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及控制对策探析

2018-01-29邓春燕

中国总会计师 2017年9期
关键词:控制对策供应链金融现代企业

邓春燕

摘要:当前,部分金融机构根据企业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运转情况,摒弃了过去一直遵照的信贷程序,将供应链金融模式应用到现代企业中,供应链金融模式没有之前信贷业务存在的评级授信、抵押担保等问题限制,实现了新型的服务方式,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然而,供应链金融模式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风险,需要企业加以控制和防范。

关键词:现代企业 供应链金融 风险 控制对策

为了推动中小型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并实施了供应链金融模式,也就是说在大规模企业的基础上,将大规模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作为主体,进而形成综合化金融供给供应链。商业银行通过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实现预期的效益,推行供应链金融模式,使得银行、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得到了同步健康发展。

一、供应链金融概述

(一)供应链金融的起源及含义

供应链金融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考虑了两方面内容:在核心企业基础上形成的供应链管理,应用于跨国企业领域;随着传统业务逐渐萎缩,银行出于解决供应链企业的信用与汇率等风险问题而推行新的业务模式。

由于供应链模式中一些资历雄厚的大型核心企业在交货、价格等方面对上下游相关企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多数上下游相关企业均属于中小型企业,银行往往不予以资金支持。供应链金融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將核心企业作为主体,银行按照企业的信用程度开展相应的供应链金融支持工作,加大企业购销活动的融资力度;确保中小型企业能够顺利筹集到所需资金,并且还正确梳理了中小型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持续战略协调关系,银行扩大了贷款业务范围。

供应链金融指的是银行以在供应链上占据核心地位的企业为主,促进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密切联系,合理控制供应链企业的信息收集、资金流、物流过程,减少资金风险发生率,为供应链企业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对于银行而言,供应链金融属于业务模式范畴;对于企业而言,供应链金融则属于融资及贸易模式范畴。

(二)供应链金融常见模式

首先,应收账款融资,主要是以债权为核心的一种供应链金融模式,涉及到保理模式、票据池授信模式等种类。其次,库存融资,主要是以货权为核心的一种供应链金融模式,涉及到静态抵质押授信模式、动态抵质押授信模式等种类。最后,预付款融资,主要是以连带责任为核心的一种供应链金融模式,涉及到保兑仓授信、国内信用证、付保贴函的商业承兑汇票等类型。

二、现代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

(一)市场风险

在利率、汇率、股市、商品价格等市场要素的不断变化下,给金融产品带来了诸多难以确定的收益风险。市场风险涉及的风险类型有: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市风险、价格风险。其中,利率风险主要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风险问题。由于我国现行的利率市场化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对银行供应链融资产品确立价格时依旧按照过去固定利率手段进行,如果利率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或者调整,那么银行就很难在此基础上来优化调整贷款利率,唯有在基准利率变化后的次年初期来做相应调整,这一期间会面临利率变化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隐患。在分析了解供应链金融业务后发现,大多数业务都与国际贸易相关,国际贸易实际融资过程中,对于单一的进出口业务与背对背信用证交易,只有采取本地货币、主证及背开信用证才能采用同一类型的货币,不然就会发生汇率变动下的风险。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没有特别显著的股市风险。价格风险主要是质押物存货因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风险问题,价格风险充分体现在存货类融资模式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价格起伏不定属于正常范围,就算是一些大宗商品如石油等,在某一特定时间内也会出现价格变动,所以供应链金融模式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价格风险。

(二)核心企业信用风险

供应链金融范围内的核心企业牢牢把握住了供应链的关键价值,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了优化整合。银行机构在了解掌握了核心企业整体实力、信用等级以及企业对供应链综合化管理状况后,为上下游中小型企业提供了相关授信业务。所以核心企业的经营效果与发展状况如何,都将影响上下游企业的生存及交易效率。只要核心企业发生信用风险,那么就会从供应链条逐步延伸至上下游企业中,进而导致整个供应链金融面临严重的不安全因素。

(三)上下游融资企业信用风险

尽管供应链金融采取了各种信用支持技术,保证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一致性,并且规避了信贷风险,通过设计机理提高了上下游企业的信用安全。然而由于上下游企业属于直接承贷的核心,现行的企业治理结构及制度还缺乏完善性和健全性,技术水平低下、资产额度少、员工流动性强、风险防范能力薄弱,尤其是上下游企业的经营行为还十分不规范、经营过程未公开化、财务报表真实可靠性低等。此外,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上下游企业的信用风险有了本质上的变化,在受到企业内部各类风险因素限制的同时,还不同程度上受到供应链运营绩效情况、上下游企业的业务交易行为等环节因素的限制,所有的因素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信用风险。

