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英语为媒介的议论性写作态度资源研究

2018-01-28柯蓝

校园英语·中旬 2018年13期
关键词:评价理论

【摘要】文章的理论框架为评价理论,以其态度系统为角度,分析了某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的态度资源使用取向。本文在构建语料库时,选取了英语议论文中的二元判断型话题作为主题,以学生的作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分析。研究发现:态度资源的取向与作者的立场呈高度正相关,持支持立场的语篇其积极态度资源比例显著高于持反对立场的语料,结论反之亦成立;语言水平高的学生运用鉴赏资源的比例更高,情感资源的比例更低。

【关键词】评价理论;态度资源;议论性写作

【作者简介】柯蓝(1989-),男,广东茂名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

【基金项目】《话语共同体的构建——评价理论视域下演讲的说服功能研究》,茂名市哲學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QN01;《跨境电商英语人才培养探索-教学供给侧结构》,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

一、背景

有学者(巴赫金,2009a:443)认为,语言是由一个说话者的社会言语互相作用而实现的不断形成的过程。基于此观点,有的学者(Martin & White, 2005)提出,不仅口语对话,书面语的语用如写作,论述,信件等,本质上均可解读为“对话”的过程。广义上的对话,也包括了书面形式的交流,因此也存在口语交流中的考量:如诉求,反驳,肯定等。人们在书面交流过程中塑造他方和我方的边界,形成身份的共同体。

作为书面交流的一种主流形式,议论性写作因其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性质,尤其能体现交流中的说服功能。有效的议论性写作能清晰表达观点,引起观点相同的读者的共鸣,同时规避触发持相反观点读者的反对意见。与此同时,在英语教学中,透过练习,修改议论文,能有效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教学和交流的二重性,使得对议论性写作的研究显得更有意义。

二、研究综述

本文的理论框架建基于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该理论由Martin 和 White 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下文简称SFL)框架下发展形成。 Halliday认为语言存在三大元功能(metafunction): 概念功能(ideational),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和语篇功能(textual)。作为人际功能在SFL下的延伸和发展,评价理论(见Martin, 2000; White, 2003; Martin & White, 2005)透过系统化,组织化语言评估范式,为语篇分析提供了较为科学系统的理论模型。评价系统本身可以细分为三个二级系统:态度系统(attitude),介入系统(engagement)和级差系统(graduation)。

态度系统关注于语言使用者的情感,可进一步细分为三个三级系统:情感(affect,解释情感反应的资源),判断(judgement,评定行为的资源)和鉴赏(appreciation,解释现象价值的资源)。有学者(付瑶,2015)主张,态度系统是评价理论的焦点所在,具有核心的价值。介入系统涉及表达方式,以及围绕话语评价语气所起的作用。介入通过援引,报告,承认,避开,反驳和肯定等方式把说话者或者作者置于某种价值态度。介入系统至少包括投射(projection),情态(modality),让步(concession)和副词(adverbials)等语言资源。此外,话语策略可以细分为自言(mono-gloss)和借言(hetero-gloss)两种。级差系统建立在态度系统和介入系统的基础上,是对两者程度的划分。级差系统可以细分为语势(force)和聚焦(focus)两种。语势面对的是可分级的语言资源,分为强语势和弱语势两种;聚焦则关注难以分级的语言资源,策略为明显和模糊两种。

评价理论的提出使得国内外语言学界关注语篇中评价功能的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姿态,在应用层面,Hood(2000,2006)分别从Sinclair(1981)提出的语篇分析的自主(Autonomous)和互动(Interactive)两个层面以及评价的态度韵律这两个角度,对评价的说服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她认为说服性语篇中的评价研究既要考虑评价资源的出现姿态(Status)和正负级(Value),也要考虑到语篇分析的两个层面。张滟(2006,2008)从评价体裁,刘世铸(2007)从态度划分体系,张跃伟(2005)从介入系统角度研究了学术语篇的互动特征,张大群(2010)从学术语篇中评价的组篇功能等角度,对评价的说服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他们认为,评价说服功能具有跨体裁性,且显性评价对于学术语篇的劝说力有强大的构建作用。这里研究都表明了评价理论可以为语言的劝说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视野。

