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胜于言

2018-01-30李德超

中国环境监察 2018年6期
关键词:律己行动者野生动物

文|李德超

保护环境不仅检验着人们的习惯,更考量着人们的道德。

随手一丢,胡乱一投,也许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也许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行为,但是,被我们随意丢掉的不仅是垃圾,更是自身素质。当故意毁林扒草,深埋管道直排污染,以谋取私利为最大诉求,它更直接冲毁着公德与法律。

道德的本质,就是心中有他人。享受自己,但不损害他人。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最新发布的《公民环保行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公民环保行为存在场景差异,家庭活动中践行度最高,公共场所次之,工作场所最差。

调查发现,公民环保行为以律己为主,缺乏影响监督他人的意识。在发现周围有人使用野生动物制品或者食用野生动物时,只有25.00%的受访者会加以劝阻或通知有关部门。《报告》认为,这表明公民环保行为多以律己为主,缺乏影响他人、监督他人的意识,且大多与自身利益相关。

《报告》显示,有25.58%的受访者将自身生态环境行为实践的原因归结于“大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可见,当前我国公民生态环境行为“随大流”的比例较高。

既然“随大流”,那就让“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这个“大流”流起来,公众、企业、政府各尽其力、各尽其能、各尽其职,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美丽中国在潺潺细水汇聚成的巨大洪流中成为现实。

宁做蚂蚁腿,勿学麻雀嘴。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说得好,不如行得好。不要总在办公室里谈“如果”,不要还未行动就说“可是”,“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是民之所愿;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是民之所盼;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是民之所望。谁是这幅精美绝伦画卷的绘就者,是我们自己,是我们每一个人。

今年的六五环境日,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为公民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较为具体的引导。

一千个零,比不上一个一;一千次承诺,比不上一次付出;一千句空话,比不上一次实践。行胜于言,说千遍不如做一遍: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猜你喜欢

律己行动者野生动物
与异质性行动者共生演进: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政策执行研究新路径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行动者网络——贵州反排木鼓舞个案的体育民族志研究*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行动者网络理论对社会网研究的启示
律己与律人
区域旅游行动者网络构建的路径研究—基于田野调查法
本期主题: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