(四)操作风险

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指的是供应链内部操作控制不规范、人为失误及系统运行异常现象,致使供应链上的银行机构、物流企业、商贸企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失。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的类型有人为操作失误而带来的风险、操作流程不规范而引起的风险、操作系统不畅而产生的风险,以及外部事件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操作风险。

供应链金融操作环节繁复,极易发生风险问题,对借款方存货、应收付等流动性资产实施管控时,通常需要完成各种操作控制,且操作过程比较复杂,引起操作风险的几率非常大。

(五)政策风险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动,给相关企业的产业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调整完善产业结构过程中,国家颁布实施了各类政策,为某一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性支持,同时也会限制一些产业发展。endprint

倘若国家颁布实施的政策不利于某一产业的正常发展,那么该产业链各相关企业就会不同程度受到威胁,要么是制约了生产规模的扩大,要么是价格突然上涨。银行一旦以该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为主体提供供应链融资业务服务,最终将导致信贷业务异常。

三、现代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控制对策

(一)有效管控市场风险

在管控市场风险过程中,要先对风险进行准确识别,确定风险的发生源和该风险会影响到哪些项目,找出引起风险问题的具体原因。然后,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各類风险因素,对风险造成的损失率进行准确考量。要想有效管控利率风险,就必须推进利率市场化,在利率市场化还未落实前,可通过缺口管理及套期保值的方法对风险加以管控。套期保值模式下有不同形式的风险管控方案,常见的有远期利率协议、利率互换、利率期权等。在管控汇率风险过程中,通过风险敞口管理、对汇率变化过程管理、对外汇持有期限管理来降低汇率风险的发生率。

(二)对整个产业链授信企业进行准入管理

由于供应链金融是以综合产业链为切入点,对供应链中各企业实施整体授信业务,所以应根据供应链综合运营现状来科学有效评审相关授信企业的主体准入以及交易效率,在供应链关联性基础上来正确合理评价供应链中各主体企业的业务水平、约定落实和交易双方合作情况。

(三)操作风险的管控

对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管控过程中,可通过两种方法进行:第一,认真分析借款方持有的流动性资产是否真实存在并充足,加强银行在借款方流动性资产所有权方面的法律保障,通过闭环管控的方式有效管控借款方的现金隋况。第二,建立规范的操作制度、操作流程及标准,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有效管控借款方的存货提供重要依据。这两种方法对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的防范效果较好。

(四)构建独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一套完善可行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为综合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依据,并且有利于风险管理制度及风险管理流程的形成。和传统信贷业务相比,供应链金融信贷业务具有风险特殊性,因此在管控供应链金融风险过程中,应构建完善且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只有设置独立的风险管理系统,才能将该系统的整体效用全面发挥出来。

(五)清晰划分各方职责权限,减少法律风险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服务主体数量众多,由各主体掌握质物的所有权,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出现所有权纠纷,再加上质物业务的形成时间不长,国家还未颁布实施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也未制定行业性指导文件。所以实施质物业务时,各有关主体要尽快制定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文本,清晰划分各有关方的职责权限,减少法律风险。

在动产流动性频繁和国家法规对抵质押担保生效条件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致使银行无法顺利开展抵质押物的物流跟踪、仓储监督管理、价格监控等业务。为此,以保证“物”的流动性为基础,全方位监督和控制流动性的“物”,这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必须考虑的重点内容。

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有效监管动产抵质押物,并能够顺利完成资产变现、货运代理等业务,在综合监管贷款后的抵质押物的同时,还使得银行增加了各类增值服务,切实保证了抵质押物的授信担保效率。主要涉及到了深入分析授信对象从事行业的发展情况和抵质押物价格变动状况,准确评估抵质押物的实际价值等。通过这些专业服务,银行在抵质押担保授信业务方面不会面临巨大的交易成本压力,供应链金融风险率进一步降低,实现了多样化授信业务,并为供应链企业带来了诸多方便快捷的融资渠道。

四、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中小型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中还存在一些风险,所以银行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应做好风险预控工作,确保中小企业顺利筹集所需的资金,为供应链金融的稳定发展扫除一切风险障碍。endprint

猜你喜欢

控制对策供应链金融现代企业
焊接专业实训教学成本控制的对策
浅谈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