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图书馆如何参与“中国梦?非遗行”

2018-01-29刘志霞

卷宗 2018年34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非遗图书馆

刘志霞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民族的精神载体,是民族的宝贵财富,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其中,如何为其提供学习、宣传、交流、展示平台,才能吸引大家更多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公共文化;图书馆;非遗

“中国梦·非遗行”是山东省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组织的文化传承系列公益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开设非遗讲座向大众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零距离接触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其中,如何为其提供学习、宣传、交流、展示平台,才能吸引大家更多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文化遗产日调研中指出,“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独特的传统气质,才能传承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民族的精神载体,经过几千上百年的发展,是民族的宝贵财富,但是在现代化浪潮中,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土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灭亡的命运,因此加紧对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采取保护措施已经刻不容缓。

就图书馆与非遗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状况是怎样的呢?

1 国内外研究状况

关于图书馆参与非遗相关研究,在“知网”主题词检索,整理,统计共得到320篇相关论文,基础研究最多221篇,行业指导62篇,核心期刊53篇,200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成立使研究成果数量大幅增长。统计结果如表1。

研究论文主要是以“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数字化建设、纸质文献开发、民族特色文献等,研究开始于2003年金晓妹、陈仰珊、钟志芸在《图书馆杂志》上发表的《图书馆如何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康延兴较早提出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是宣传、发展文献保存,提供活动场所与组织服务并参与研究与调查工作,甘明强调了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最佳角色应该是“服务大众阅读—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觉性”。检索文化馆与非遗保护研究,统计到22篇相关论文,主要是说明文化馆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职责、普查等。检索图书馆与地方文化馆合作非遗研究论文只有一篇是杨志永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协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分析》在文中提出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急需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同保护。从检索到的文献可以看出图书馆与文化馆都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机构,怎样才能发挥合作优势,发扬合作职能,创新思路承担起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保护是指确保非遗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其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与振兴。查阅资料显示日本和韩國在非遗保护与传播上都有不俗的成绩,在宣传方面做得比较完善,有效提高民众非遗保护的自觉性。在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上做得比较好的还有意大利,美国,加拿大,印度,主要表现是图书馆建立数字文献资源库,数字化档案,以及运用互联网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总体来看,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值得的我们学习与借鉴的。

《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指出作为国家层面体现政府责任的公共文化服务“底线标准”,将图书馆相关指标纳入其中,在图书馆的硬件与空间保障上都对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图书馆要统筹规划布局,要提供怎样的空间与服务,图书馆人员的配置,资金保障,图书馆工作人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有正确认识,通过文化馆与非遗保护中心了解山东省和济南市的非遗与传承人的具体情况,也要了解本馆内关于非遗的历史文献资料。

2 图书馆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责任

1)图书馆具有保存与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章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因此,从法律视角看,图书馆也有开展非遗保护的义务。

2)图书馆具有特定资源优势,图书馆可利用文献资源主动承担起查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区域分布、等协助非遗的申报工作。

3)图书馆对非遗文化的保存优势,图书馆参与非遗文化保存是图书馆的基本措施之一,国办发[2005]18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指出“保存: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图书馆可以在馆内设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馆,民俗馆,把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延伸扩大。

4)图书馆的空间优势,图书馆的阅览空间可以阅览非遗文献,体验空间可以聆听传承人的讲解与表演,使非遗文化贴近民众的生活。

5)图书馆的人员与资金优势,图书馆工作人员学习能力强在与之合作中可以学习非遗保护知识,增强科学的非遗保护理念,完善图书馆的保护与传承职能。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受到各级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3 图书馆与“中国梦·非遗行”的具体合作形式

1)图书馆可以提供空间支持,图书馆可以为“中国梦·非遗行”提供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现场动态展示,口传心授,让大众切身感受非遗艺术魅力,激发了解、学习非遗的兴趣。

2)多样的阅读体验,科技的进步提升了图书馆整合非遗文化的能力,针对“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纸质文献不足,图书馆的视听室整合非遗文化的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

3)有针对性的搜集整理文献资料,非遗文化多来自民间,文献资料稀少,图书馆在整理馆内非遗文献的同时也要承担非遗口传传承人的文字记录的转换工作。

4)组织有针对性的讲座交流,整合非遗文化的特征,针对特定的人群如专家学者就非遗文化的学术问题展开座谈,针对中小学生的非遗传承人的现场口述与实践操作可以增长对非遗文化的认知,感受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

5)建立非遗知识库,非遗是人类文明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的一部分,如实记录、保存、整合是建设非遗知识库的使命,它囊括了图书、档案、图像、实物、传承人、社会环境与传播的一体化的实践。

图书馆对非遗文献的研究,从非遗文献的整理分类、鉴定保管,数据开发,都要考虑到,同时还要遵循信息管理的特有规律与理论,从而提高非遗文献保护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探讨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的功能再造问题,目的是为了文献信息图书馆向现代综合图书馆的成功转型。

