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十九大精神为统领推进新时期农机事业创新发展

2018-01-31邵东县农机局仇偿川李强勇

时代农机 2018年1期
关键词:邵东县机耕农机化

■ 邵东县农机局 仇偿川 李强勇

近几年,邵东县农村经济呈现出了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加快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为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邵东县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稳步提高,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当前,邵东农机化工作如何适应邵东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的需求,紧紧围绕中央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省委发展“精细农业”的战略要求,积极推进“四提升、三参与、三减量”,合力推动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提档升级,是邵东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农机部门专题研究探讨的课题。

1 邵东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1)农业机械总量稳步增长,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农民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增收创收的重要工具。2016年末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82.36万kW/16.72万台。全县拥有拖拉机5000台、联合收割机900台、插秧机308台(其中乘座式高速插秧机28台)、谷物烘干机49台。机械化作业水平明显提高,2017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97.5万亩(1亩=667m2,下同),完成机耕面积94.98万亩、机插面积27.15万亩(早稻19.85万亩、中稻3.87万亩、晚稻3.43万亩)、机械植保面积28.33万亩、机收面积74.22万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16%(机耕率97.42%,机插率27.85%,机收率76.12%);基本实现从耕作、排灌、机插、植保、收获等各环节初级阶段的机械化;农机经营效益稳步提高。近五年来,全县共完成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267.88万元,拉动全县农机经营服务总产值达到18.4亿元,年增长5.1%,农机经营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达5.4亿元,年增5%,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坚持“立足农业、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方针,在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机化服务网络的同时,适时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农田机械化作业队等形式多样的农机服务组织。全县农机专业大户达到244户,农机服务组织达到65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34个,争取省扶持的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28个(2017年新增11个),基本实现全县25个乡镇(街道办)都有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争取省、县扶持资金840万元。农业生产基本上实现了耕作、机插、植保、收割、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作业。农机服务领域,由原来单纯的运输、田间作业,逐步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农机作业正朝着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3)先进适用的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得到发展,农机发展空间不断扩大。近年来,邵东县农机局加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使一批适用邵东县的农业机械化实用新技术、新机具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围绕全县特色产业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积极引进、示范、推广了水稻机插秧技术、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谷物烘干技术、温室大棚育秧技术等新技术,先后创建各类示范点20个,示范面积10万亩。近年来,邵东县连续被省列为机插秧技术推广示范县,全县的机插秧技术得到重点推广,现已建成机插秧示范基地10个,机械化育秧工厂3个,全县新增插秧机310台,其中高速插秧机58台,累计完成机插面积85.6万亩。机插率到2017年底达到27.85%。有力地推进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

(4)稳步开展农机“三减量行动”,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档升级。邵东县农机局抓住省扶持建设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大好时机,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引导合作社购买先进适用的新机具,适时启动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工作,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老旧机械,开展农机“三减量行动”,着力推广绿色环保、高效节约、精准可控农机具和农机化技术。争取县财政支持,实施购机累加补贴:对购置高速插秧机累加补贴2万元(最高补贴4万元),购置10吨以上水稻烘干机的,每台累计补贴3万元,对植保飞机每台补贴1.5万元,化肥同步深施机每台补贴0.9万元,从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殖专业户中选出一户购买生物质制肥机,补贴经费从畜牧局补贴资金中列支。

(5)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不断加强,农机技术培训得到发展。近年来,邵东县农机局积极宣传贯彻《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湖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湖南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理规定》等农机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规范农机行政执法,为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地保证。同时,充分发挥农机培训学校的科教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农用拖拉机、收割机、耕整机等农机驾驶技能、保养方法与维修技术等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不断扩大培训面,使更多的农机人员熟练掌握农机化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提高农机人员经营服务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仅2017年就培训各类农机人员820人次。

