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海探航”30年之文化现象透视

2018-01-29

江苏教育 2018年62期
关键词:教海探航教海改革

1989年,江苏基础教育界的品牌活动“教海探航”拉响了第一声汽笛。历经30年,“教海探航”活动折射出教育文化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在一线教师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大批教师在“探航”活动中,伴随着教育改革思想的解放、现代教育意识观念的革命,在教育实践研究和创新研究的路上跋涉前行。

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在《改革开放30周年解读》中指出,每一次思想的解放、社会变革和科教的进步,都会派生和衍生出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教海探航”就是从教育思想的自由解放中衍生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一、“教海探航”的文化皈依与存在形态

文化现象是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它是群众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结果。

(一)“教海探航”的文化皈依之路

“教海探航”作为一种持续的教育品牌活动派生出来的文化现象,是内在思想观念和外在物化形式综合作用的结果。

1.“教海探航”文化现象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教海探航”的思想内涵之一,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先进理念。“苏派”“深化课程改革”“适合的教育”“立德树人”,这些征文主题词体现江苏教育思潮、体现国家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是“教海探航”作为征文评选活动,能够吸引数以万计的教师搏浪探求,成就百千教育名优教师,走上文化皈依之路的重要思想支撑。

“教海探航”的另一重要思想内涵,则是由众多参与的一线教师共同期许、共同陶冶而内生的。“梦想通道”“精神接力”“催人奋进的正能量”“寻找自己的句子”“更远的地平线”……广大教师在参与中,将自己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凝结出种种与众不同、丰富多姿的思想观念。

2.“教海探航”文化现象具有多样的物化形式。

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中,借文艺复兴表达过一个观点——佛罗伦萨由于有无数的画廊、博物馆和精妙绝伦的艺术作品等人文成果,才可以说有人文精神。文化现象同样如此,有了丰富的思想内涵,还需要有能承载它们的物化形式。“教海探航”承载着的思想内涵在时间的长河里,沉淀,淬炼;在一篇篇文章、一本本书籍中,以最古朴最雅致的中国文字记录、流传……

30年间,“教海探航”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渐渐拓展活动范围、思想内涵和科研领域,变得丰富而多样,深入而广博,呈现出与广义文化的关联,从小学起步,到今天涵盖基础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成为江苏教育界的文化典型与标志。

(二)“教海探航”的存在形态与仪式

正如祭山神、转山等宗教活动仪式源自象雄文化一样,“教海探航”也独创了属于自身的存在形态与活动仪式:

“热烈的申报”。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承办颁奖活动既是实力的象征,又是形象的宣传,对名校文化的宣扬和打造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历年来,“教海探航”的申报竞争激烈,堪称江苏教育界的“奥运会”。

“丰富的奖项”。在论文奖项之外,主办方根据相应条件评选“杰出水手奖”“年度新人奖”“感动人物奖”,对单位与集体授予“优秀团队奖”“先进集体奖”等,尽可能关怀到各个层面,各类参与对象。

“多彩的活动”。充满仪式感的颁奖活动有“颁奖仪式”“教学观摩与研讨”“大家报告”“经验分享”“主题沙龙”“话题圈”“才艺展示”等,还有“水手墙”、红地毯、主题诗、主题歌……令人心灵震撼、难以忘怀。

在各种文创产品令人眼花缭乱的当下,“教海探航”一如既往地以专业、学术、人文的形态和仪式存在着,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二、“教海探航”的文化影响和精神感召

“教海探航”这一文化现象,在江苏教育界产生着不可估量的文化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关注一线教育实践

“教海探航”主题往往是宏观的,但这并不妨碍它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草根阶层”。正因此,它具有平民文化特质,即门槛低,“高而可攀”,一线教师人人都能参加。它强调教育实践,即从教学一线具体实践而来的思考,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策略方法等。

教师在参加“探航”写作中,不是去追寻高深的理论,而是将目光瞄准自身的草根实践,从中捕捉灵感、搜集素材、提炼亮点,论文写作的同时,教师自省、反思、挑战、否定、突破、超越,追问教育原点,探求教育本质,实现人生价值。

因此,“教海探航”之于面广量大的普通教师的意义,在于它已然成为贴近自己心灵空间,又超然于这个空间的所在;在于它接近自己能力位置,又敦促自己向前向上“够一够”。总之,“教海探航”将一线教师群体的热情包容,对整体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优化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唤醒独立精神,释放自由思想

教师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缺失是一种普遍现状,导致教师自我意义感、自我价值感淡薄,自我身份感缺失。“教海探航”文化现象的优势恰恰就在于让教师通过“梦想通道”找到自我,超越自我,获得教师职业人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教师树立了独立人格。“我手写我心”“好文章是做出来的”“找到自己的句子”……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思考,从自己的思考中找到个性的表达,从个性的表达中锤炼独我的教学主张。教师平淡无奇的职业生活被光芒照亮,思维定式被解套,言语智能被释放,教师找到了“我”,通过“教海探航”走上一条期待、梦想的求索之路。

