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禄劝县“十二五”期间石漠化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

2018-01-31张文勇

绿色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十二五效益分析具体措施

张文勇

摘要:指出了石漠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于人为活动的干扰,导致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导致土壤严重侵蚀,基岩裸露以及石砾堆积等土地退化现象。石漠化现象一直被誉为“生态癌症”,已成为岩溶地区的典型生态问题,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土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从禄劝县石漠化治理现状出发,在阐述了禄劝县石漠化治理措施后,对禄劝县“十二五”期间石漠化治理项目所取得的效益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禄劝县;“十二五”期间;石漠化治理;具体措施;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2-0020-02

1 禄劝县石漠化治理现状

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提出以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就被确立为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提出了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以及政治建设的战略高度上来。一直以来,禄劝县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心与大力支持,本着不断改善生态环境,避免水土流失的生态建设理念,开展了一系列生态工作,比如说长防工程、天保工程、德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工程等有效措施,使得禄劝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整个“十二五”期间,禄劝县政府及林业管理部门在控制和治理石漠化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有:①林草植被保护与建设159100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为32000亩,封山育林面积127100亩;②草食畜牧业生态化建设成果突出,其中棚圈建设面积为8064 m2,青贮窖达2919.5 m3;③水资源利用建设稳步推进,其中工程坡改梯1000亩,排灌沟渠总里程达18. 092 km,拦沙和谷坊坝分别建有13和40座,蓄水池和水窖分别建成51或231口,田间生产道路建设为15.43 km,输水管长5.5 km,累积投资4981万元。

2 禄劝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

2.1 优化树种选择

“十二五”期间,在树种选择过程中,坚持适地适树、结合禄劝产业发展,优先选择经济效益好的核桃及板栗,其次选择优良乡土树种华山松、皮哨子、旱冬瓜、藏柏等树种。

根据外业调查和小班立地条件,最终纳入人工造林项目的树种主要是核桃、板栗、华山松、皮哨子、旱冬瓜等,选择用于封山育林补植的树种主要是藏柏和旱冬瓜。按树种统计:核桃面积24000亩;板栗2000亩;华山松面积3000亩;旱冬瓜面积2000亩;皮哨子面积500亩;元宝枫面积500亩。封山育林补植藏柏和旱冬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800亩和700亩。

2.2 人工造林

(1)造林地选择。生态树种选择立地条件一般的宜林荒山荒地;兼用树种(经济树种)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耕地。

(2)林种设計。根据因地制宜和因害设防的基本原则及项目要求,结合小班立地条件及所处的生态地位等相关因素,确定林种设计是生态林。

(3)造林方法。“十二五”期间人工造林主要采用植苗造林,核桃、板栗采用嫁接苗;其余树种采用袋苗。为保证造林的成效和质量,植苗用明穴植树法。定植时,先在塘底填上一层熟土(经济树种施入底肥),将苗木放入植穴中,先填表土、湿土,分层踏实,最后覆盖上一层生土,浇足定根水。植苗时注意同一地块避免不同级别苗混栽,使林木生长整齐。

(4)初植密度、株行距。初植密度对林木的干形、成林后的稳定性及其今后的经济效益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初植密度大小对造林的劳动力、资金和种苗的投入量等有直接影响。根据规划地块的实际情况,华山松、皮哨子、旱冬瓜、藏柏、元宝枫的初植密度均为167株/亩,株行距2m×2m;核桃、板栗初植密度均为22株/亩,株行距6m×6m。

(5)种植点配置。种植点配置,即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排列方式和间距,也是决定林分结构的要素之一。根据培育目的,为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发育,把相邻行植株错开排列,采用“品”字型配置。

2.3 封山育林

“十二五”期间,封山育林所选择的地块均是郁闭度低于0.5的低质低效林地。通过对小班植被现状、立地条件等的分析,确定本次封育类型为乔林封育,封育期限定位5年。同时,由于封山育林地块都处于江河流域汇水区内,对生态环境能够产生较大影响,故决定采用全封的封育方式,在封育期限内,不允许上山砍柴取薪,禁止滥砍滥伐,人畜破坏,割草、铲草和一切可能危害幼苗、幼树和灌草正常生长繁育的活动。此外,禄劝县根据自身林业经营实际,在幼树和根株分布不均、自然繁育能力不足的区域进行补植和补播,并不断加强培育管理,从而确保封山育林效果。

为了保证封山育林成功,禄劝县从封育小班实际出发,并考虑了当地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需要,采取了以下3项封禁措施。