2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1)自然环境的制约因素。邵东县位于湖南省西部,邵阳的东部,地处衡邵干旱走廊,降水偏少,以丘陵为主,田地大小多是自然形成,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农业生产规模小。因体制因素,农田、地块较为分散,种植品种难以统一,经营规模小,不利于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农业机械化的特点是以农业规模化为平台,发挥最大效率,实现低投入、高产出。邵东县目前发挥农业机械化最大的障碍就是种植规模“小”的问题。

(3)对发展农机化事业的投入不足。一是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组织事业经费不足,多年来,邵东县财政只保证局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事业经费很少。乡镇农机服务站等下属二级事业机构,财政2006年以前只拨人头经费5000元,人员多、包袱重,因为经费没有保障,乡镇站名存实亡,直到2006年年底工资才有了保障,情况有所好转。到2017年人头经费虽然达到15000元,但是由于不是专项经费,乡镇真正用于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经费很少。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示范、推广和农机安全监理上下脱节,影响了农机事业的发展。二是没有稳定的农机化投入机制,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也不高,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这都制约着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4)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目前邵东县农业布局正在优化,朝着效益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方面发展,但是在农机装备结构方面不太合理。高性能机械少,技能含量不高的多;中小型机械多,农机具少主机多;新型机械少、传统型机械多;专用机械少,通用机械多。使得农机作业仍局限于运输、粗加工和水稻收割,设施农业、经济作物类和林、牧、渔业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等农机化发展相对滞后。

(5)机耕道路极其缺乏。邵东县机耕道路经历了60~70年代的“农业的基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和大干快上时期,一部分乡镇机耕道特别是田间机耕道取得了发展。然而80年代中期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机耕道路建设缓慢,人为破坏严重,机耕道路由长变短,由宽变窄,由多变少。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农用机械变得寸步难行,很难达到农业机械发展的要求。机耕道路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农机化发展主要瓶颈。

(6)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进程缓慢。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大力实施,及土地流转的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迫在眉睫,而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是实现邵东县全程农业现代化的“瓶颈”。近年来,邵东县被省农机局评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县,全县新增插秧机310台,其中高速插秧机58台,累计完成机插面积85.6万亩。机插率到2017年底达到27.85%。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虽然在邵东县得到了一定的推介。但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育秧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从总体格局来看,全县水稻机插秧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发展速度缓慢,普及程度不高。

(7)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及售后服务滞后。邵东县农机维修行业基本情况邵东县至2016年底拥有各类农机维修网点65个、农机配件商店36个,从业人员305人。年维修拖拉机5000台次,维修其它农机具8.5万台次。由于受经营者素质、经营条件及行业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与限制,基本只能承担水泵等一些小型农机具的保养以及小型机械的修配,真正能够承担大型拖拉机、内燃机、联合收获等机械的一级综合维修服务的厂店只有10余个。一些维修点设施简陋,缺少必要的维修器具和检测设备,维修工艺简单,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在农忙时期因为农机维修难问题,耽误了机具作业的时间,严重影响了作业效益。

(8)农村土地流转进程缓慢,制约着农业产生全面机械化的发展。近年来,邵东县出台了相关土地流转的实施意见,目的是提供优惠政策,加快邵东县土地流转,促使农业生产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大力培育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土地的流转,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但邵东县因各方面的原因,现全县土地流转经营组织大户中,种植水稻50亩以上的有85户,100亩以上的有55户,200亩以上的有25户,千亩以上的12户。全县土地流转面积不到总面积的确20%。而在全县土地流转经营组织大户中,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土地流转是实现全面农机化生产的基础。而邵东县的土地流转进程缓慢,制约着农业产生全面机械化的发展。

