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学》中人的本性与政治

2018-01-30高婉

理论观察 2017年12期
关键词:政治学本性政治

高婉

摘 要:人由两部分组成:身体和灵魂。身体是外在的,灵魂是本质的,人的灵魂决定了人的本性。灵魂同样有两部分,有逻各斯的灵魂和没有逻各斯的灵魂,没有逻各斯的灵魂并不是完全的把逻各斯排除在外,一定意义上分有逻各斯的灵魂是最普遍的,人的本性是追求幸福,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活动,并且是一定意义上分有逻各斯的灵魂的活动。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不同的本性会产生不同的政体,在政体的覆灭和保存过程中尤为明显。人的最终目的是要过优良的生活,最优良的生活必须在最优良的政体中才能实现,中产阶层掌权的政体就是最优良的政体。在最优良的政体中,人的灵魂的状态是最好的,要培养并保持这种状态,需要法律和教育。

关键词:逻各斯;本性;政治;善

中图分类号:B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12 — 0089 — 03

人的各种活动都会基于一种目的,在各种目的中,最高的目的是幸福。在古希腊城邦中,城邦的公民是最值得骄傲的一个群体,他们投身于政治生活,以参与城邦生活为最大的荣誉,于是,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即"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里,亚里士多德把人作为“政治人”来考量,认为只有参与政治生活,才能最大程度实现自身的价值,过优良的生活。公民想要获得优良的善的生活,首先就需要一个优良的城邦,优良的城邦则需要优良的政体。城邦实行什么样的政体,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掌权者,由于掌权者的本性的不同,政体就出现了多种形式,但每种政体都不是永恒不变的,政体的覆灭与保存就在人的本性的变化中动荡。人想要过最优良的生活,就要有最优良的政体,中产阶层掌权的政体无疑是最好的,能够培养公民好的德性,实现至善。

一、人的本性与政治

逻各斯是灵魂中最重要的因素,人特有的活动就是灵魂有逻各斯的部分实现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欲求,对幸福的欲求是最真切和深刻的。政治的目的实现最高的善,是幸福的生活,人最终的目的也是幸福,但由于最高的幸福是由政治来实现的,所以,人要想获得最大的幸福,就要过政治生活,依靠政治实现自身的目的。

(一)人的本性

人有两个部分构成,身体和灵魂,身体付诸行动,灵魂指引身体的行动,那么,体现人的本性的是人的灵魂。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对灵魂有具体的论述,“灵魂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整体,一个部分是有逻各斯的部分,这部分人具有完全的理性,任何事情都是出于理性的考量;其余的部分就是没有逻各斯的部分,没有逻各斯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无。没有逻各斯的部分的灵魂有一个特殊而普遍的存在,这部分的灵魂尽管没有逻各斯,但却在一定的意义上分有逻各斯”〔1〕。这样可以把灵魂的构成理解成三个部分,即绝对的逻各斯、绝对的无逻各斯和部分的逻各斯,显然,绝对的有和绝对的无不是常态。绝对的逻各斯的灵魂类似于圣人,绝对的无逻各斯的灵魂是极端的恶,大部分人都是部分的拥有逻各斯的灵魂的人。没有逻各斯又在一定意义上分有逻各斯的灵魂,在部分的逻各斯的灵魂之外,就还会存在部分的灵魂,这一部分灵魂与部分逻各斯的灵魂并列,并列的这部分灵魂就是反抗逻各斯的部分,也就是说,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灵魂都是有逻各斯和欲望两部分构成的灵魂。自制者可以控制内心恶的欲望,选择正确的行动,那么他的行为就是符合德性的行为,就能够获得优良的生活。但是,自制者的对立面,就是不能自制者,不能自制者无法很好的遵从逻各斯的引导,从而会走向恶的一面。所以,为了使所有人都能够过优良的生活,获得幸福,那么就需要对人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拥有好的德性,过最优良的生活,法律和教育是合适的手段。

(二)政治与善

部分分有逻各斯的灵魂,由于部分的比例不确定,人的本性因此不同。本性不同,处境不同,人们对于幸福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病人追求的幸福就是健康,而一个健康的人通常不会以拥有的事物作为目标追求。这些幸福都不是持久的,当欲求得到满足,便不会再有幸福感。所以这并不是真正的幸福,这些活动由于欲求而让人觉得幸福。"我们所说的自足是指一事物自身便使得生活值得欲求且无所缺乏,我们认为幸福就是这样的事物"。〔2〕真正的幸福是幸福本身,人们会因为幸福而幸福。幸福不因任何别的欲求而体现它的价值,它本身就具有最大的价值。幸福是人的一种特有的活动,人的独特之处是人遵循逻各斯的指引,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有的活动是灵魂中有逻各斯的那部分实现的,所以,幸福就是人的灵魂中有逻各斯的那部分的合乎德性的活动。“所有城邦都是某种共同体,所有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3〕这种善就是幸福。那么,不同的共同体追求不同的善,所有共同体中最高尚的那个共同体,追求的一定是最高的善。政治是最崇高的科学,那么,政治所追求的就是至善,投身于政治生活就能获得幸福。

