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职业教育文化研究综述

2018-01-29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职教天津市天津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一、天津职业教育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从天津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来看,具有现实意义。天津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新的大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都要求天津的职业教育必须加快发展,必须走在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前列。同时近些年来,天津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共有7所院校进入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行列,海河教育园区的建设,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连续9年在天津举办,全国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的成立,等等,都显示出天津职教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彰显出天津职教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未来如何让天津职教能继续发展得更好、成为全国职教的一面旗帜、具有鲜明的天津特色,就必然要求我们对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必然促使我们对天津特色职业教育文化进行研究。因为文化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优秀的职业教育文化必然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要促进天津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培育具有天津本土特色的职教文化。

从天津工业文化和职业教育文化的发展来看,也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历史上独特的职教文化对天津的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从近代职业教育(实业教育)的早期集聚化,到刘少奇试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到当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职教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和建设,都反映出天津职业教育始终走在国家的前列,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天津具有独特的、先进的职业教育文化。如何使天津的职业教育能够继续保持其优势和特色,继续向前发展,我们必须对天津的职业教育文化进行研究。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天津市职业教育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培育和建设具有天津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文化,因此课题的研究最终要对如何培育和建设具有天津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文化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对策。其中涉及到的核心概念有文化、职业教育文化、天津职教文化等。

1.文化

很多学者都对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张岱年、程宜山在《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给文化下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结果的辨证统一。”这个定义比其它的定义更全面,它强调了文化是人类活动方式和活动成果的统一;活动成果既包括物质成果,又包括精神成果;人类的活动方式包括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两个方面;人类的活动方式本身也是文化,不仅是活动成果。

2.职业教育文化

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职业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模式、制度、特色、特点、措施等所构成的整体,从组成结构上看,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时间维度上,职业教育文化是一种传承与更新的文化;在空间维度上,职业教育文化是一种吸纳与排斥并存的文化;在实践维度上,职业教育文化是一种突出强调属人性的文化。广义的职业教育文化是指模式、制度、特色、特点、措施等构成的整体,狭义的职业教育文化就是指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文章所研究的职业教育文化是指广义的职业教育文化。

3.天津职教文化(天津职业教育文化)

龙德毅等在《与工业化适以相成的天津职教文化传统与发展传承》一文定义说:天津职教文化,是中国职教文化中的一个区域性子系统,是从清末创立实业学堂和形成集聚化,到建国后半工半读、改革开放后实施工学结合,天津在祖国近现代历史更迭中选择职教与工业化适以相成的发展道路,并探索实践百三十余年的职教天津传统、模式、制度、成就、信仰、特色的总和。笔者认为,这个定义的内涵界定比较准确和完整,同时也为天津职业教育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三、职业教育文化研究现状

根据知网数据库文献显示,除了研究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的文献很多外,国内专门研究职业教育文化其他方面问题的文献并不多。马美、刘宏磊(2010)在《我国职业教育文化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对我国职教文化学研究历程、内容、趋势进行了梳理,为职教文化指明了研究方向。金秋蓉、沈斐敏(2008)主要对船政文化对我国职教文化的建设和启示进行了研究。肖旭(2013)对高等职教特色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唐林伟(2011)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研究背景与发展脉络、研究领域与主要观点、未来趋势进行了梳理。周和平、胡玉霞(2009)从构建适合中等职教文化的视角入手,提出了在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中职教育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刘国珍(2010)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双重属性及高职教育文化和高职院校文化相互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界定。刘欢欢、莫国剑(2013)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对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教文化促进我国职教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罗忆(2010)从特色、对象、中和、意义四个方面对我国高职教育文化进行了探讨。郑娟新(2014)在《文化再造职业教育——基于技术变迁的视角》中对技术、文化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从策略的高度提炼出文化再造职教的路径选择,即职业教育文化认同、协同创新、流程改进以及职业教育价值追求和人的自我实现。刘合群(2008)对新加坡职教文化观的内涵与特征,影响新加坡教育体制、职业院校、职教课程设置创新的“文化观”进行了解读。庄西真(2003)从文化的角度对欠发达地区中等职教发展不力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在逐步增加职业教育经费,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实行义务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同时,变革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和人才观,创造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真正使职业教育在多元化的教育格局中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真正使职业教育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何光辉(2006)从文化视角提出了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策略。宋晶(2015)对不同时期的职业教育文化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另外,由于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天津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原会长龙德毅在全国教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子课题《天津工业文化与天津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研究中,对天津职业教育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龙德毅(2012)对天津工业文化、天津职业教育文化的概念、特点以及与工业、工业文化适以相成的天津职教文化传承和发展等进行了研究;还对天津工业历史的发展、天津工业文化特质、天津工业文化的典型载体等进行了研究。

