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多元材料,建构玩美区域

2018-01-28马海燕

校园英语·中旬 2018年13期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创设宽松的心里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材料环境,尊重幼儿艺术表现与创造。”美工区常常是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丰富幼儿的感受,活动过程近乎游戏活动,是适宜幼儿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美工区开展的是否有效,是否受孩子們的欢迎,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材料的投放。结合实践,浅谈游戏背景下小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的一些新尝试。

【关键词】多元材料;玩美区域;小班美工区

【作者简介】马海燕,江宁区翠屏山幼儿园。

一、材料投放体现层次性

小班幼儿处于涂鸦期,美工区创设内容以玩色为主。刚开始孩子们会被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材料所吸引,如果活动材料提供缺乏层次性,他们也会很快失去兴趣。投放材料时,既要考虑从本班整体水平和实际情况出发又要根据每位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准备相适应的活动材料,使每位幼儿都有适合的、感兴趣的活动材料。例如:在小班美工区里投放的新材料——各种蔬菜印章。随着时间的推移,材料对幼儿不再有挑战性,幼儿的兴趣减弱,教师这时可以提高难度,要求幼儿运用蔬菜的印出的图形或纹理进行想象添画。想象添画增强了该材料的目的性和操作性。由于孩子的独特性、差异性各不相同,所以投放材料时切记一刀切,有机会让每一位幼儿按自己的能力选择和使用材料,切实让每位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二、材料投放重视自然性

幼儿喜欢自然环境,在美工区中投放一些自然材料,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因为自然材料没有固定的使用方法,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作灵活的变通,从而使单一的自然物具有多种表现。例如:中秋节过后,不断有幼儿带月饼盒来幼儿园。自由活动时间,总有几名幼儿凑到一起拿着纸盒,中间放一颗弹珠摇一摇、晃一晃,听着呼呼的声音,孩子们越聚越多,几天下来兴趣依然很浓,对老师提供的材料反而不感兴趣。这次幼儿自发的活动引起了我的思考,我开始关注生活中的一些自然材料、废旧材料。如:我将幼儿自发的摇摇乐,将纸盒中加入颜料和背景纸,幼儿在玩中感知弹珠滚动的痕迹,体验色彩融合之美。根据孩子的兴趣,还将河蚌壳、卷纸筒、树枝、钢丝刷等材料请入美工区中。每一次新材料都能引起很大的反响。幼儿参与材料的收集与投放,真正感觉自己是活动的主人,从而产生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美工区深入开展,幼儿和家长逐步养成收集材料的习惯,材料堆积如山,班级一下子变得杂乱无章,严重影响美工区活动的正常开展。为了方便幼儿的操作和拿放,我为他们准备了四个整理箱,每个整理箱上都分别贴上分类标记。如:瓶子类:铁盒、塑料瓶、薯片罐等。纸盒类:牙膏盒、牛奶盒、纸板等。线、绳、布类:毛线、彩带、麻绳、彩色布条等。自然材料类:树枝、叶子、果壳等这样不仅能让环境整洁还能激发幼儿活动的激情和欲望。

三、材料投放调整动态性

美工区材料投放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调整与补充。

1.调整美术工具和材料数量,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幼儿对新的材料总是比较感兴趣,小班幼儿大都处于平行游戏或独自游戏的阶段,他们又好模仿,因此同类的材料可以适当的多放一些。当然也不是越多越好,教师不能简单的以材料的多与少作为投放材料的标准,材料投放的数量应建立在幼儿的兴趣、经验、需要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材料投放的有效性。小班幼儿好模仿,当遇到材料数量过少的情况时,幼儿会表现出竞争性、侵犯性和破坏性行为。了解幼儿操作的情况,按照幼儿兴趣点增减,及时调整投放材料数量的策略来满足幼儿兴趣和实际操作的需要。

2.更新美术工具和材料内容,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美工区活动强调遵循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小班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材料,会使幼儿失去兴趣。不过再新颖的材料,孩子玩久了都会散失兴趣。例如:在拓印活动中,孩子对成品拓印工具不感兴趣时,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报纸、蔬菜、纸板等半成品材料供幼儿替换,使幼儿持续保持对拓印活动的探索与发现,拓展幼儿的思维方式。

3.灵活增加辅助材料,帮助幼儿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当幼儿产生与材料相关问题时,幼儿无法独立解决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及时发现并给予适当的调整,否则活动就会无法深入或者导致游戏结束等后果。例如:在用油泥制作饼干的过程中,发现单一的玩油泥活动,孩子不喜欢,于是增加了黄豆、红豆、绿豆、芸豆等辅助材料,帮助幼儿增加活动的难度。他们将豆子镶嵌于油泥中,做出不同口味的饼干。之后还生成了“好吃的糖果”等系列活动。主材料同样是油泥,增加小棒等不同辅助材料制成棒棒糖、夹心糖、水果糖、花生糖、糖葫芦等,在惊喜中获得成就感。

小班美工区材料投放,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却充满了挑战和学问。材料是美工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直接进行活动的基础,幼儿的发展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材料的提供直接影响美工区活动的质量。由此可见提供材料时,教师只有坚持以幼儿为主体,观察幼儿,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根据班级幼儿的经验和能力层次,让所投放的材料满足每一个幼儿的发展,不适宜的材料应及时调整与更换。美工区材料投放既蕴含着教师的教育理念,也承载着教师的期望和智慧,它是促进幼儿学习、引导幼儿互动,激发幼儿想象与创造。总之,材料的合理投放是美工区活动的前提与保障,教师认识材料、研究材料、分析材料、才能减少材料投放的盲目性,保障美工区活动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