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ICU护士对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有效率的探讨

2018-01-31王文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51期
关键词:补气注射器气囊

王文芳

(徐州市肿瘤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5)

人工气道的管理属于患者机械通气护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准确、及时、有效的测量气囊的压力变化,从而起到辅助患者通气的效果[1]。本研究主要以我院2017年2月至4月期间气道专业委员会对气囊测压表在人工气道患者气囊压力监测情况实施调查和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护士方面:纳入标准:本院ICU注册护士43名。其中年龄:20-29岁26人占60.4%;30-39岁13人 30.2%;40-49岁 4人 9.3%。工作年限:0-5年20人 30.3%;6-10年 13人 39.3%;11-15年 5人15.2%;16-20年 1人 3.0%;20年以上4人 12.1%职称:副主任护师2人 4.7%;主管9人 20.9%;护师13人 30.2%;护士20人46.5%。能级:N012人 27.9%;N16人 13.9%;N219人44.2%;N35人 11.6%;N41人 2.3%。排除标准:处于产假、哺乳期、病假等原因不在岗的护士。

病人方面:选取本院2017年7月所有带人工气道的病人气囊压力监测数据,共80例,字男性为49例,女女性为31例;年龄<60岁为12例,年龄在60岁~75岁之间为45例,年龄>75岁为23例;主要使用类型为气管插管58例,气管切开22例。

1.2 方法

采用本院气道专业委员会自行设计问卷对2017年2月至4月期间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同时对问卷内容进行汇总,分析现阶段护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护士知识缺乏、监测方法不当、监测流程不规范,并针对提出的问题实施改进方案。2017年5月一6月,对43名注册护士进行气囊压力监测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

1.2.1 理论知识培训:对ICU的注册护士,实施气囊压力监测相关知识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主要内容为以下几点:(1)护理人员需要明确气囊压力监测的目的和重要性;(2)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气囊压力监测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3)熟练掌握使用方法;(4)了解影响气囊变化的主要因素。

1.2.2 气囊压力监测表联合注射器补气或放气方法:改进气囊压力监测表与人工气道气囊注气口的补气或放气方法,现阶段,临床护理中在使用气囊压力监测表时一般采用直接补气法,无法准确的控制气囊,监测表挤压补气或放气时,不易控制气体量的多少,常会出现压力过大或过小的现象。因此,小组成员通过不断实践,制定了气囊压力监测表与人工气道气囊注气口的补气或放气方法,分4部完成:①首先,气囊压力监测表连接三通,三通三向关闭,压力表充气至30cmH2O。②气囊压力监测表依靠三通连接人工气道气囊注气口,测压表读取气囊压力,为实际气囊压力。③如压力不在25-30cmH2O,过低或过高,需要依靠三通连接注射器补气或放气,调整气囊压力至25-30cmH2O。④测压表与人工气道气囊注气口迅速分离,以减少分离时气体的衰减造成的压力下降过多的现象。

1.3 效果评价

对43名ICU注册护士培训前后,气囊压力理论知识以及气囊压力监测合格率实施对比。评价时监测合格标准:最佳气囊压力范围在25-30 cmH2O(1 cmH2O-0.098kPa)之间[2]。气囊压力理论知识评分: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总分设置为100分,内容包括培训的4个项目,分数越高说明掌握越熟练。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对涉及到的护理人员基本资料、测量数据等数据信息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性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 结 果

2.1 对比ICU注册护士培训前后考核成绩差异较(见表1)

结果显示,ICU注册护士培训前得分为(68.3 ±7.07)分,培训后为(84.2 ±4.52),同时培训前气囊压力监测不合格利率为79.5%,经过护理后不合格率为21.5%,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3.1 气囊压力监测表联合注射器补气或放气方法:

具体措施为以下几点:①注射器补气或放气的方法对ICU注册护士进行了培训考核,考核通过,上报院内气道专业委员会。②气道组核心成员负责气囊压力监测的现场技术指导、督查。③对护士工作中落实的情况进行排名,与每月护理绩效挂钩,按优劣进行奖惩。采用注射器补气或放气的方法后,气囊压力监测的合格率明显提高。

3.2 气囊压力监测流程

气道管理委员会对气囊压力监测流程进行了修订,对护士进行统一培训和操作技能考核。①制作气囊压力监测流程及质量标准,录制了操作视频。②制作了操作流程图,每张床旁护士护士书写台放置一张,方便护士学习、流程有效落实。

人工气道是危重病人生命支持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机械通气时需将气管导管或气切套管充气以封闭气道,保证有效通气。气囊充气不足或放气时漏气影响机械通气效果,而且容易导与致误吸;气囊过度充气可导致气道黏膜损伤坏死、气管 食管瘘、气道狭窄和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3-5]。因此,监测气囊压力并维持其在合理范围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补气注射器气囊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基于副气囊的平流层浮空器高度控制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用错注射器,西班牙浪费上万剂疫苗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安神补气丸中8种成分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高田气囊案
迷你救生充气囊
Observation on Activities of Air Sac in Opened Body Cavity of Chic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