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经济赶超理论

2018-01-28徐明芳

大经贸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世界经济

【摘 要】 本文以经济发展不平衡为背景,对赶超理论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赶超理论在背后指引和支撑,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赶超理论有利于全球共同应对并解决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与挑战。赶超理论对于指导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赶超理论 世界经济 发展不平衡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我们在此研究的就是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入手,对赶超理论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赶超理论的基本内容

赶超理论研究的是应该采用何种办法来解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重点在于缩小经济发展差距。从赶超理论角度考察的经济发展过程是由两种相互对立力量共同发挥作用的均衡过程,在此均衡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的是下面两种相互对立力量:

(1)创新,是指知识的产生与使用,它的目的在于更大强度的拉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差距;

(2)仿效或扩散,是指对外来国家或地区知识的获取和使用,它的目的在于缩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差距,在技术和经济水平上实现赶超。

二、赶超理论的起源

赶超理论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至19世纪的欧洲。当时,英国和法国在机器大工业发展上领先,德国相对落后。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列希·李斯特提出了德国如何”赶超”英国的理论:英国的优势在于技术领先,德国靠自由贸易是赶不上英国的,德国的政府必须作为”赶超协调人”,要特别重视工业、科技、教育的發展和保护。17世纪初到1830年,世界经济中心从意大利逐渐转移到英国。17世纪后半叶在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逐步树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并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在19世纪末,美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完成了,由轻工业国过渡为重工业国的转变。

三、赶超理论的发展

1989年阿伯拉莫维茨提出了“追赶假说”,即不论是以劳动生产率还是以单位资本收入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初始水平与其经济增长速度都是呈反向关系的。

1993年,伯利兹、保罗克鲁格曼等在总结发展中国家成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后发优势的技术发展的“蛙跳”模型。它是指在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本国已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前提下,后进国可以直接选择和采用某些处于技术生命周期成熟前阶段的技术,以高新技术为起点,在某些领域、某些产业实施技术赶超。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虽然没有专门论述赶超理论问题,也没有使用赶超理论的概念,但从他们的著作中,从不同的角度谈论了这一问题。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在吸收、继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取得的一切文明成果基础上,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达到高度均衡发展的社会。列宁认为,在俄国发动社会革命容易,但建设却比西欧发达国家困难的多,因为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不足,致使大工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低,广大群众的民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封建主义残余和影响较严重等。

四、赶超理论的应用

在过去的30多年中,全球经济版图的改变格外的明显,全球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一,具体呈现出下列特点:

(1)世界经济的中心开始逐步向亚洲转移。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正在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重要主导力量,对促进亚洲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和整体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开始明显放缓。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来后,发达国家的传统比较优势必然会有所减弱。

(3)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经济加速增长的趋势。非洲的很多国家近些年来也走出了经济增速停滞状态,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发展中国家经济加速增长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也是得益于赶超理论在背后指引和支撑。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就有弊,所以"赶超理论"之花所结出的果实,也并不都是甜美的。在二十世纪,许多经济上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中央集权程度较高的亚洲和中南美洲的非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从"赶超"愿望出发,也制定并实施了"赶超战略",但结果却并不成功,有的还因此阻滞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综上所述,赶超理论对于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发展中国家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在赶超中的应该采取的做法是,充分发挥政府作为"赶超协调人"的作用,同时,深化经济、政治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关心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享受社会福利的程度,努力建设成为民主化国家。

【参考文献】

[1] 吕爱权:《后发优势理论与赶超发展战略的选择》,《学习与探索》2005年4期

[2] 赵光华:《后发优势理论对我国西部后发地区的现实意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期。

[3] 郭根山:《论赶超战略的本质与中国实施赶超战略的经验教训》,《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期。

[4] 谢太平:《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研究》第二章《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05-01

[5] 刘伟 蔡志洲:《中国与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状况的比较》,《经济纵横》2013年1期,第21—31页。

作者简介:徐明芳(1995-),女,汉族,学生,硕士研究生,福建师范大学,国别经济比较研究。

猜你喜欢

世界经济
关于后危机时代的G20转型问题
浅析绿色金融业务
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对商品进出口贸易额的影响
经济长波理论视角下的国际能源市场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