三、研究设计

本文研究语料选取自某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30篇英语作文。本文在构建语料库时,选择了议论性写作中比较典型的二元判断型题目: “Do you think marriage is a must in a modern society (你是否认为婚姻在现代社会中是必需的) ?” 语料选取有两个原则:一是每篇语料的长度相约,词汇数约300-400词,确保信息的有效性。二是语篇的立场均非常明确,未出现“既支持又反对”等模棱两可的立场。

选择该话题具有三方面的考量。一是语料收集自某地方院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参与者具有英语水平不高,知识储备不够,思辨能力待提高等特征,因此选题时门槛要低,无专业知识,保证参与者能够就话题发表意见。 其二,二元判断型的话题立场更为鲜明,不存在中间地带,论证思路相对简单,更适合以英语为媒介进行输出的情景。其三,如前文所述,二元判断写作要求作者有既定立场,而读者和作者的立场未必一致,很多时候甚至是相反的。写作过程中,作者既需要提出论据,以获得立场相同,或中立的读者的支持,又要以事实立论,增强其客观性,以规避不同立场的读者的反对。因此,能够在阐述己方立场的同时,虚化不同观点带来的冲突,是判断议论性写作水平高低的一个有效参数。因此基于上述观察,本文以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为切入角度,重点研究在构建话语共同体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写作者,会如何选择态度资源。

四、数据分析

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评价理论框架,对语料进行定性分析。在筛选收集到符合条件的语料后,根据词汇,语法,连贯性和语言技巧四个维度对语料进行评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划分为ABC三档,每档各10篇。在分类结束后,本文对所有语料中表达态度的词汇,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进行标注,继而统计已标注的态度资源,分析内容包括资源的语义潜势和其所属类别,对比分析各种态度资源在语料中出现的频率,比例和分布的特征。数据统计如下: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态度资源的取向与作者的立场呈高度正相关,持支持立场的语篇其积极态度资源比例显著高于持反对立场的语料,结论反之亦成立;态度资源的取向与作者的语言水平亦呈现相关性,语言水平高的學生运用鉴赏资源的比例更高,情感资源的比例更低。

1.情感意义分析。三组语料中使用情感资源使用比例依次合计为14.3%,28.7%和52.5%。由于情感评价是心理活动表达的一部分,表达情感的方式往往会透过归属性关系过程的句式,参与者是有意识的,有目的进行评价的,一般而言情感资源会伴随着诸如“think(觉得)”,“feel(感觉)”等动词,英语教育中较为基本的表达范式与情感评价的范式高度重合,因此当表达能力受限于语言水平时,学生会更倾向于诉诸个人感受,如:

例1: People are sad about divorce. 人们对离婚感到难过。(-愉悦性)

例2:I believe that even though our society is developing fast, marriage is of significance and necessity still。我相信虽然我们的社会发展得很快,婚姻仍然是有意义和有必要的。(+安全性)

这类安全性情感资源指向的是评价者对周围社会或自然环境的反应,如例2的“相信”,体现了作者对婚姻制度的存在的积极看法。大部分二年级学生都缺乏足够的词汇和句型结构来丰富其表达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对论述其对婚姻制度的看法,往往选择了最简单的表达方式,因此语料中I believe/I think等表示指向安全性的态度资源占据了情感资源的很大一部分,这种情况在C组语料中显得尤为明显。

2.判断意义分析。三组语料中使用情感资源使用比例依次合计为23.5%,29.6%和24.7%。与情感资源相比,判判断评价的频率并未与语言水平呈现出相关性。但结合语言因素考虑却会发现,与情感判断所呈现的简单句型不同,不同语言水平作者呈现出来的评判资源是有区别的,如:

例3: Not marry is strange. 不结婚是奇怪的。(-态势性)

例4: It is at odds with traditional values to stay single for a life time. 保持一辈子单身和传统价值相违背。(-态势性)

例3和4均属于对单身的伦理性判断,是作者依据所处的社会的准则,对这种单身行为作出的消极态势性的社会评判。但例3是较为直白的动名词作主语句式,并且伴随语法错误,而例4句式则稍复杂,以形式主语形式呈现。