3 农业机械发展思路和重点举措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要把农业机械化作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措施来抓。落实和完善农机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增加新机具、新技术推广补贴资金的投入,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支持、参与和投入农机化事业的建设,为全县的农机化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强化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邵东县实际,建议按照“强化县级,发展乡镇级,扶持村级专业户”的指导思想,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合理布局,逐步建立适应市场需要,功能齐全配套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把农机专业户和农机大户作为农机社会服务新的增长点,积极予以扶持、引导和发展。引进先进适用新技术、新机具,提高技术层次,增强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同时,政府要加大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建设,在每个乡镇(办事处)要政府出资扶持一个一级农机维修点的建设,提高机械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大力抓好农田机耕道路建设。机耕道路是发展农业机械的必要条件。建议按照《湖南省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大力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启动村到组到户便道工程的机遇,加快农田机耕道建设。县委政府要把机耕道路建设提到政府议事日程上来,在政策上加以扶持,资金上给予支持。强化部门配合,项目配套,要与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建设扶贫、农田改造、林业建设、交通建设、水利建设、财政支农、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紧密结合,把各项建设资金打捆使用,各负其责,共同施工,努力实现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

(4)建议对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长效机制。随着邵东县农机事业发展速度加快,农机事故隐患相对增多。农机事故的发生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建议将农机安全生产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政绩考核目标,建立起以乡镇政府、村(居)委会、村民小组和部门、单位、社会团体组织负责任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加强农机安全文明示范村建设,协同公安交警加大农机执法力度。

(5)大力推广农机化新技术,为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保障。首先抓住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机遇,加快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和实验示范工作。应用现代农机化新型实用技术,解决好适合邵东县机械化耕作、收割和农产品加工等问题,着力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工程技术和生产环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其次抓好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推进农机标准化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形成“农户+农机服务组织+龙头企业”的农机作业服务联合体,促进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和农业效益、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把农机化服务的范围、覆盖的领域、由粮食农作物向经济作物发展,由大田作业向设施农业发展,由种植业向畜牧、水产、养殖等产业发展,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优势,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

(6)切实抓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机人员素质和技能。提高农机人员素质和技能,是加快农机事业发展的关键。一是根据农机化的特点和农业生产实际,支持“科教兴农”、“兴机富民”战略,充分利用农机培训学校的培训基地,采取多种形势对农机技术推广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使他们成为掌握现代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行家理手,使农业增长方式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二是提高农机手素质和技能,提高农机手对现代化农业机械、机具和设备的使用、维修技能。应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平台,重点做好农机大户、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机手的整体素质、科技水平和经营服务能力,提高农业机械、机具的应用水平和效益。

(7)政府引导,全力突破水稻育插秧技术“瓶颈”。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推广机械化插秧的良好氛围。农机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机械化插秧的优点,让农民眼见为实,用事实见证。着力营造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良好氛围。二水稻机械化插秧实行市场化运作。引进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鼓励每个乡镇现代农机合作社开展机插秧有偿服务、跨区作业,开展工厂化“为机育秧”服务,为农机大户有偿提供秧苗。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不断扩大机插秧作业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提高插秧机使用效率和投资回报率。 三是加强政策扶持力度,调动农民对水稻机械化插秧的积极性。近年来,邵东县财政对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央、省、市各级财政对水稻插秧机实行了稳定的补贴政策,力度逐步加大。县级政府还实行累加补贴和作业面积补贴,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购买水稻插秧机的热情。四是加强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培训及农技与农艺配合力度。在育秧和栽插关键时期,组织农业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指导,并对机插秧的后期田间管理进行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使广大插秧机手和农民群众较详细地掌握了机插秧技术的要领,保证了示范推广工作全面成功,确保推广一台、成功一台、带动一片。

(8)加快土地流转政策出台,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一是县委、县政府出台土地流转政策,将流转出的土地纳入土地整理和其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整体规划,逐步改善机耕道与农机化配套设施滞后的状况。二是大力培育农机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大力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向农机大户倾斜。培育新型农民,对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成员进行重点培育,加强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作业服务水平。积极组建农机“千社”工程,整合农机资源,扶持和引导农机大户联合,农机作业服务向土地规模经营发展,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猜你喜欢

邵东县机耕农机化
元旦献诗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明年要订《文萃报》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桂阳县机耕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临澧县多措并举突破“瓶颈”掀起全县机耕道建设新热潮
农村机耕道路建设的调查及建议
长顺县农村机耕道建设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