人的本性就是追求自身的满足,过幸福的生活,人的幸福要在政治中实现。同时,人的本性又会对政治产生影响。

二、政体覆灭和保存中的人的本性

人的本性是追求幸福的生活,幸福的本质即合乎德性的生活,而对人的德性的区分又对应了灵魂的划分,不同的德性对应了灵魂的不同方面。在对灵魂的划分中,没有逻各斯却一定意义上分有逻各斯的这一类灵魂,具有普遍的性质,即大部分人都拥有这样的灵魂;同时兼有特殊的性质,特殊在它具有变动性,自制者和不能自制者对它有不同的反应,政体的覆灭和保存就在不同的反应中应运而生。

(一)不同的本性产生不同的政体

以执政人数的多寡为标准,亚里士多德划分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三种政体,这三种政体是正宗的政体;在这三种政体的基础上,依据执政目的(公共利益或私利)的不同,又衍生出三种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三种变态的政体。由于掌握政权的人的本性不同,每种政体都有各自不同的德性。不同的本性产生不同的政体,即不同的政体对应了灵魂的不同方面。同样,不同的政体就会培养出不同的公民,“公民的德性與他们所属的政体有关,倘若政体有多种形式,显然一个良好的公民不能以唯一的一种德性为圆满”。〔4〕由于政体的多样化,一种德性显然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政体,所以,每种政体都有各自的德性。德性分别对应灵魂的不同部分,体现了人不同的本性。endprint

(二)基于政体覆灭的人的本性

逻各斯与反抗逻各斯的灵魂共存,是部分分有逻各斯的灵魂的特征,而大部分人的灵魂都属于这一种,当逻各斯的部分与反抗逻各斯的部分的比例发生变化时,政体赖以存在的本性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同的本性产生不同的政体,现行的政体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本性,所以,政体就会发生变化。如果反抗逻各斯的部分的灵魂占据了主要部分,人就无法按照正确的逻各斯行动,政体就会有覆灭的危险。

由于各种政体依据的德性的不同,政体覆灭的具体原因会有差异,但从人性的角度来考量时,就只有一种原因:人性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僭主制还是君主制,起事者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因为君主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和荣耀(名位),而这两者恰是一切人之所欲”。〔5〕僭主制和君主制都是一人掌握政权,区别在于掌权者是为了公共的利益还是私人的利益。君主制的建立是基于公共的利益,是遵从正确的逻各斯的活动,但是,由于君主拥有的财富和荣誉,同样是他人所欲求的,此时,起事者追求名位的欲望强烈,已超越了逻各斯的部分,所以,变革就发生了。同样,僭主制的建立是基于僭主谋求私人的利益,所以,同样会引起人们的不满,人们的活动是遵从灵魂中逻各斯的活动,发动变革后,僭主制便覆灭。共和政体与贵族政体中都有平民主义和寡头主义两种因素,贵族政体比共和政体多了德性的因素,由于这一因素更符合逻各斯的部分,所以贵族政体要更持久。“共和政体与贵族政体之所以倾覆,是由于它们背离了政体自身的公正原则”。〔6〕公正也是一种德性,一种遵从逻各斯实现至善的德性,是政治上的善,可以维护全体公民的利益。违背了公正的原则,人的活动也不再是逻各斯的活动,所以,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同样会覆灭。寡头政体的德性是财富,平民政体的德性是自由,寡头政体是为寡头牟取利益,平民政体是为多数平民牟取利益,但他们都不是为全体公民谋利,自利的欲望更深刻,所以,这两种政体同样会走向覆灭。“因为欲望就带有兽性,而生命激情自会扭曲统治者甚至包括最优秀之人的心灵”。〔7〕所以,摒弃逻各斯遵从欲望的活动,必然不会长久。政体覆灭的原因不止这些,但是不遵从正确的逻各斯活动的政体总是不会长久,如果人的本性发生了变化,之前的政体便不能适合变化了的本性,所以,政体会改变。

(三)基于政体保存的人的本性

尽管政体的覆灭基于多种原因,但从人的本性的角度出发,主要是由于欲望占据了灵魂的大部分,在一定意义上分有逻各斯的灵魂被泯灭了,此时,现行的政体由于不再适用而走向覆灭。既然相反者产生相反者,那么,保存必然对应毁灭,保存的方法须从毁灭中找寻。人的本性的变动导致政体的变更,那么,保障政体存在的根本方式就是保持人的本性的稳定。

在保存政体的众多方法中,最需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中庸。中庸不是简单的舍两端,取中间,它是一种折中的调和,但它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公正。政治的公正是一种善,一种平等,一种按照灵魂中的逻各斯部分的行为。僭主政体过于追求僭主个人的利益,忽视了大多数人的存在;寡头政体过于注重财富,忽视了大多数人的权利;平民政体过于追求平等,忽视了其他的因素。不同的政体的存在依赖不同的本性,若某种德性表现的太极端,也失掉了原初真实的本性,蜕变了的本性并不能使政体长久保持,所以,合乎本性,合乎德性的活动,合乎中庸之道,政体方能得以保存。