教师获得超越自我的勇气。很多教师在参加“教海探航”伊始,抱着观望态度,内心胆怯,但这个平台天然就散发着一股强大的感召力量,吸引着青年教师勇敢地走出舒适地带,艰难地迈出“探航”的第一步。他们之间流行着这样的话语:“耐住孤寂”“心无杂念”“逼着自己读书”“逼着自己写作”“逼着自己啃难读的专业书”……“教海探航”让教师的旧“我”被抛弃,新“我”的灵魂闪亮重生。

教师体验到职业的幸福归属感。现实中,教师的世界并不广阔,对那些经济薄弱或者偏远地区的教师来说尤其如此。“教海探航”照亮这些教师原本暗淡无光的日子,他们通过“教海探航”的平台,走出寂寥的乡村,走出生命的低沉,走向广阔的天地。也许没有参加过“教海探航”的人,无法体会这份情怀,也许不执着于参加“教海探航”的人,也无法体会这份情怀的深邃。

三、“教海探航”对教育改革的导向意义

很多优秀的“教海探航”获奖论文,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思考的深度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和水准,对改革实践富有导向意义。浏览一个个选题,翻阅一篇篇论文,仿佛可以听到这些来自于江苏各地教学一线的热血青年,在代江苏教育改革“发声”。

“教海探航”优秀论文为教育学术研究提供了借鉴。在“探航”的水手中,不乏一些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高的骨干教师,他们潜心学问,苦心孤诣,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学术见解。比如“理答”“概括能力”“表象性研究”“篇感 ”“整体思维”“联结性学习”等学术概念的研究和理性认识,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教海探航”优秀论文为教学研究提供了样本。一篇篇文质兼美、立意高深的论文为教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样本。有瞄准学科本身进行的实践研究,如对语文各类文体的归纳研究,对数学本体特征进行的分析研究。有围绕教学特色进行的实践研究,如“智慧语文”“诗意语文”“本色语文”“情智语文”“生本课堂”“本真课堂”等。还有着眼于具体的教法学法、资源利用、课程开发等进行的创新研究,产生了大量有操作性、有实践价值的成果。

“教海探航”优秀论文为核心问题解决提供了参考。有的论文敏锐地发现现代教育中存在的焦点问题、难点问题,比如“教与学的不一致”“玩伴危机”“识写分离”“伪订正”“错觉”“意外”等,论文中呈现的思考与实践做法,为面对同类问题的教育同行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参考。

总而言之,作为一项公益教育活动,“教海探航”激励了广大教师融入素质教育改革的时代浪潮,激发了一线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投身教学改革的热情,为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教海探航”对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价值

在历届江苏省特级教师名单中,都能看见“教海探航”水手们的身影:第三批黄书文;第四批4人,闫勤、施建平等;第五批3人,第六批15人,第七批19人,第八批21人,第九批46人,第十批66人,第十一批52人,第十二批54人,第十三批51人,第十四批61人……30年来,一位位获奖选手通过这条“梦想通道”,超越自我,走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教海探航”对教师个体发展的作用显而易见,但更为长远来看,其价值更体现在对教师集体专业发展产生的巨大效应。换句话说,相对于个体来说,“教海探航”这一平台对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更有增值意义。“教海探航”造就了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这个群体可以理解为所有参与者组成的集合,可以指某一所学校,更可能是一个区域,因为事实证明,“教海探航”巨轮驶过哪里,哪里就会卷起一股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潮。这个特殊的教师群体,以“教海探航”为专业成长的动能资源;这个特殊的教师群体,勤勉,执着,坚韧,心怀梦想,心无旁骛,群体之中的每一个个体互相启迪,彼此取暖。

五、“教海探航”文化热的“冷思考”

文化现象的形成,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而要沉淀成稳定的文化,还需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30年不算长,但也不算短。“三十而立”,从今天看来,“教海探航”已经立名、立业、立功。那再过一个30年,“教海探航”是否依然存在?是否能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还是已经衰落,甚至消匿?

“教海探航”若要再走下去,若要走得更远,一要与时俱进,勇立教育改革的潮头,大力鼓励参与者写真文,鼓励他们去教育实践中,去真实的教学现场,去具体的儿童那里作深度调研,现状分析,用自己的学术研究,科学地、理性地推动教育改革。二要保持对教育一线的关注,葆有平民特色,使广大教师都有机会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梦想的追寻,对教育未来的创见。三要立足于为培养真正具有人文精神、开拓精神、创造精神的教育名家提供优质服务。

15世纪到18世纪欧洲船队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开辟新航路,创造了“航海时代”。“教海探航”一开始就被赋予探索未知、开辟新领域的文化意味。30年之际,祝愿“探航”巨轮满载水手,向着美好的未来劈波斩浪!

猜你喜欢

教海探航教海改革
改革之路
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信息表
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信息表
改革备忘
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信息表
2016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获奖名单(获奖论文以作者姓氏拼音为序)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2017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的通知苏教办社〔2016〕4号
改革创新(二)
2015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参赛征文推荐与作者信息表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2015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