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机制 狠抓落实全面推进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

2018-01-31临汾市水利局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临汾市水利局

“十三五”以来,临汾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全省水土保持重点项目计划安排,采取扎实有力措施,确保了全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1 科学谋划,创新模式,重点治理工程推进有力

临汾是全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市之一:全市有1km长以上的沟道9008条,水土流失面积14374km2,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70.9%;年输入黄河泥沙达9 000万t,年均土壤侵蚀模数达6 261 t/km2,总体上呈强烈侵蚀状态。“十三五”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强领导,科学谋划,突出“三抓”,使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

1.1 抓规划,科学治理

按照水土流失分布及特点,我市在整体规划上,将治山与治水、治沟与造田、大户示范与千村万户合力整治有机结合。按照水土流失治理综合规划,坚持在塬面修建软埝田、塬面缓坡地栽植经济林建果园、陡坡耕地全面退耕造林并实行封禁、沟底打坝造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治理模式,形成了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辐射延伸、规模推进的综合防治体系。西部山区的永和县,按照综合治理规划,通过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逐步摸索出了强力推进坡改梯、坝滩联治、经济林栽植、荒山造林、基础设施改善“五位一体”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综合治理模式,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了68.17%,大大加快了治理速度与质量。

1.2 抓创新,推动发展

我市把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扶贫攻坚要务的重要工程,创新治理发展模式,使重点工程既可解决山区农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也可为山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脱贫致富创造条件。隰县坚持把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采取“山上梨果、山下粮田、坡面草灌”治理模式,使60%以上的水土流失区域得到有效治理,将“致富小康梦”圆在梨果发展。乡宁县的琪尔康公司,长期坚持承包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未利用土地资源,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发展翅果油树4 667 hm2,开发出了翅果油保健品、化妆品等系列产品50多个,使年销售收入达到3亿多元,带动了当地2万多名农民从中受益,加快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1.3 抓重点,全面推进

按照“全面治理、突出重点”的思路,我市“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3.9亿元,铺开了淤地坝除险加固、农发水土流失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固沟保塬以及坝滩联治、沟坝地治理等国家与地方重点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5万hm2,水土流失治理度提高了7%,总体达到了65%。特别是2018年,我市争取投资1.07亿元,在西山7个县全面推进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淤地坝除险加固项目、固沟保塬项目等3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至9月底,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已完成投资的70%;淤地坝除险加固项目除大宁县资金被整合外,其余县的49处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已完成总投资的68%;新上的隰县固沟保塬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前可完成中央投资的80%。

2 建管并重,创新机制,重点治理工程建设有序

我市以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为契机,坚持在投入、管理和督查等方面创新机制,确保重点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2.1 资金投入

在资金投入上,除加大地方财政配套投入、捆绑其他专项资金投入重点治理外,坚持市场机制引导,制定优惠政策,聚合民间资金,有效地提高了水土流失治理的效率与可持续性。近年来,我市以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为龙头,带动民营企业参与水土流失治理,涌现出了尧都区世尊山田园综合体、乡宁县永昌源戎子酒庄万亩葡萄园、云丘山旅游开发治理等一批年产值上千万元的水土保持治理大户。

2.2 建设管理

在建设管理上,逐步探索出了新模式: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资金报账制“四制”;工程质量严把检查监督关、分级责任关、竣工验收关和工程安全关“四关”;规范管理,严格按照基本资料、设计资料、招标资料、监理资料、施工资料、管理资料、财务资料、验收资料,分类归档形成“八大盒”。

2.3 监督检查

在监督检查上,我市建立了重点工程督查工作机制,除了要求各县及时上报工程进展外,市水利局定期开展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尤其在关键环节和时间段,加大督查力度,切实掌握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协同项目各参建单位及时解决,以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财政预算评审进展缓慢,影响项目整体进度

部分县(区、市)对上级已批复并下达资金计划的项目,要重新进行财政预算评审,从而影响到工程建设进度。由于大部分重点建设工程财政评审时间较长,并且核减投资总量,对工程计划的执行影响较大。

3.2 地方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影响项目整体实施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均为公益性工程,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突出,直接经济效益不太明显。有些项目要求地方配套资金比例过大,而项目区大多分布在贫困县,地方财政困难,导致资金不能足额及时到位,影响工程建设进度,使其综合效益不能有效发挥。

4 下一步工作措施

2018年的有效时间只剩3个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容不得半点松懈。我市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以认真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发扬水保人敢打、善打硬仗的优良传统,采取扎实有力举措,确保年底前完成目标任务。

4.1 围绕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

建立水土保持科室人员包县、包项目的工作责任制,层层夯实责任,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项目,做到每一个项目都有人管、有人抓。

4.2 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

认真梳理部分项目进度滞后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要加大对各项目工地现场监督检查力度,对照时间节点,选派专人按项目分县检查落实,确保2018年度所有项目按进度要求及时完工,并督促各县及时支付项目资金。对进度严重滞后的县,我们将采取现场办公、约谈、通报等方式督办,切实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4.3 围绕工程安全质量,进一步强化环节监管

我们将把安全质量作为工程建设不可逾越的红线,严格规范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管理。明确要求施工期间,监理单位必须驻扎工地进行旁站监理;设计单位必须加强前期勘察设计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必须派驻设计代表深入项目县,及时研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县水利部门必须确定专门技术人员,常驻工地督促指导工程施工,确保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保持顺畅。

4.4 围绕脱贫攻坚,进一步研究生态脱贫措施

坚持“科学规划、生态脱贫、综合治理、统筹推进”的建设思路,按照《2016-2020年贫困区域水土流失治理规划》,将脱贫攻坚与水土流失治理有机结合起来,继续探索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重点推荐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子午工程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