人不同的本性造就了不同的政体,如果说政体的覆灭是由于人的本性的变化,那么,倘若人的本性能够保持稳定,政体就可以长时期维持。一定意义上分有逻各斯的灵魂,与之共存的是反抗逻各斯的部分的灵魂,在政体覆灭和保存的过程中,二者一直在进行博弈,博弈的结果便是产生了不同的政体或政体的继续保持

三、最优良的政体

亚里士多德划分的六种政体,每种政体都各有利弊,每种政体下人的本性都不稳定,发生一定的变动,从而才会有政体的覆灭和保存。基于此,亚里士多德认为这六种政体都没有太好,最优良的政体是中产阶层掌权的政体。

(一)最好的灵魂状态

政体的保存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庸,中产阶层符合中庸的特征。“由中产阶层构成的城邦必定能得到最出色的治理,这完全符合城邦的自然本性”。〔8〕中产阶层有一定的物质财富,所以不会受外在的限制,不会像平民阶层那样渴望财富和平等没有自卑的情绪;中产阶层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拥有好的德性,又由于不像贵族处于社会的上层,所以中产阶层不至于太膨胀,不会容易傲慢,这是一个温和的阶层,也是一个稳定的阶层。人不同的本性造就了不同的政体,如果说政体的覆灭是由于人的本性的变化,那么,倘若人的本性能够保持稳定,政体就可以长时期维持。中产阶层掌权的政体是最优良的政体,最能够保持人的本性的稳定,必然能保证人的幸福,保证公民可以过优良的生活,具有最优良的行为,可以在政治共同体中实现自足、至善。那么,在这种政体下,灵魂的状态也必然是最好的。

(二)培育最优良的公民

不同的本性产生不同的政体,在最好的政体中,就要培养公民在这种政体下的好的本性,从而过最优良的生活。“最优良的生活对于个人或城邦共同体而言,是具备了足够的需用的德性以至能够拥有适合于德性的行为的生活”。〔9〕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理智德性包括智慧和理解等,可以通过教导获得这种德性,道德德性包括慷慨和节制等,但是,道德德性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并不是自然的拥有它。它更多的是后天习得的,而且是通过习惯。习惯一旦形成便很难改掉,会指导人的行为,有时比法律更有说服力,“法律无法强迫人们顺从,只有习惯才能这样”。〔10〕好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些方式方法。就如幼小的儿童没有是非善恶的观念,最初家庭的的言传身教可能是培养好的习惯的比较好的方法。那么,在城邦中也需要一些方法来培养人们好的习惯,从而培养好的德性,善的灵魂。在家庭中,好的习惯要靠言传身教,或者配以一些奖励或惩罚的措施,在城邦中,好的习惯的培养就需要法律来支撑,制定一个好的法律即立法至关重要,立法是政治的实现善的活动。法律的制定也要与政体相适应,根据政体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一部好的法律,首先法律本身就是制定的优良的法律,其次,优良的法律得到人民的认可,只有这样,法律才能顺利的推行实施。好的习惯的养成除了需要外在法律的强制性约束外,还要有内在的教育,亚里士多德对教育非常重视。“最有益的法律,而且得到了其所辖的全体公民的称道,如果在政体范围内未能形成风尚及通过公民教育深入人心,这样的法律就依然是无用的”。〔11〕教育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价值,缺少了教育的配合,优良的法律都失去了它的价值,教育内化于心,法律外化于形,二者相互配合,就能培养公民好的习惯,培养适合最优良政体的德性,从而成为最优良的公民。

三、结论

幸福的生活是最优良的生活,符合人的本性。 人们想要追求幸福,并且希望最大程度的获得幸福,所以,城邦的公民投身政治,过政治生活,通过高尚的政治生活获得最高的善。人的本性来自灵魂,一定意义上分有逻各斯的灵魂是人最普遍、最真实的本性的体现。政体的更迭和保存都基于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变化了,政体就随之变化,不能给人们提供优良的生活。由于中产阶层自身特有的性质,所以,中产阶层掌权的政体是最稳定和最优良的政体,它适度、公正,通过法律和教育等手段必能培养最优良的公民,实现最高的幸福。

〔参 考 文 献〕

〔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5.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8.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01.

〔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7.

〔5〕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90.

〔6〕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77.

〔7〕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0.

〔8〕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8.

〔9〕亞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29.

〔10〕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5.

〔1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86.

〔责任编辑:张 港〕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学本性政治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办公室政治
老鼠和松鼠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学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城邦与公民思想及启示
“西学东渐”时期政治学学科发展研究刍议
近十年我国政治心理学研究综述
羊质虎皮
本性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