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发展路径探析

2018-01-30马超

理论观察 2017年12期
关键词:蔡和森发展

马超

摘 要:蔡和森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建党做出了巨大贡献。蔡和森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其马克思主义观发展路径经历了初步萌芽、逐渐确立、到达成熟和丰富深化四个阶段。深入探析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发展路径,对系统梳理蔡和森的革命人生和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树立及党性修养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关键词: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12 — 0049 — 03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蔡和森一生虽短暂,却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党的创建及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奉献了毕生的心血。茅盾曾称赞蔡和森,“建党初期理论家,蔡公健笔万人夸”。〔1〕蔡和森小时候对墨子思想比较推崇,在上学期间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了解到一点马克思主义的。蔡和森留学法国期间对法国劳工运动有了初步认识后,其革命指导思想由倡议墨子学说转向信仰推崇马克思列宁主义,并逐渐树立了自己牢固的马克思主义革命价值观。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路径大致可以分为萌芽、确立、成熟、深化四个阶段,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的着重探索实现中国革命道路由城市转到农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革命道路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初步萌芽阶段

蔡和森出生在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这种社会背景和环境滋生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少年时“就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从不人云亦云涉猎也比较广泛,经常关心时政。”〔2〕辛亥革命后,蔡和森初步知晓孙中山,他对孙中山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非常敬佩推崇,接受了孙中山提出的“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等民主主义的革命思想。

1913年初至1917年6月,蔡和森离开家乡赴长沙求学,在湖南一师认识了毛泽东,由于革命理想和价值观的相似,两人逐渐发展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等进步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以极浓厚的兴趣钻研文学、哲学、历史同时,深切关注着社会问题,思考着如何挽救危难的中国。”〔3〕1917年十月革命在俄国的成功,使得广大青年志士看到了黎明和希望,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新青年》的宣传思想逐渐转向宣传马克思主义。蔡和森从《新青年》杂志中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较为初步的认识,但此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在蔡和森的思想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如,“三年以来,每觉胡林翼之所以不敌曾涤生者,只缘胡夙不讲学,士不归心,影响只能及于一时。故弟在刘家台时,未尝不想当教员也。自信小当小效,大当大效,惜无人达我之意而推荐之耳。”〔4〕1918年4月,蔡和森与毛泽东等人建立了新民学会,同年6月,蔡和森等人尝试进行了“新村实验”,企图建立一个平等和睦的理想社会,这种“乌托邦”式的社会在现实中虽然不能实现,但已经显现出了社会主义模型的影子。1918年6月,蔡和森遵循新民学会提倡的“会员向外发展”的方针,来到了北京。蔡和森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的系列文章,并且参加了李大钊等人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他认为,要彻底改造当前社会状况,需要重走新的革命道路。

蔡和森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说到,“果为君子,无善不可为,即无恶不可为。只计大体之功利,不计小己之利害,墨翟倡之,近来俄之列宁颇能行之,弟愿则而效之”。〔5〕在这封信件中,蔡和森首次提出“仿效列宁”的革命思想,蔡和森初步知晓了一些阶级和群众观点,思想开始向唯物史观的方向转变。但他还不是很明白无产阶级领袖列宁的革命思想,把列宁同中国古代墨翟等墨家思想人物列举谈论,表明了蔡和森的革命思想还处于萌芽阶段。

二、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逐渐确立阶段

1919年底,蔡和森赴法国勤工俭学,1920年初到达蒙达尼,他计划“在法大约顿五年,开首一年不活动,专把法文弄清,把各国社会党、各国工团以及国际共产党,尽先弄个明白”。〔6〕蔡和森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撰写了大量读书笔记,從中探寻救国救民的新道路。蔡和森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他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层验证,最终确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挽救水深火热之中国。

新民学会于1920年7月在蒙达尼举行留法会员的会议,蔡和森在会上倡议把新民学会的宗旨改为“改造中国和世界”,得到留法会员的一致赞同和认可,蒙达尼会议是蔡和森马克思主义革命观发生转变的重要标志。蔡和森在给陈独秀和毛泽东的信里,系统描述了他的革命价值观和对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新见解,表明他逐渐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观。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蔡和森阐述了他对中国当前革命形势发展的见解,主张中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俄式革命为模板,建议中国组织共产党领导革命力量。蔡和森认为,“俄国十月革命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本质是俄国社会革命的出发点是唯物史观,方法是阶级斗争,目的是消灭阶级和国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蔡和森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批驳了无政府主义的自由思想,同时提出了组织中国共产党的步骤。”〔7〕蔡和森初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及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趋势,并且言到“和森为极端马克思派,极端主张唯物史观、阶级战争和无产阶级专政。”〔8〕蔡和森在给陈独秀和毛泽东的信里阐述了他对中国革命的未来态势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晓程度,系统分析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可能性,这是他由旧民主主义者转为“马克思派的重要标志”〔9〕。蔡和森主要从阶级斗争和中国革命发展方面阐述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指出工农联合专政是实现我国当前社会变革的根本途径选择,虽然此时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较为浅薄,但他已经逐渐确立形成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

