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评估在防范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中的应用

2018-01-30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透析液低血压单车

林 瑛

(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2)

血液透析疗法是临床上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透析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低血压、失衡综合征、空气栓塞、肌肉痉挛等急性并发症,如防范不当、处理不及时,常常导致患者中断透析而影响治疗效果,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笔者通过对100例患者在1500次透析过程中加强护理风险评估并落实相应的防范对策,有效降低了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年在本院血液净化室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16~84岁,平均年龄(55.98±15.120)岁。观察透析频次共1500次(15次/例)。

1.2 透析方法

采用德国费森尤斯公司及金宝公司生产的4008S、AK96型号的透析机,使用日本尼普洛透析器,透析液温度36.0~37.0 ℃,钠浓度135~145mmol/L,透析时间2~4h,血流量200~230ml/min。

1.3 护理风险评估及防范对策

1.3.1 低血压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头晕、出汗、意识改变等。(1)评估内容:患者是否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腹水以及心脏病等;是否服用大剂量降压药。(2)对策:避免超滤量过多过快;避免透析液中钠浓度过低、透析液温度过高;避免进食过多过快使胃肠道血管扩张、血容量下降;嘱患者透析间期控制体重以减少超滤量;指导患者应用迷你单车进行运动干预,方法是使用前将迷你单车固定在床尾,患者上机治疗前测量血压、心率,透析后10 min开始双脚蹬车,速度根据患者自身身体情况调整,以不感觉劳累、无心悸及气喘为宜,蹬车10 min后,测量血压、心率,视患者病情、血压变化调整脚踏单车及休息时间,直至透析治疗结束。

1.3.2 失衡综合征

多发生于初次透析及透析诱导期,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血压上升、头痛、疲乏、嗜睡等,重者伴有抽搐、定向力障碍、精神异常甚至昏迷等。(1)评估内容:患者是否为初次透析;透析前的尿素氮和肌酐水平。(2)对策:初次透析时间宜短(2h内)、透析器面积宜小,合理诱导透析,使患者逐渐耐受;透析液钠浓度以140~148mmol/L为宜[1]。

1.3.3 空气栓塞

轻者可出现阵发性咳嗽、气急、紫绀、呼吸困难,重者可出现抽搐、神志不清、昏迷甚至死亡。发生原因主要为操作不当或管路破损等引起。(1)评估内容:上机前仔细评估管路扣透析器是否完好、安装是否正确、连接是否紧密、各分支是否夹紧、机器报警系统是否完好等。(2)对策:慎用动脉管路泵前补液,因病情需要补液者要专人看护,及时夹住管道。回血时要严格操作规程,必须精力集中,当血液末端到达静脉滤网时要及时关泵;透析结束时不用空气回血。

1.3.4 心律失常

主要原因是电解质异常或酸碱平衡紊乱,如高钾血、低血钾、低碳酸血症及透析前服用降压药等,多为低钾引起,患者常合并有心脏病。(1)评估内容:患者是否存在低钾血症或反复使用低钾及无钾透析液、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是否为心脏病等高风险患者;患者透析前是否服用降压药。(2)对策:饮食控制含钾食物以防透前高血钾,严格限制透析患者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以及使用含钾>3.0mmol/L的透析液,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透析前根据患者血压及透析习惯减量或停服降压药。

1.3.5 肌肉痉挛

多发生于透析中后期,与患者超滤过多过快、循环血量减少和肌肉过多脱水有关;低钙血症、透析液中钠浓度过低、透析液温度过低也易发生。(1)评估内容:患者是否出现低血压症状及低钙血症、透析液温度及钠的浓度是否符合要求。(2)对策:准确设计超滤量,确保透析液浓度正常,适当提高透析液温度。对多次发生痉挛者要重新考虑调整干体重及改变透析方式。加强患者控制摄入水分的健康宣教。

2 结果

100例患者在1500次透析中,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低血压5.8%(87/1500)、失衡综合征3.6%(54/1500)、空气栓塞0.0%(0/1500)、心律失常25.6%(384/1500)、肌肉痉挛12.0%(180/1500)。

3 讨论

3.1 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因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2]。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应用领域的日渐广泛,透析过程中的急性并发症作为风险管理事件也日渐受到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一旦防范不当或处理不及时,极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甚至引发护患纠纷。如何防范这些不安全事件、确保透析患者治疗安全成为医护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迷你单车在防范急性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据文献报道,低血压发生率为9.68%~18.34%[3,4],是血液透析过程中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肌肉痉挛发生率也高达22%[5]。目前临床大量荟萃分析认为运动疗法是提高临床慢性肾脏病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水平、心理健康及预后发展的有效方法[6]。本研究中应用的迷你单车作为一种有氧的运动干预,在透析时患者通过脚蹬单车促进了全身骨骼肌运动,使肌肉和关节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增加了各器官的血液灌流量及全身的循环血量,也提高了心血管系统的应激性和耐受性,减轻了患者头晕、疲乏、出汗、恶心及嗜睡等低血压、肌肉痉挛及失衡综合征等症状,研究结果显示,低血压及失衡综合征发生率仅为5.8%、3.6%,肌肉痉挛发生率为12.0%,应用效果十分满意。而且迷你单车易购买,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无副作用,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3 不足之处与改进。

本研究中心律失常发生率仍高达25.6%,经分析主要原因是患者未能很好控制原有的心脏病患和透析间期的体重所致。计划加强与医生沟通,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心功能状态,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在透析前重点进行风险评估,在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做到防范于未然。

4 小结

护理风险管理是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护理风险无处不在,但是,如果护理人员具备风险防范意识,能准确做好风险评估,能有效识别风险并落实防范对策,是完全有可能避免或将风险降至最低的。本研究中空气栓塞发生率为0.0%,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落实风险评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应用效果,有效减少了透析过程中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确保了透析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透析液低血压单车
不同品牌腹膜透析液变更对透析充分性的短期影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飞吧,单车
对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行为要“零容忍”
共享单车(外四首)
血液透析液入口处细菌污染状况分析
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透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