此外,部分评价者还会用隐喻等修辞手法,非直接地表达判断态度,如:例 7: In China, the unmarried women are called sheng nu, the leftover women and men are called guang gun, the bare branches of the family. 在中国,非婚女性被称为剩女,被剩下的女人;非婚男性则被称为光棍,家族中不开枝散叶的一支。(-态势性)

上例是从叙述对象的角度对不结婚人士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非直接评价,没有直接表明态度的词汇,而是透过隐喻实行判断。隐喻的喻体(剩女/光棍)与本体(非婚女性/男性)之间的映射是不对称的,目标域是中性概念,而源域则包含了负面态势性的社会判断,作者透过隐喻,把单纯的概念功能延展到人际功能,表明了自身的态度。

3.鉴赏意义分析。鉴赏行为针对的是过程,或者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不负责表达情绪,也不对评判对象的人格和特质作出判断。三组语料中包含鉴赏资源的语料比例依次合计为62.2%,41.7%和22.8%,和语言水平呈现出较大的相关性。综合语言水平考量,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实施语义相似的鉴赏行为时候所诉诸的词汇,语法结构也有显著区别,如:

例8: Marriage used to be a cornerstone on which our entire societal structure was built up. 婚姻曾是我们整个社会结构赖以建立的基石。(+估值性)

例9: The diversity of China has made marriage too complex a topic to reach a consensus from. 中国的多样性,使得婚姻这个话题过于复杂,人们难以形成一个共识。(+复杂性)

例8和9选取自语料库中水平最高的一篇文章,在例8中作者使用了隐喻,把婚姻的意义投射到基石的概念上,表达了婚姻制度的重要性。而例9则从国家幅员辽阔,国情复杂这个角度出发对婚姻这一话题进行评价,属于复杂性的体现。

另外有意思的是,语料中出现了大量句型,措辞高度相似的鉴赏意义句子,如:

例10: With the fast/rapid/quick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反应性)

这类句子高密度集中于作文的段首,虽然包含了作者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判断,但更多时候其作用被背景化,只是为了更好的引出讨论本身,判断内容反而不是该类型句子的重心所在。

五、结论

本文在分析了语料后,发现和母语写作不同的是,以外语为媒介的议论性写作中,语言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母语写作中,情感,判断和鉴赏行为的使用往往服务于作者写作需求,而在非母语写作中,态度资源的偏好往往和语言水平相关,词汇语法知识掌握得更好的学生,其评价手段往往也更丰富,与之相对应的,语言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只能使用相对简单的句法结构表达意义,而这种简单的结构往往带有情感资源,因此其语料中情感资源占比更高。

由此可見,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写作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练习本身,还应该帮助学生扩展句型,增加其词汇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描述对象进行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描写,以实现其写作水平真正的提高,增强其说服力。

参考文献:

[1]Hood,S.Evaluation and the planes of discourse: Status and value in persuasive texts[A].In Hunston,S.and Thompson G.(eds.).E-valuation in Tex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176-207.

[2]Hood,S.The persuasive power of prosodies:Radiating values in academic writing[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06(5):37-49.

[3]Martin,J.R.Beyond exchange:Appraisal systems in English[A].In S.Hunston & G.Thompson(eds.).Evaluation in Text: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142-175.

[4]Martin,J.R.&D.Rose.Working; with Discourse: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London:Continuum,2003.

[5]Martin,J.R.&P.R.R.White.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

[6]Sinclair,J.M.Planes of discourse[A].In S.N.A.Rizvi(ed.).The Two-Fold Voice:Essays in Honour of Ramesh Mohan[C].Salzburg.University of Salzburg:70-89.Republished in Sinclair,J.M.2004.Trust the Text. Routledge,1981:51-66.

[7]White,P.R.R.Telling Media Tales:The News Story as Rhetoric[D].Sydney:University of Sydney,1998.

[8]刘世铸.态度的结构潜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9]彭宣维.评价文体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0]张跃伟.从评价范畴的介入观点看学术语篇中的互动特征[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536-539.

[11]张滟.促动性体裁群功能劝说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

猜你喜欢

评价理论
He For She演讲中的态度资源分析
评价理论视角下《香水》中格雷诺耶的人物塑造
评价理论及其应用分析
评价理论下英语足球评论阅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