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进展

2018-01-30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3期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核酸医学

665000普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

分子生物学是将蛋白质、核酸等作为主要探究对象的一种学科,而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则是建立于核酸生化前提下的一类技术手段,现阶段这些技术已被普遍使用在医学检验领域之中,探索、研究的内容囊括了DNA鉴定、核酸检验及表达产物检验分析[1]。此文以概述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领域的实际运用为主,并分析了此类技术的现存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医学检验工作中的简要概述

生物实验及评估分析过程中,经常接触到的分子生物技术种类较多,当中,分子生物传感器属于依据分子生物进行结合的固定性技术,该技术将生物识别原件结合于换能器上,而待检验物品(样品)能和生物传感器形成特异性反应,进而分子生物传感器对所检验的对象实施内部技术鉴定,并将识别、鉴定的分子以信号方式进行传递,传递方式包括光信号、电信号[2]。残留的待检验物质将利用下一程序展开定性检验以及综合分析。检验液体物品时,会检出微量小分子物质、蛋白物质及核酸,这些物质基本属于小分子类物质,但分子生物传感器均能检测出来。与此同时,医学检验中运用的现代技术程序相当复杂,能为临床疾病判定、病患病情评估等提供有效参考信息,以核酸生化为前提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能为临床主治医生提供一种新式检验手段,促使临床诊断和病情分析等工作的效率、质量进一步提升。

医学检验工作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实际运用

用于检验病原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用在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验中,能提升疾病检测、鉴别的效率。和传统免疫检验测定、培养鉴定等相比较,生物芯片、PCR技术用于病原微生物实际检验中的敏感性更高,且耗时短、适用范围广。PCR技术能用于检验液体物质,并能有效检测出微量的小分子类物质(小分子物质、蛋白物质及核酸等)。生物芯片技术的医学检验运用则表现出高效率性、高灵敏性,该技术可同时检验出上百种类型的病原微生物,能为快速查找标本耐药基因作出有效指导。由于病原微生物的自身体积非常微小,这就增加了日常检验工作的操作难度,通过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可在样本的大量死菌中筛查、识别出活菌,这类技术的优势之一体现为不会受到液体内其他类型微生物的干扰,能精确查找出致病因素,并予以及时治疗[3]。

用于诊断肿瘤及遗传疾病:在肿瘤疾病及遗传疾病的临床诊断当中,如果联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工作,将能依据病例的实际病况,查找到疾病源头(即机体中存在的基因缺陷)。基因片段分析是分子学的研究范畴,合理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快速找到基因的缺陷片段,利用基因芯片鉴定靶基因P53抑癌基因是否出现突变,并以生物传感器、分子蛋白质组学、流式细胞术等技术手段可有效识别出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质。对于遗传疾病的鉴定,分子生物技术可鉴别出患病家族的基因中存在特定多态性,常见的技术包括分析单链构象多态性、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及微阵列技术与酶基因调控技术[4]。值得注意的一点是,DNA片段的结构很复杂,表现为特殊双螺旋的结构,运用分子生物技术实施检验时,应注重保护DNA原始分布结构,不可对其进行破坏。

用于诊断免疫系统疾病:在免疫系统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工作中运用分子生物技术,可尽早确定患者基因片段有无异常突变现象,而诊断这类疾病的关键就在于鉴别基因片段的正常状况。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展开研究,需用分子生物技术完成基因片段的高效检测。例如,在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时,分子生物纳米技术将抗体作为基础,通过免疫分析、磁性修饰等方式检出免疫物质,运用同位素、荧光剂、酶固定特异性抗体抗原及纳米磁性微球,如此可自动查找出免疫缺陷病毒1型抗体、2型抗体,继而为防治病毒性疾病提供了有效信息[5]。免疫系统性疾病的分类繁多,在鉴定这类疾病的具体分型时需利用精准的分子生物技术来展开检验辨别。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现存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对分子生物技术的运用现状展开分析得知,当前此类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技术程序较复杂、对仪器设备的要求过高、试剂药品与反应盒的价格较昂贵等,因此限制了相关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具体来讲,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检验方法兼具高灵敏性、高特异性,其可为临床诊断提供较可靠的信息依据,但是,临床中仍然需要选择适合经济条件的检验项目,譬如,结核菌培养、涂片镜检等都可以达到鉴定目的,没有必要舍廉选贵,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还有,疾病诊断不可过度依赖于检测的结果,还要综合考量患者的各项信息、资料,若仅按照分子生物技术的检验结果便妄下定论,很可能会忽视样本取样有限、检测操作不当、病情发展规律等客观因素所造成的假阴性、假阳性问题,进而延误病情。最后,运用分子生物技术的部分检验人员不具备过硬技能水平,使分子生物检验的过程受到一定干扰,并降低了检验所得结果的精确度、可信度[6]。

即使分子生物技术的运用过程存在一些问题,但其依然表现出迅速发展、进步的趋势,分子生物技术的未来发展将倾向于以下两大方面:①分子生物技术的运用将从实验室内研究逐步过渡至临床实用型分析,以减少实验物品的成本投入,简化具体的操作程序,逐步实现实验过程的全面自动化,减少人为因素对操作的干扰,持续增强技术检验敏感性、特异性。②加大检验仪器的投入,推进实验室的优化建设,注重加强检验人员的技能培训,以确保分子生物技术在临床运用中的可信度、准确度,通过可持续性、科学性的检验手段为临床提供高效服务[7]。

综合以上阐述,当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在医学检验领域中受到普遍认可,医学卫生部门对其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规范运用分子生物技术可明显减少医学检验程序里交叉污染的有关问题,同时能提升医学检验操作的整体效率,使医学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精确度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分子生物学核酸医学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医学的进步
核酸检测
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医学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医学、生命科学类
成军:从HCV入手,探索脂类代谢分子生物学新机制
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分子生物学改变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