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关系

2018-01-31谭璨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期
关键词:语用学语义学

摘 要:作为语言学当中的两个重要分支,语义学和语用学都研究语言意义并且慢慢地渗透和扩张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中。但语用学与语义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的焦点理论问题,故本文重在对二者之间的互补关系与区别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语义学;语用学;互补关系

作者简介:谭璨(1993-),女,汉族,重庆市人,辽宁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1

1.定义

语义学也被叫作“语意学”,是由法国语言学家米歇尔提出的,它涉及诸多领域。语义学所应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和内容和多数其他学科大相径庭(虽然在语义学研究上有一定的共性存在于它与各个学科之间)。语义学主要研究自然语言中词、短语(词组)、句子、篇章等等不同级别的语言单位的意义的学科,也可以指对逻辑形式系统中符号解释的研究。

相对而言,结合语言学各分支来谈语用学这个新兴领域,就不难想到它的研究对象的是语义,从它的发展历程来看,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语用学下了丰富的定义。其中意义和语境这两个基本概念从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脱颖而出”了。语用学在特定情境下研究特定的话语,研究语言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它在语境中的应用。总的来说,语用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如何使语言合适、得体的学问。

2.语义学和语用学的互补关系

众所周知人类语言有两种基本的功能。第一,语言可以在不依赖语境的前提下,和外部世界建立起某种联系,还可以对外部世界的信息进行编码、带有一定的认知、人类情感。语境之外的意义或者说是字面意义才是它的研究重点。第二,在日常交流中,语言可以让说话双方在特定情境中顺利交往或者达到说话一方的预期目的,这就是语言的另外一个功能——交际功能。文化和社会环境都与我们人类的交往息息相关,所以说,這时候对意义的研究就要把更多复杂的因素加入其中,而不仅仅限于第一点中的语境之外的意义。

所以说,意义在语用学这个大背景下已经由一个静态系统转变为一种动态行为了,一定的影响在交流双方产生。另外,意义还会让说话人和听话人在交流过程中一起协调建构意义,当然前提条件是他们有共同的知识基础,这时的意义变成了一种交流互动。语言可以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理由有很多,但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表达该语言的使用者来说约定俗成的意义(即规约意义),这是它和间接言语行为或者会话含义等语用意义的主要区别之一。很多情况下没能进行顺利交际也多是没有这种基本的规约意义。

3.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别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有部分语言学家主张用语义学来代替句法学,进而让它成为研究语言学的基础。从那以后,语言学家们研究语言学时的侧重点就转向了语义研究,这让语义学迅速崛起。通过对语义学的不断研究,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意识到在进行意义研究时,上下文语境尤为重要,这就开启了语用学的研究大门。前面我们探讨了语义学和语用学的互补性分析,再加上它们都涉及语言意义的研究,这使得专家学者们难以在它们之间划出一个明确的分界线,所以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成了一个研究难点。关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关系问题可以追溯到提出符号学三分法的查尔斯·莫里斯和支持三分法的鲁道夫·卡纳普。杰弗里·里奇、斯蒂芬·莱文森和肯特·巴赫也试图区分这两个语言学分支,但目前尚无定论。

语义学研究句子的字面含义,语用学研究句子的言外之意。而归结到乔姆斯基的能力与表现的区分上,语义学研究一种语言能力,而语用学则研究人类的具体语言表现。因此在一些教材里,语用学并不属于“理论语言学”的范畴,也是如此;当前语言学系在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基础课上,采取的也是这套方案。举个例子说,比如小李和小张在办公室里讨论问题,此时小李对小张说:“啊呀!我突然觉得好冷啊。”那语义学研究的就是小李说的那句话的意思为:小李在那一天在那间办公室里在那个时刻觉得很冷,不是有点冷(可能是会发抖的冷,这里的好冷属于模糊语)。而语用学研究的就是小李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比如小李说她觉得好冷是想让小张把窗户关上(冬天)、把办公室空调关上(夏天)、想让小张关心自己把衣服借自己穿等等。

4.结论

语义学与语用学是两个既不同又互补的研究领域,这是从语言传播意义角度分析出来的,要在它们之间划出明确的分界线真的是非常困难,原因就是它们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其中语用学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和我们的生活、语言学科建立起一定的互补关系,这就体现出它无处不在的特点。至于对语义学与语用学之间的区别的阐述的相关问题,当前专家学者们对往往也充满着矛盾和各种不合理的假设。但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更加清晰。

参考文献:

[1]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1983。

[2]Morris C. Pragmatics:Critical Concepts[M].New York:Routledge,1997.

[3]郭鸿.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同源和互补性-从现代西方哲学和符号学角度作出的解释[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1).

[4]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用学的互补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1).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用学语义学
条约演化解释:合法性、语义学分析及近似概念
哈特的语义学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模糊语的交际功能
让熟语教学插上“语用学”的翅膀
中文电视访谈中闪避策略的语用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浅谈语用学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语用视野下的阅读教学思考
财产权概念的语义学考察
西方语言哲学与俄罗斯当代语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