(1)加强人工巡护。在整个封山育林区,设置专职护林员队伍专门负责日常巡护工作,杜绝割草、烧荒、放牧、采樵、毁林开荒等现象发生。

(2)设置标志。在封山育林地块或者重要路口,摆放固定标志牌,目的是为了起到警示与宣传教育作用。

(3)加强森林防火通道改善。在封山育林区,改造出一条长约3.5 km,宽为3.5 m的森林防火通道主要是为了方便巡山护林和当地群众生活出行。

3 禄劝县石漠化治理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3.1.1 直接经济效益

(1)粮食。全县大力推进小型水利水保设施建设,有效降低了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十二五”期间,坡改梯工程总建设面积为1000亩,预计能够增加粮食产量2万kg,年产值增加4万元。同时,小型水利水保设施能够增加所能覆盖的耕地面积9810亩,每年将能够减少粮食损失9.8万kg,降低损失价值达到19.6万元。预计每年能够创造23.6万元的年产值。

(2)草食畜。“十二五”期间,禄劝县全境新增草食畜养殖1000个黄牛单位,预计每年能够创造490万元的年产值。

(3)经济生态林。共扶持农户新增种植核桃、板栗26000亩,预计,5年就能进入盛果期面积20800亩(按80%的保存面积计算),按每亩600元计算,盛果期年产值能够达到1248万元。

“十二五”期间,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完成,预计每年能够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761.6万元(23.6万元+490万元+ 1248万元),按照项目区2.6万人计算,预计能够使人均年收入增加677元。

3.1.2 间接经济效益

“十二五”期间,全县新增人工造林面积6000亩(不含经济林),实施封山育林面积共127100亩,共133100亩,按照每年平均增长0.1 m3/hm2计算,郁闭后能够使禄劝县每年林木蓄积量增13310 m3,以每立方米500元计,预计每年林业总产值能增加665.5万元。

3.2 社会效益

禄劝县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摆在突出位置,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念,着力推进“保民生”与“谋发展”工作进程,积极加快群众思想观念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融合,促进人与自然的稳步协调发展,建设“生态禄劝”。

禄劝县依托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因地制宜,重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通过石漠化治理项目建设,有效降低了水库与河床泥沙淤积,有效减轻了洪涝灾害对农田、河堤等造成的破坏,明显降低了水毁工程的加固与修复支出。同时,通过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度,使得当地农业生态条件得到有效改善,避免了水土侵蚀,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能够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的侵害。此外,通过加强草食畜牧业发展,使得耗粮型家畜饲养量有效降低,大大缓解了养殖业耕地的需求量,更重要的是,有效避免了当地群众毁林毁草垦荒等破坏生态行为的发展,使得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群众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夯实。

3.3 生态效益

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有效实施,使得工程区内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提高了森林植被覆蓋率。“十二五”期间,禄劝县石漠化人工造林总面积32000亩,封山育林面积也达到127100亩,石漠化治理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新增森林面积32000亩,项目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7.3%。

(2)降低侵蚀量。据统计,如果植被覆盖率提高1%,那么土壤侵蚀模数会降低0.75%。那么项目区植被覆盖率提高了7.3%,照此计算,可知,项目区内土壤侵蚀模数将会下降5.48%。

(3)涵养水源及蓄水效益。“十二五”期间,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完成后新增森林面积32000亩,按每亩森林每年蓄水25 m3,新增森林林分达到稳定后每年可增加蓄水80.0万m3,按替代价值0.2元/m3计算,则新增森林的蓄水替代价值为16万元/年。

(4)保土效益。“十二五”期间,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完成后新增森林面积32000亩,每亩森林每年保土4000 kg,能够固土12.8万t,若按1元/t计,保土效益价值能达到12.8万元/年。

(5)保肥效益。“十二五”期间,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完成后新增森林面积32000亩,每亩森林每年减少土壤中氮、磷、钾流失折合有机肥56 kg,能保肥1792 t,以每吨800元计算,新增森林的保肥替代价值为143.4万元/年。

(6)净化大气,维护大气平衡效益。每亩森林每年可释放氧气49 kg,年吸收二氧化碳67 kg,并具有吸尘、降低噪音、杀灭细菌等作用,新增的森林林分达到稳定后,每年可释放氧气1568 t、吸收二氧化碳2144 t。每年产生的净化环境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张伏全.治理石漠化建设彩云南[J].云南林业,2015(4):21-25.

[2]赵金龙,朱仕荣,周建洪,等,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问题研究以西畴县为例[C]//“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暨2015年石漠化防治专业委员会年会获奖论文集.2015.

[3]马宏.浅谈屏边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建设思路[J].绿色科技,2015(5):31~32.

[4]邓斌,周会娥.宣威市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及效果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16(1):15—17.

[5]闵永萍.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J].现代园艺,2015(10):229-230.

猜你喜欢

十二五效益分析具体措施
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
医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措施研究
谈我国东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