4 图书馆在非遗保护中还存在那些问题

4.1 图书馆的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应完善基础设施,非遗保护与传承绝不仅仅是文献的整理与抢救,更主要的是对传承人口述的文献化。对文献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要系统整理、研究、交流、传播,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保护与传承。现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图书馆应该引进先进设备,如文献采集设备,数字转换摄像机,非线性编辑器,扫描仪及其它相应设备配置,实现声音、图像、文字一体记录手段。在资源建设方面,联合各专业图书馆,建立有地域特色非遗数据共享服务数

据库。

4.2 对非遗数据收集保护不规范、阻碍信息交流

非遗数据的记录手段、形成文献的方式,各地区正式或非正式出版物记录片段,各文化机构收藏抢救的非遗文字、图片、记录,散落在各地,各地区图书馆理应规范收集起来,采用统一记录格式妥善保存,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交流平台,为非物质文化的记录、交流、传播、发展奠定文献信息服务

基础。

4.3 对于非遗的关注仅仅集中于理论上论述,而忽视了实践

图书馆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应仅仅存在理论上,文献信息的整理与交流上,图书馆作为“免费的公众文化空间”要拓展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功能参与“中国梦,非遗行”公益活动,服务民众突出公益性,开展文化、民俗活动,开展文化讲座、文化欣赏、文化交流、实现各种形式的社会文化信息服务,延伸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使图书馆真正融入到社會文化服务中。

4.4 缺乏研究非遗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图书馆馆员对文献挖掘整理的基本功,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抢救工作是非常有用的,图书馆参与非遗文献资源的整理收集要掌握人类学,民俗学等复合知识,善于洞察、分析、发现、领略非遗信息的寓意,这就需要研究非遗文献的专业信息管理人才,非遗信息的多样性也就预示着信息记录载体的复杂性,所以图书馆人才建设也是参与非遗保护的基础之一。

4.5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非遗保护的参与度有待提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一地区和民族生产生活的文化和历史发展见证。图书馆作为传播信息和社会文化服务机构,应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将其纳入到自己的职能范围之内。图书馆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只是开发文献信息功能,其社会服务功能是近期非常值得探讨的,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研究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关系,发展图书馆文化服务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仅是文化馆负责,图书馆有丰富的非遗文献信息与空间,互相合作,整合利益,协调关系,共同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使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功效达到最优化。

5 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的社会职责

1)图书馆与公益活动合作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机构将研究焦点集中于行业之间合作,结合实践实际进行具体研究,对非遗保护传承更具有针对性与操作性。

2)从公益活动的角度探讨非遗保护问题,注重从公益活动视角具体深入地分析非遗保护的特点,利用活动期间收集、整理、有效信息,为探讨非遗保护提供有效数据。

3)探讨图书馆在非遗保护中的价值,通过实际合作梳理总结经验,审视图书馆的在非遗保护的职能,创新图书馆的故有工作思路,更好的承担起弘扬非遗文化发展的使命。

非遗保护重在传承,而宣传展示是重要手段,“中国梦 非遗行”旨在让广大民众感知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保护、弘扬非遗知识,它能效提高民众对于非遗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图书馆的参与才能将非遗文化的精华展示给社会大众。

参考文献

[1]康延兴.论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J].图书馆建设,2005(6):19-21.

[2]甘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高校图书馆的定位与措施[J].图书馆建设,2009(1):55-57+60.

[3]杨志永.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协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1):127-128.

[4]王晓青.公共图书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J].图书馆学刊,2012(3):61-62.

[5]徐晨辰,肖希明.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现状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4(11):56-60.

[6]姜璐.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放获取文献资源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3):8-10.

[7]冯佳.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中的公共图书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42(3):91-102.

[8]陈师鞠,徐妙妙.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式保护进展研究[J].中国档案,2016(6):74-75.

[9]赵晓明.美国国会图书馆关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文艺研究,2007(6):35-35.

[10]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11]山东省文化厅.2011-2015山东文化发展统计分析报告

[12]柳霞.山东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C]//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2009.

[13]尹泽.省级公共图书馆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图书馆界,2014(6):7-9.

[14]李泽文.保护与传承活态文化是图书馆的文化自觉[J].图书馆,2013(5):86-88.

[15]陈敏芳.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责任与作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106-109.

[16]汪向明.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3):19-21.

[17]赵琨.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音像资料建设摭谈[J].图书馆学刊,2015(7):47-49.

[18]李超.图书馆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探析[J].图书情报导刊,2017(1):14-17.

[19]戴旸,胡冰倩,冯丽.国外公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实践及其借鉴[J].中州大学学报,2015(1):88-91.

[20]王云庆.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立档保护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8(2).

[21]国办发[2005]18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非遗图书馆
图书馆
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