意义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取得突破,再由点带面,不断推广,形成“以一带多”“区域扩散”的规模效应。比如,在冀北地区分布较广的宣龙式赤铁矿、邯邢地区的含钴铁矿、高板河含铅锌硫铁矿、围场银铅锌矿等,一旦选矿技术突破,整个区域巨大储量的资源都将得到大规模利用。

在尾矿再利用领域,涞源浮图峪尾矿中的铁,镛巴岭尾矿中的硫、铜、银,易县孔各庄金矿尾矿中的金,大庙铁矿尾矿中的铁、钒、钛等,经过技术攻关都有较好的前景;在废石、废气利用方面,煤矸石中的高岭土和碳、煤层中瓦斯气体的利用等,有望通过技术攻关拓展其综合利用的空间。

5.3 加强对矿山企业综合利用工作的监管与考核

要加强对企业开展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情况的监管与考核,建立动态监管机制。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对于矿山“三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的考核工作,及时掌握企业的“三率”数据,未达标的企业要有惩罚措施,“三率”高的企业要有激励措施;二是对企业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进行监管,及时了解资金使用效率和用途,及时掌握资金使用的效果。

[1] 薛亚洲,王海军,王雪峰,等.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报告(2014)[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4:83-84.

[2] 周伟娟,蔡萌.徜徉在金山银山中的“绿水青山”—冀中能源煤矿生态矿山建设关键技术与应用[J].中国科技奖励,2014(3):31-37.

[3] 王伟之,孟庆磊,张庆丰,等.司家营铁矿磁选精矿阳离子反浮选试验研究[J].金属矿山,2015(2):58-62.

[4] 王应芳,于瑞杰,郭朝辉.黑山铁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建设实践[C]∥中国矿业科技文汇.南京:2013年第四届中国矿业科技大会,2013.

[5] 王雪峰,朱春华,王海军,等.降低成本,提高冶金矿山资源综合利用水平[J].中国冶金,2015,25(8):48-53.

猜你喜欢

选矿铁矿尾矿
大红山铁矿找矿前景分析
铁矿渣高强海绵砖配合比设计
常规选矿法不能有效回收水淬渣中铁的原因探讨
煅烧高镁磷尾矿制备硫氧镁胶凝材料
《固体矿产尾矿分类》等3项行业标准于2021年6月1日起实施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选矿研究设计所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选矿研究设计所
漫画与幽默
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与探讨
某金矿重选尾矿回收金、铜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