三、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到达成熟阶段

1921年11月,蔡和森从法国回到上海,经陈独秀等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宣传工作,负责《先驱》半月刊和《向导》周刊的编辑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成员之一。蔡和森从事的编辑工作,使他有平台深刻思考中国革命的发展,他对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等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了深入研究。蔡和森首次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等概念来表述中国当前的社会性质,并且提出了“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丰富的革命实践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使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得到飞跃式发展。蔡和森在党内首次提出了“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正确论述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和面目,引导了全国人民的革命信念和对社会理想的追求。蔡和森致力于第一次国共合作,他积极宣传和推动了中国共产党主张的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统一战线政策,他反对在国共合作的方式上只强调统一战线而忽视阶级斗争、一切事务均由国民党包办等错误观点,强调“加入国民党后应保存党的独立性。endprint

1926年,蔡和森访苏期间,应邀在有机会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做了题为《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的报告,他首次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分析了中国的革命史,指出“一个政党的发生,必有其阶级的、政治的、经济的背景”〔10〕。他强调了,中国共产党虽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要在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发展为自己的理论武器,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规定适合客观情形的策略才行。蔡和森指出“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农民问题是很重要的问题。现在中国军事势力很重要,过去一切政治的变迁都有关系,军事可以使革命向前,亦可以使革命退后,所以我们党对于军事运动也要注意。”〔11〕此报告表明了蔡和森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探索取得了关于革命道路和指导思想的卓越成果,他的马克思主义观已达到成熟阶段。

四、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丰富深化阶段

1927年初,国内革命斗争形势发生急剧变化,革命运动发展迅速。蔡和森在湖南省党支部会上论述了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运动中的极端重要性,指出,现在革命发展,第一当注重的是农运问题,谁能解决农民问题,谁即可以得天下,国民革命如不将此根本问题解决,可断定不能成功。这表明,蔡和森对中国农民阶级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这对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来说具有标志性意义。

蔡和森对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进行了严肃批评,号召农民阶级以实际行动解决中国面临的复杂局面,一味的依赖国民政府是没有出路的。蔡和森认为“只有以进攻对付进攻,以暴动对付暴动,以政变对付政变才能制胜一切敌人”〔12〕。蔡和森倡导建立工农武装和苏维埃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六大上,蔡和森总结了党在第一次大革命及土地革命初期的历史经验,批评了党内盲动主义错误,强调了当前的革命具有不平衡性,要把握住中国革命的特性,如果忽视了这一点,会走到极左或极右的道路上去。在六大上,蔡和森还对“不断革命论”进行了剖析,强调了“不断革命论”片面分析了敌人的弱点,对敌人的力量客观上估计不准确。蔡和森强调了“我们固然不应放松右的机会主义倾向,同时尤不应放松左的盲动主义。”〔13〕

1928年11月,蔡和森在文章《中国革命的性質及其前途》中强调到:“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呢,还是资产阶级性的民权革命,或已转变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这一根本问题将决定今后革命之一切战术与策略。”〔14〕蔡和森对中国革命形势和各阶级力量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后,强调了目前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中国共产党全力支持农民运动,农民运动是资产阶级民权革命的中枢。这充分表明,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有了很深刻的认识,蔡和森对中国革命形势和阶级力量的分析为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划时代思想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与蔡和森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成熟是密切相关的。

总之,蔡和森是国内较早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革命家,蔡和森在革命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初始内容,还根据中国革命发展的实际和阶级力量变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蔡和森是中国国内早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论述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他是当之无愧的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之一。

〔参 考 文 献〕

〔1〕易永卿.蔡和森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J〕.求索,2002(12):226.

〔2〕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六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3.

〔3〕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六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3.

〔4〕蔡和森.蔡林彬给陈绍休、肖子障、肖子异、毛泽东〔C〕//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第1集),1918-9-27.该通信集由毛泽东整理,长沙:长沙文化书社,1920.

〔5〕蔡和森.蔡和森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8.

〔6〕蔡和森.蔡和森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8.

〔7〕蔡和森.蔡和森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60-61.

〔8〕蔡和森.蔡和森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74.

〔9〕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六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15.

〔10〕蔡和森.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

〔11〕蔡和森.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66.

〔12〕蔡和森.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82.

〔13〕蔡和森.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33.

〔14〕蔡和森.蔡和森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783.

〔责任编辑:侯庆海〕endprint

猜你喜欢

蔡和森发展
光甲堂:蔡和森在这里下定决心改造社会
一封信发出“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先声
蔡和森:用生命践行立下的誓言
蔡和森:“最后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蔡和森:第一个明确提出成立中国共产党的人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