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校数学教学中提升聋生反思能力的实践探索

2018-01-29赵亚宁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木棒聋校聋生

赵亚宁

【摘要】在聋校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教师的重要任务,而培养的有效途径,可围绕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层面来开展。结合聋校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聋生反思能力聋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考能力虽然与常人无异,但受到听觉障碍的影响,导致他们无法准确了解教师引导的意图,并因语言障碍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降低了学习的效果。对于教师来说,转变这一教学困境的方法在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当学生能够通过自我反思而纠正学习上的错误,则降低了沟通障碍的困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实践中,教师可利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本文立足于聋校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一、课前反思,预设学习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聋生的思维取决于对具体形象的直观认识,因而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对知识形成感性认识,降低了学习的效果。皮亚杰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应当是学生主动的构建行为,学习的动机往往关系着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应加大教学引导力度,让学生进行课前反思,预设学习的方法,理顺学习头绪,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课,严格来说,该课是对学生们小数点基础知识掌握的综合考量,并影响着以后关于小数加减运算的学习。为此,笔者为学生们设计了三个课前探究任务。任务1:回顾、归纳小数的性质与意义。任务2:根据教材中的提示,初步设计学习的方法。任务3:根据自己平时的表现,评价学习方法的有效性。综合来说,三个探究任务本身即是对课堂学习的一种反思,究其原因,完成任务需要学生借鉴以往的学习经验,那么,上一课的学习方法是否也能应用于本课?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如何才能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而要揭示谜底,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谨慎选择方法,如此,则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此外,课前反思是一种前瞻性的学习思考,在上述探究任务的基础上,其构建形式还包括预习、收集学习资料、准备实验材料等等,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聋生的反思能力,教师可因“课”制宜,让聋生运用不同的方式来预设学习的方法。如“图形的平移”一课,因这一课的教学需要运用实验。因此,笔者设计了实验名称和步骤,而让学生们根据设计在课前准备实验材料,如小卡片、写字板、绘画笔,等等;在“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一课的教学前,笔者让学生们准备相关学习材料,如我国的国土面积资料、公顷与平方米的换算方法,等等。如此,通过这种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预设学习方法,并因此而形成学前反思的良好习惯,培养了他们的反思能力。二、课中反思,注重知识的呈现聋生因听力障碍而无法听到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因此,“看”就成为了他们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需加强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多媒体技术或其它图片、实验材料等细化知识重点,增强知识呈现的可视化,从而架构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视觉”桥梁,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以“三角形”一课教学为例。在课堂开篇,笔者以多媒体设备为媒介,采用“视频+配文”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三角形,视频播放完毕后以一张文字图片提出问题:三角形有哪些特征?当学生们总结了三角形的特点,如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等等,笔者再次以图片展示不同的三角形,其中包括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并提出问题:说一说它们之间有哪些差别?在问题情境下,引导学生们进行反思:①是什么决定了三角形之间的差别?②应该怎样将它们分类?最后笔者让两名学生上台测量不同三角形的边长,并将边长相加,得出三角形的周长,最后根据上述各环节的学习,让学生们总结三角形的定义。上一个阶段的教学完毕后,笔者以实验学生们反思:发给学生们一些长短不同的小木棒,让他們尝试着通过不同组合来说组成不同的三角形,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小木棒长短与形状的变化,同时播放文字图片提问:想一想,怎样测量三角形的高?在问题情境下,先让学生们自己尝试着测量,最后由笔者演示:第一步,拿出三根长短不一的小木棒,用尺子量出它们的长度,在中间位置用铅笔做标记;第二步,将小木棒组合成三角形,取另一根小木棒一端立于标记处,一端与上角齐平,测量这根小木棒的长度,得出三角形的高。实验后再次以问题引导学生反思:拿出三根小木棒,分别用a、b和c来代表;将小木棒组成三角形,a边向下,测量三角形的高度;转动三角形,使b边向下,三角形的高有什么变化?怎样才能做到无论a、b或c边向下而三角形的高不变?如此,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们始终保持着学习与反思的心理状态,通过有效情境的形成,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培养了反思能力。三、课后反思,培养纠错的意识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们出现的错误可以由教师来纠正。然而,既然出现了错误,即说明学生们对某些新知识形成了一种片面认识,而矫正这种认识的方式不能仅通过“教师”这一外力,更重要的,是将课堂与课外联系起来,通过实践让学生对错误进行深度反思,培养他们的纠错意识。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后,在课尾阶段,笔者以“0.25x28=?”为题让学生们进行计算,检验他们的学习情况。当答题结束后,笔者发现有几名学生列出了这样的算式:0.25x28=0.25x(4x7)=0.25x4+0.25x7=2.75.从答案来看,显然这几名学生的解题是错误的,但笔者没有直接指出错误,而是首先公布和对比学生们的答案,继而为这几名学生布置课后自学任务:①梳理整堂课的学习过程,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定义;②重新计算一遍,同时结合乘法分配律的定义,理顺解题思路,找到答题错误的原因;③写一段文字概括自己在解题时运用的思路和方法。如此,通过这种纠错追因的引导,学生们逐渐形成了反思意识,具体表现为:一是对课堂学习中的每个答案都会进行两次的重新计算检查;二是当答题错误时懂得先分辨错误的类型,其次再理顺纠错的思路,而渐渐的,学生们都提升了学习能力。综上案例可见,反思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学生们纠错追因的意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把握好引导学生反思的一个重点要素,即:让学生对学习中出现的每一个答案都进行至少两遍的确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们掌握一些技巧:每个答案都需两个要素的支撑,一是计算、二是数学概念,因此在确认答案时,可从这两个角度入手,先检查计算是否正确,再检查定律或定义的运用是否正确。如此,通过这种引导方式,学生们的反思能力会随着纠错追因意识的形成而不断提高,最终养成反思的习惯,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效能。四、结语与普通学生相比,聋生更需要反思。因为反思是一种学习的态度,而对于小学聋生而言,又是进步的前提保障。只有引导学生掌握反思,懂得反思的意义和价值,才会帮助聋生消除学习上的障碍,激发他们的内动力,提高学习效果,推动他们不断成长。参考文献:[1]张长军.加强聋生数学语言训练提升聋校数学教学水平[J].现代特殊教育,2012,(12) :38-39.[2]毛霞敏.聋校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中小学电教,2012,(03) :18.[3]刁春好.聋校数学探究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木棒聋校聋生
挑小木棒(节选)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聋校语言教学中的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立足聋校语文课堂,探寻高效教学之路
能量几个长度
电子白板让聋校英语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