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读的意义及操作

2018-01-30高彩云

考试周刊 2017年36期
关键词:操作范读时机

高彩云

摘 要:范读,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具有示范性作用的朗读。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既给予学生朗读的示范,也在朗读中传达出自身对教材的感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更是一种心智的启迪,美感的熏陶。

关键词:范读;操作;时机

范读,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具有示范性作用的朗读。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既给予学生朗读的示范,也在朗读中传达出自身对教材的感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它是朗读教学中最原始、最朴实、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教师的范读在慢慢地被录音范读所取代。虽然录音示范也是一种可利用的教学手段,但教师范读有着其更大的优势。它不但不应由其他范读形式取而代之,相反还需适当加强。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更是一种心智的启迪,美感的熏陶。

一、 范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实际教学中,学生不敢读,不能有感情地朗读,除去朗读水平的原因外,心理顾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担心其他学生讥笑,害怕嘲讽,由此缺少实践锻炼的机会,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朗读教学成效不高。而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是学生信任老师教学水平的一个感性依据。即使有的教师音质不佳,普通话也不很标准,声调、重音、节奏等朗读技巧掌握不好,但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认识到了朗读的重要作用,他们就会效仿老师的朗读而绝不是单纯地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有了朗读的兴趣,实践的机会多了,朗读的水平就会提高了。

二、 范读可以感染激励学生

按心理学所说的“范型启发”,教师范读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比录音教学更为直接,其正迁移效应也更为明显。我们不否认录音中行家朗读的示范作用,但它仅是一种辅助性手段,是无法替代教师范读的。教师范读的声音更真切,更具立体感,除了声音的传递外,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会作为一种信息,及时直接传递给学生,感染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直接领略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情感,进而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感情基调。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三、 范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叶圣陶先生讲:“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教师精彩的范读本身就是对学生语感培养、训练的一种好方法。声情并茂的范读,把教材上的语言文字化作了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学生在形象感受语言文字、展开丰富联想和想象的基础上,会有置身于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的感觉,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师范读时,学生视其人,闻其声,感受着文章的语言,领略着文章的气势、文法,并在脑中不停思索:“老师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读?”“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这样写?”“用这个词好在哪?”等问题。在思索中,学生感悟着语言内在的含义、情味和形态;体会着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享受着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正所谓范读出于教师的口,入于学生的耳,了然于学生的心。于是,在教师范读过程中,学生通过揣摩、领会、联想、想象、体味等一系列感知活动,增强了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学生的语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四、 范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

要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技巧和方法,诸如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朗读的节奏与韵律等。教师的范读融入了教师的体悟,朗读时的技巧与方法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从教师的范读中受到熏陶和启发,而且他们会自觉地向老师学习,从而学会一些朗读方法和技巧,促进他们朗读水平的不断提高。那么对于朗读不好的教师而言,教师的范读是否就失去意义了呢?不是,实际上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大脑不断进行着思维活动,既考虑着如何模仿,课文的理解,也不断进行比较,那就是这句话究竟应该怎样读才能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图。而比较的过程,就是学生朗读能力再提高的过程。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教师的范读并非只有一种形式,也并非只能有成功的朗读。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变换不同的范读形式。需要感染学生的,教师要成功地读,让学生模仿;在帮助学生揣摩分析时,教师也可以错误地读,让学生感受误读的危害,或进行正误的比读,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认知,提高朗读的水平。

范读的好处如此之多,然而教学中的范读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一味地范读,那就成了教师的表演,喧宾夺主,造成课堂教学的浪费,反而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的朗读必须要恰到好处。那么教师如何把握范读的时机呢?

一、 学生在朗读中读破、读散句子,从而影响对句意和文章内容的理解时教师要范读。如《送东阳马生序》等文言文的学习,生字、生词就是学生難以逾越的一道鸿沟,学生朗读极易将句子读破,听起来磕磕巴巴,教师可以缓读,做到字字准确,发音清晰,学生可以边听边记,为读通读畅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 需要调动学生情感,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可以范读。教学情境本身就是对学生的影响,而朗读是创设教学情境的一种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如《黄河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歌教学时,教师声情并茂、惟妙惟肖的朗读可以深深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课文的意境中徜徉。

三、 对朗读中被学生忽视的文字,教师可通过范读引导学生领会文字的丰富蕴涵。如《紫藤萝瀑布》文中在极写藤萝花开繁盛之后有两个语句独立成段:“‘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两个“我在开花”,由于文字相同,学生在朗读时最容易忽视,读成同样的语调、重音和情感。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就可通过不同的范读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意蕴。学生通过教师朗读,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会出这两句尽管字句内容相差不多,却蕴含了大量的语言信息:第一句应重读“在开花”三个字,因为这是一朵藤萝花在欣喜地向世界宣告,她正在绽放生命的美丽,所以文中用的是“它们在笑”,第二句应重读“我”,因为后边有“它们嚷嚷”,这些花们在争吵:“你在开花?我也在开花,我更美!”它们争得面红耳赤。类似上面看似平淡的文字却写尽了藤萝花孩童般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情态。教师的范读比讲解更容易直观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遣词造句的深意及这样的语言文字之大美。

四、 进行精彩赏析品读中教师可以朗读。比如《藤野先生》一文中,藤野先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这句话是非常精彩的,也只有藤野先生能这样做开场白,也只有这句话才符合藤野先生的性格和特征。如果换成了“我就叫藤野严九郎”。“我就是藤野严九郎”。“我叫藤野严九郎。”,那么博学、善教、慈祥的藤野先生就不见了。如果不用缓慢抑扬顿挫的语气读,而是大声地快速读“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那么藤野先生无疑就充满着对学生的敌意。这样精彩的地方必须要引导学生反复咀嚼体味。

五、 在教学将要结束时教师可以范读。教师结束时的范读对读的指导意义是相当大的,这时学生对课文已基本了解,对文章的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如何带着感情投入朗读呢?这时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更加明显,学生期盼着示范性朗读,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帮助。这时的范读是真正意义上的范读,既可以让学生在听读中学到朗读的方法和技巧,也能在听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

六、 在朗读教学时教师更要范读。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不能单靠一些要求,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给予恰当的指导。有些时候,语文教师要像音乐教师教音乐一样,一句一句地教,不厌其烦地反复教,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

总之,范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对于语文教学至关重要,教师万不可以忽视范读。endprint

猜你喜欢

操作范读时机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师生互动4时机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作战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