从研究的文献来看,可以发现:一是当前对职业教育文化相关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还比较少,并且以宏观研究的少,微观层次的研究多,如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相关问题研究的比较多;二是研究的水平还不够深入、系统,以应用、对策研究居多,理论研究的少;三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职业教育文化的特点、职业教育文化与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比较少。

四、 对天津市职业教育文化研究的展望

要研究天津市职业教育文化建设问题,我们首先要对职业教育文化的范围界定清楚,也就是我们要搞清楚,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对天津市职业教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出有效的措施。根据龙德毅(2012)关于天津职教文化的概念,结合当前天津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天津市职业教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强化天津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笔者认为,天津职业教育最大的办学特色就是行业办学,天津市很大一部分职业院校都是由行业企业或主管行业的政府部门主办。要充分发挥出行业办学的优势,充分发挥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各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作用,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市场,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促进天津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017年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一基地三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因此,天津市的职业教育一定要紧密围绕“一基地三区”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合理设置专业,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天津市发展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3.构建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

要构建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工作的社会环境。国家和社会要构建尊重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环境,要给予技术技能人才相应的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要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让技术技能人才能够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让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等之间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够自由流动;企业在职称晋升、职务提升、工资待遇等方面,要对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一视同仁,同等对待。要构建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在职业院校的建设与发展方面,政府也要一视同仁,要让职业院校具有与中小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一样的地位,特别是在教育投资方面,要进行同样的投资,要在教育基础设施、硬件建设等方面给予职业院校相应的保障,让职业院校具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条件和环境。

4.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制度

天津市作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理应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建设、现代学徒制的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等方面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为全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因此,在“十三五”阶段,天津应该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天津市建设“一基地三区”的战略机遇,针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职业教育立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教学模式创新、校企合作等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发挥天津市职业教育的优势,强化天津市职业教育的特色,让天津市职业教育发展成为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排头兵。

5.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当前,全国各地区都在探索“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的职业教育体系,目的在于打通中职到高职到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拥有多次选择的机会,能够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这样的职业教育体系一是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一次好事,他们能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能够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二是让更多的学生愿意接受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三是让更好的学生接受技术技能教育,职业院校从而能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数量更多、技能水平更高的人才。近年来,应该说天津市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多所高职院校已经与本科院校合办了应用型本科专业;2016年,中国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揭牌;高职院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及二等奖以上奖励的学生可免试升入本科院校接受本科教育……因此,天津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级,应在现存职业教育体系基础上,率先构建出“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博士”科学、畅通的职业教育体系,让更多学生能够方便、顺利地接受更好或更高一级教育,让更多学生能够成才、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郑娟新.文化再造职业教育——基于技术变迁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马美,刘宏磊.我国职业教育文化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职教通讯,2010,(07).

[3]刘合群.新加坡职业教育文化观及其影响[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02).

[4]黄立志.新中国天津市职业教育史[J].高等职业教育,2010,(04).

[5]何光辉.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6,(11).

[6]宋晶.职业教育文化探源——历史的视角[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

猜你喜欢

职教天津市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有趣的云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江苏职教助力国家扶贫攻坚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