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误诊为膀胱癌1例

2018-02-01文,宋

实用临床医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团块尿急尿频

邹 文,宋 嫣

(南昌市第一医院超声科,南昌 330008)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所造成的一种病变,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疾病,多发生在25~40岁,但异位到膀胱者极少见。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临床症状为尿频、尿痛、血尿,部分患者以排尿困难前来就诊,症状常在月经来潮之前出现[1]。二维超声表现为突向膀胱内的不均质回声光团,基底较宽,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常可探及团块内部及周边的少许血流信号[2]。本病的超声影像特征容易与膀胱肿瘤相混淆,笔者对1例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水平。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7岁,因“反复尿频、尿急2周余”于2017年9月20日收入南昌市第一医院。体检:T 36.5 ℃,P 80 次·min-1,R 80 次·min-1,BP 120/70 mmHg(1 mmHg=0.133 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侧胸廓无畸形,双肺叩击呈清音,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未扪及震颤,心界不大,HR 80 次·min-1,律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辅助检查:尿常规示红细胞(),尿胆红素40 μmol·L-1,尿胆原(+),白细胞(+-)。肿瘤五项(AFP、CEA、CA125、CA199、铁蛋白)均为正常。胸部正位X线片示双肺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示正常窦性心律。超声检查示膀胱近右后侧壁探及大小约 28 mm×16 mm×9 mm的低回声团块,向膀胱腔内突起。CDFI示低回声团块内出现点状彩色血流信号(封四图1),超声诊断:膀胱占位性病变,考虑:膀胱癌可能性大。于2017年9月28日在静脉麻醉下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术中见膀胱底部有一囊性肿块,直径约6 mm,无蒂,深及浆膜层,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病理诊断为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封四图2)。患者好转出院。

2 讨论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孕龄期妇女,主要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细胞侵蚀膀胱,从而导致周边组织局限性增生和纤维化改变[2]。此病变累及泌尿系统非常少见,约占1%~2%,其中85%位于膀胱,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耻骨联合上方反复疼痛及周期性的尿路刺激感,约20%~35%的患者出现肉眼血尿[3-5]。

笔者认为本病出现超声误诊为膀胱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本例患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血尿,并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2)本病二维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膀胱内侧壁出现形态不规则的高、中、低回声肿块,出现“占位”效应。3)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肿块内部及周边出现动脉血流信号。4)未明确追问病史(患者于两年前行左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术),以及超声医生认识手段和知识经验累积的局限性可能也是误诊原因之一。

本病需要与腺性膀胱炎、异位嗜铬细胞瘤、卵巢癌膀胱侵蚀等膀胱占位性病变进行鉴别。腺性膀胱炎主要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女性高于男性,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血尿、会阴不适等,尿培养阴性对此病有重要意义,膀胱镜活检是此病的确诊依据。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往往有顽固性高血压病史。卵巢癌膀胱侵蚀患者可以探查到原发病灶。

总之,对疾病在做出超声诊断之前只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与相类似的疾病进行鉴别,综合思考,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误诊。

猜你喜欢

团块尿急尿频
生物质炭复合团块在高炉中的反应行为
红外暗云中分子气体团块的性质研究∗
老了就应该尿频吗
尿频都是前列腺炎引起的吗
别以为夏季饮水多尿频尿急就不当事
尿频、尿急 别轻易吃抗生素
膀胱的谎言——尿频、尿急、尿失禁
男女“尿频 尿急”科普书 9元领
含铁尘泥自还原团块固结机理及强度劣化
团块型腹腔结核的超声表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