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IM的建设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8-01-31刘尧遥张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23期

刘尧遥+张冰

摘 要 BIM技术作为一场新技术革命,对建筑业产生巨大影响,随之而来的就是BIM应用型人才的缺失。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大力推进BIM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制定适应形势的课程体系。介绍BIM工程师人才需求,高校在对BIM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采取的方法,以及对于落实人才培养提出的一些建议和做法。

关键词 BIM;建筑信息化;BIM实训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3-0009-02

1 引言

近年来,国家不断重视建筑信息化的发展,对传统建筑行业提出新的发展要求,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正是建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我国,BIM技术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BIM应用型人才的缺失是发展的一项阻碍。高校为适应行业发展需要,推动培养社会、企业所需要的BIM人才,具有重要意义。BIM应用型人才培养有较高的要求,目前高校针对BIM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相关院校陆续根据自身定位及教学特点制订了相关培养方案,更快更好地促进对BIM人才的培养。

2 BIM工程师人才需求

一项技术的推广,人才是核心,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加快技术的推广。根据领域和需求不同,BIM工程师[1]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BIM标准类人才、BIM研发类人才、BIM工程应用类人才。其中,BIM标准类人才主要负责基础理论及标准研究,对这类人员要求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丰富的行业经验;BIM研发类人员主要针对软件设计及功能研发,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应用,这类人才属于稀缺型人才,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需要有良好的计算机编程技术和专业水平;BIM应用类人才主要是支持和完成整个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专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等,是目前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目前高校的培养方案,大多是基于市场的需求,针对BIM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制订的。

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还要求所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行业发展需求,是善于沟通、善于合作的实用型人才。这也表明学生的基本素质是专业素质的基础,奠定了未来发展潜力及方向,提升学生素质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要求。图1给出对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实践,使学生不仅能动脑动手,而且要善于改变和突破,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环境所带来的变化,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3 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法

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各个高校都制订了相关的培养方案及改革措施,将重点从传统的单一理论教学转向加大实践教学。目前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开设BIM相关基础课程 在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把BIM相关基础课程融入原有的教学环节中[2],主要针对BIM发展与简介、BIM软件建模基础课程,通过一定课时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什么是BIM、BIM如何应用,提高学生对BIM的认知,达到能够建立完善模型,掌握Revit软件的基本功能,让学生尽早对BIM产生兴趣,提升主观学习能力。

成立BIM中心,搭建协同平台 BIM技术是适应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任一阶段的应用,包括建筑、结构、机电、管理等各个专业,单一专业模式并不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BIM在建造过程中应用的巨大优势。国内部分院校为适应BIM发展需要,联合校内自有专业成立BIM中心[3],负责学校BIM教学,制订培养方案及开展科学研究,统筹BIM教学安排,加速BIM在高校课程体系改革中的应用。建立协同平台具有积极意义,可使学生在校期间跨出学科限制,通过模型的搭建,切实发现图纸中可能存在的位置碰撞、标高冲突等方面的差误,通过动态模拟,了解建筑建造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在BIM学习中的热情。

加强BIM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BIM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统筹全专业,通过BIM技术增加学科间沟通,加强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4]。传统教学内容较单一,文字内容多,学生学习起来倍感枯燥,难以调动参与性。借助BIM仿真,可以让学生以实际的视角了解项目的建设和各个角色的分工,从房建认识实习、结构的识图、岗位实习到相关学科的课程设计,都可以借助BIM手段来改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对增强学生综合素养具有深远意义。

参加各类BIM专业竞赛 近年来由各大协会、软件厂商组织的各类BIM大赛[5],得到广泛好评,具有极高参与度,如龙图杯BIM设计大赛、创新杯BIM设计大赛、广联达BIM应用大赛等。通过大赛参与,企业、高校间得到很好交流,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很好平台。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自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深了解了精益求精、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在线上线下的交流过程中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同时也更加了解了社会、企业对BIM人才的需求方向。为了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满足学生对BIM的高涨兴趣,许多院校自行开展校内BIM大赛,通过一个周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软件应用的熟练程度。

4 关于加快高校BIM人才培养的意见和措施

构建和完善BIM课程体系 结合已有的课程设置经验,针对不同学期不同课程完善教学内容,打造系统化的BIM课程,从基础识图、软件操作、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到最后综合设计应用,做到各个阶段各门课程有效衔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清楚了解BIM概念、BIM应用价值以及各个阶段BIM应用点,逐步向BIM应用型人才过渡。在以往教学中針对专业课程有许多实践内容,将传统课程设计与BIM以案例分析相结合,可深入促进教学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如将施工组织与招投标有机结合,模拟实际工程中操作应用流程,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同时在毕业设计阶段可以打破专业限制,组建多专业BIM小组,多方面协同应用,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好实现与需求相一致的人才培养目标。endprint

编写或选用适宜学生的教材 目前市面上关于BIM的教材比比皆是,每一教材涉及内容又较多,由于学时限制,并不能将教材中的诸多内容很好地传授给学生,影响教学质量。此种情况下,选择一本适合学生实际的教材,形成恰当的教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软件以案例方式教学,很有代表性,可用最适宜的学时完成相关软件的学习和案例的操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会更加明确,增强实践操作积极性。

打造一支专业化、注重产教结合的师资队伍 高校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是关键。BIM人才培养,有赖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同时积极开展与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一支双师型队伍,将更有利于教学工作开展。通过与企业合作增加学生深入工程实践的机会,会更进一步使他们真正了解BIM的实际开展流程和综合应用方式,增强学习热情,通过阶段学习,利用课余时间參与项目实施,为企业定向提供人才培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

加快建立BIM实训中心 开展BIM教学,相关系统软硬件设施建设不可或缺。众所周知,BIM对于硬件的需求较高,如果不建立配套的设施,前期可能会影响学生软件教学,在后期很可能就没有办法进行多专业的模型整合;建立BIM仿真模拟可更好开展专业课程教学,由传统的版面教学转变成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兴趣教学模式,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设置与实际相对应的岗位实训,结合BIM技术增加情境设置环节,让学生模拟各个岗位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情节,有利于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5 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对专业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人才培养面临改革提升。目前BIM人才培养方案在高校中尚处于修订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针对BIM教育还存在许多尚需改进之处。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学校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加快BIM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善教学内容,建立BIM实训中心,加强专业间的内容设计,打造BIM协同平台,增强学生实践环节培养,是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着力点。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应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出更多优质的BIM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晓娟.BIM人才需求状况及培养途径探讨[J].教改教法,2016(5):61-64.

[2]白庶,寇倩茜,李微,等.土建类本科院校BIM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5(4):99-102.

[3]韩风毅,曹子云,马爽,等.在土木建筑类高等院校中建立BIM技术中心[J].工程技术研究,2016(7):205-206.

[4]何蕊,栾英艳,高岱.基于BIM人才培养的土木工程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图学学报,2017,38(1):102-108.

[5]朱红光,易成,王鹊,等.BIM技术在土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5(44):184-1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