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镇安县东阳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2018-01-30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20期
关键词:白钨矿钨矿东阳

韩 煜

(咸阳西北有色七一二总队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2000)

东阳钨矿位于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城正西75Km处,是近年来在秦岭-祁连成矿带上新发现的大型以上规模白钨矿床。矿石品位较富,厚度较大,类型简单等特点。在矿床开发过程中便于开采,加之选矿工艺简单、成本低,开发前景良好。

1 区域地质背景

东阳钨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凤县-镇安褶皱束的中段。区域地层属南秦岭地层区,以古生界地层为主,另有少量元古界、新生界地层,岩性主要为碎屑岩、碳酸盐岩,少量变质岩。地层呈北西西向展布,不同时代地层多为断层接触,形成构造岩片。区域构造线呈近东西向展布,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较为发育,褶皱构造主要为月河坪背斜和菩萨店背斜,断裂构造主要为北西西向和北东向两组断裂。区内岩浆岩发育,主要为印支期二长花岗岩侵入岩及燕山期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侵入岩,其次有少量的元古代变质酸性杂岩。江口岩体及懒板凳岩体具多期次复式岩体的特征,其中懒板凳岩体为矿区成矿岩体[1]。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地层

地层由老至新主要有下元古界陡岭岩群、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寒武统水沟口组、中上寒武统石瓮子组、中奥陶统白龙洞组、上奥陶统两岔口岩组、中泥盆统大枫沟组和古道岭组。由于侵入岩体发育,矿区地层出露很不完整,侵入岩体出露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2/5,而地层分布面积占全区的3/5。矿体主要赋存于寒武系石瓮子组地层中,个别赋存于上奥陶统两岔口岩组及中泥盆统大枫沟组二云方解石英片岩。

2.2 构造

矿区褶皱、断裂构造发育。红崖头-东阳村背斜系冬峪河脑-菩萨店破复式背斜的菩萨店次级背斜中,位于区域褶皱的北翼,为主要控矿构造,由于懒板凳花岗岩体的侵入,褶皱西段被侵入岩破坏。断裂构造按走向可分为三组:一组为近EW向断裂,一组为NE向断裂,一组为NNE向断裂。矿体主要赋存在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带中,东阳钨矿床主要赋存在该组断裂构造带中。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带控制[2]。

2.3 岩浆岩

主要出露懒板凳花岗岩体,其主体为燕山期的似斑状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晶黑云二长花岗岩和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分布于矿区西部。岩体可分为三期,其中后两期岩浆或岩浆热液活动与区域上钼钨成矿作用有关,钼钨矿化主要在岩体接触带上,形成矽卡岩型钼钨矿或石英脉型钼钨矿。岩体接触带是控制该地区钼钨成矿作用的主要因素。

2.4 围岩蚀变

主要蚀变类型为硅化、透闪石化、碳酸盐化、萤石化、褐铁矿化等。在懒板凳酸性花岗岩体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发生矽卡岩化,生成矽卡岩,其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有石榴子石、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绿泥石、石英、金云母等,有时出现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等矿物。

3 矿体地质

3.1 矿体地质特征

钨矿体分为矽卡岩型、石英脉型及残坡积砂型三种自然类型。

矽卡岩型钨矿:矿体赋存于含钨矽卡岩中,主矿体Ⅰ号矽卡岩型钨矿体走向长度1300m,规模为大型—中型,矿体厚度平均5.10m,厚度变化稳定;品位变化均匀;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局部地段膨胀狭缩现象较为明显,矿体连续,产状较稳定,矿体形态中等,后期构造对矿体无明显破坏作用,矿体围岩主要为白云石大理岩。

石英脉型钨矿:矿体严格受控矿断裂构造带控制,主要由含钨石英脉构成,矿体形态呈透镜状。矿体厚度在走向上膨大狭缩,倾向上由薄变厚,局部厚大,厚度变化稳定。品位变化均匀。

残坡积砂矿:矿体位于坡积层中上部,形态较复杂,受基岩顶板起伏形状控制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沿走向及倾向厚度有变化,在长轴方向上具波状起伏、膨大狭缩特征,矿体边缘连续。该类型为矽卡岩型钨矿次生堆积形成的产物。

3.2 矿石质量

矿石矿物成分:金属矿物主要为白钨矿,次为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金云母、含镁钡白云母、斜长石、透闪石等;次生氧化矿物主要为褐铁矿。

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半自形粒状结构-它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矿石构造以浸染状构造、透镜状、砾状胶结状构造为主。

钨的赋存状态:白钨矿主要呈它形粒状、不规则粒状,解理裂理发育,包有细粒云母和长石、磷灰石,呈稀疏浸染状或透镜状分布在含矿矽卡岩中,主要与斜长石、金云母、白云母、磷灰石连生,其次与透闪石、方解石、石英连生。矿石中的钨主要以白钨矿的形式存在,分布于白钨矿中的WO3占94.80%。

