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露醇不同应用方案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18-01-29但菊开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甘露醇血肿脑出血

但菊开

脑出血是临床神经内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高血压、高血脂、血管硬化均是引起脑出血的高危因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压、高血脂发病人数不断上升,导致脑出血发病率随之升高,该疾病死亡率较高,患者即使经过治疗后,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对患者心理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给整个家庭蒙上一层阴影,因此早期进行合理的药物干预具有重要意义[1]。甘露醇是临床治疗脑出血常用的药物之一,但使用剂量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重点研究甘露醇不同应用方案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经CT确诊,且临床症状均符合脑出血特征,排除脑肿瘤、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不适合甘露醇治疗的患者[2]。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男患与女患比例为10 : 9,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5.4±2.1)岁,小脑出血15例,基底节出血13例,脑叶出血10例,对照组男患与女患比例为21 : 17,年龄44~71岁,平均年龄(55.6±2.0)岁,小脑出血14例,基底节出血12例,脑叶出血12例,研究组、对照组脑出血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基础对症治疗,包含血压监控、血糖调控、纠正电解质及酸解失衡、清除自由基、改善脑循环等[3]。对照组采取常规甘露醇方案治疗,浓度为20%的甘露醇250 ml行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注完成,2周为一个疗程[4]。研究组采取小剂量甘露醇方案治疗,浓度为20%的甘露醇125 ml行静脉滴注,半小时内滴注完成,间隔6~8 h再次滴注,2周为一个疗程[5]。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率,参考《中国脑血管病诊疗指南》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估,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颅内压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工作、生活状态恢复至病前水平,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颅内压明显改善,部分工作生活可以自理,无效:临床症状或体征无改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6]。(2)血肿体积:根据头颅CT检查结果,按照多田氏公式计算[7]。(3)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指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紊乱发生概率[8]。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对治疗效率、血肿体积、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行数据统计分析,血肿体积采取t检验,治疗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采取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实验结果

2.1 治疗效率对比

研究组脑出血患者治疗效率为94.74%,痊愈20例,占比52.63%,有效16例,占比42.11%,无效2例,占比5.26%;对照组脑出血患者治疗效率为92.11%,痊愈18例,占比47.37%,有效17例,占比44.74%,无效3例,占比7.89%,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肿体积对比

治疗前,研究组脑出血患者血肿体积为(16.52±1.35)cm3,对照组脑出血患者血肿体积为(16.51±1.33)cm3,P>0.05;治疗7天后,研究组脑出血患者血肿体积为(14.12±1.21)cm3,对照组脑出血患者血肿体积为(14.11±1.23)cm3,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天后,研究组脑出血患者血肿体积为(11.05±0.68)cm3,对照组脑出血患者血肿体积为(11.06±0.65)cm3,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对比

研究组脑出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2.63%,1例电解质紊乱,对照组脑出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18.42%,4例电解质紊乱,3例肝肾功能紊乱,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出血发病急骤,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致残率,临床经验显示,脑出血死亡的原因与颅内压升高有一定关系,及时有效的降低颅内压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9]。甘露醇是临床比较常用的一种降颅内压药,该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提高血管内渗透压、加快脑间质水分子和脑实质细胞向血管内的回流速度,改善微循环,从而达到缓解脑组织、脑细胞水肿的目的[10]。但甘露醇的使用剂量不同对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剂量使用不当,则可能造成电解质紊乱、肾脏功能紊乱等,相关报道指出,小剂量甘露醇即可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大剂量甘露醇一定程度上会弱化药物的脱水功能,还会减少渗透压梯度,影响用药安全性,并且从药物性质的角度进行来说,甘露醇属于一种渗透性利尿剂,只要通过静脉注射便可提高渗透压,可在短时间内从体内排出,因此不会通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11]。李丽娜在相关研究中表明,小剂量甘露醇方案与传统方案治疗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小剂量甘露醇方案对改善血肿方面效果更优[12-13]。本文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小剂量甘露醇方案治疗脑出血,与传统方案相对比,治疗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李丽娜研究结果一致,血肿体积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出现概率明显降低,综上所述,小剂量甘露醇方案安全性更高,值得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1] 黄智勇,黄金根,周小华,等.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4):497-498,501.

[2] 王涛.甘露醇不同应用方案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J].中国处方药,2017,15(9):47-48.

[3] 郭作隆,邹兴军.甘露醇应用时机对中等量脑出血患者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J].中国药房,2016,27(21):2926-2928.

[4] 杨荣红.甘露醇不同应用方案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5):170-172.

[5] 周晓香.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7,15(7):98.

[6] 张林涛.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脑出血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22):51-52.

[7] 柴朝辉.甘露醇不同应用时机对中等量脑出血患者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19(5):75-77.

[8] 赵云清,宋元良.脑出血患者联合应用甘露醇和甘油果糖治疗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3):102,104.

[9] 戴海峰.甘露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6):112-113.

[10] 杨渊.甘露醇应用方案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对比及分析[J].今日健康,2016,15(3):85.

[11] 李良民.不同部位脑出血治疗中不同剂量甘露醇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7):706,708.

[12] 殷志国.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老年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73.

[13] 李丽娜.甘露醇不同应用方案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6):143-144.

猜你喜欢

甘露醇血肿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