3.3 矿石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属镁质矽卡岩型钨矿石。矿石工业类型属白钨矿化微粗粒钨矿石。

3.4 矿床成因

(1)矽卡岩型钨矿的矿床成因。①岩浆岩条件:岩浆演化过程分出含矿溶液,是形成矽卡岩矿床的先决条件。东阳钨矿床的矽卡岩型矿体与区内西南部侵位的胭脂坝岩体燕山期懒板凳花岗岩枝密切相关,该岩体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以高钾为特征。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Sr-Nd同位素组成和锆石微量元素成分表明,高钾花岗岩浆来自于中下地壳物质重熔。②构造条件:矿区花岗岩体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是本区矽卡岩型钨矿主要的控矿构造,次级断裂、裂隙、节理和它们的交汇部位,因红崖头-东阳村背斜引起的相对启开部位、层间裂隙、破碎地段,是最主要的导矿和储矿构造。石英脉型钨矿多产于较小的岩株顶部及围岩裂隙中,矿脉多产出在剪切裂隙或剪切裂隙破碎带中,呈带状平行排列。③围岩条件:东阳钨矿床产于胭脂坝岩体燕山期懒板凳酸性侵入岩与白云岩及白云石大理岩接触带附近,受背斜构造控制,空间分布受东西和南北向两组断裂控制,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于燕山期花岗岩岩浆,主矿体产于金云母-透辉石镁矽卡岩带中,具有典型的镁矽卡岩矿物组合透辉石、透闪石、金云母、萤石等,矿床成因为典型的镁矽卡岩型白钨矿。

(2)残坡积砂矿成因。W-1号残坡积砂矿分布与Ⅰ号原生钨矿附近低洼地区的第四纪残-坡积层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由钨单矿物、岩块、矿块及粘土等组成,沿现代丘陵地形呈覆盖层状分布,为面状分布的矿体。矿层上部多为富含石英及岩石碎屑的泥砂层及砾石层,矿层下部为泥砂层及基岩。故W-1号残坡积砂矿矿床成因为风化矿床。

3.5 找矿标志

(1)矽卡岩型钨矿。地层标志:中上寒武系石瓮子组白云岩、白云石大理岩等含碳酸盐岩类为赋矿地层。构造标志:背斜轴部及两翼轴线转折处附近是寻找白钨矿的有利构造。花岗岩与碳酸盐岩接触部位:易形成矽卡岩型钨矿,二者接触带是重要间接找矿标志。蚀变标志:矽卡岩化蚀变带为区内寻找同类型钨矿的重要直接标志。W化探异常:为间接找矿标志。残积及坡积砂矿床:不仅本身具有工业价值,而且是寻找原生矿床的可靠标志。

(2)残坡积型钨矿。地层标志:第四系坡积物发育地段是前提条件。地貌标志:高差不大的山区、丘陵地形是形成残坡积砂矿的最有利地段。W化探异常:为间接找矿标志。坡积物中的钨矿块、矿屑:是直接找矿标志。原生钨矿的下游是寻找残坡积砂矿的有利地段。

3.6 矿床内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

矿石主要有用元素是钨,无共生矿产,伴生有用组分为Ag,主矿体伴生银平均品位1.75×10-6,刚刚达到伴生综合利用指标。其余元素品位低,无综合回收价值。

4 找矿前景分析

东阳钨矿床处于南秦岭Au-Pb-Zn-W-Hg-Ti多金属成矿带,区域矿产较为丰富,主要为钼、钨、铅、锌、铁、钒、金等。成矿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石英脉型、伟晶岩型、构造蚀变岩型。东阳钨矿是区域上第一个成规模的钨矿床。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较好,是典型的矽卡岩型钨矿。

矿体主要赋存于红崖头-东阳村背斜核部附近,成矿物质来源于中上寒武统石瓮子组地层及懒板凳黑云母花岗岩。多期次的褶皱和断裂构造为岩浆活动提供通道,懒板凳黑云母花岗岩为矿质活化提供热能,富含矿的热液在运移过程中,外接触带碳酸盐岩为矿液富集提供了良好的隔挡层,随着物化条件的改变,矿质和其他成岩物质交代围岩在有利部位沉淀成矿。在矽卡岩产状变化部位,矿体厚度增大,品位增高。显示构造控矿特征。

区内钨矿化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由于岩体埋深较大,目前发现的矿体均位于岩体外接触带,继续加大矿床岩体外围及深部内外接触带钨矿的找矿勘查,研究矿床成矿规律,为矿山增加资源储量,分析认为其深部及外围均有较大找矿潜力。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前景分析,对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白钨矿钨矿东阳
古韵东阳
江西钨矿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探讨
共和国“第一国企”助革命成功
新疆哈密市沙尔萨依地区钼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四川小草坝白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析
Fe-BHA用于白钨矿的浮选分离
高钙白钨矿分解工业试验研究
人大代表约见制度的东阳实践
硫磷混酸分解白钨矿过程中伴生稀土的行为
盐酸-硝酸水浴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钨矿石和钼矿石中的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