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肝理气丸为什么能治胸胁胀闷气郁不舒

2018-01-28贺国柱

长寿 2018年7期
关键词:解郁嗳气橘皮

文/贺国柱

一、气滞是什么病

“气”是什么?“气”在中医是指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气滞,也称“气郁”,是指脏腑、经络之气的阻滞不畅所引发的一系列不正常现象,可因饮食邪气或七情郁结而致,亦可因体弱气虚不运而引起,随所滞之脏腑经络而出现不同症状。气滞于脾,则胃纳减少,胀满疼痛;气滞于肝,则肝气横逆,胁痛易怒;气滞于肺,则肺气不清,痰多喘咳;气滞于经络,则该经所过之部位疼痛或运动障碍,或出现与该经有关之症状;气还为血帅,气滞过甚则可引起血瘀,产生更为严重的症状。以上这些症状需要治疗或调理,主要的方法就是“理气”。

二、舒肝理气丸简介

舒肝理气丸是一味理气的中成药,是理气药的代表药物,具有舒肝理气、解郁的功效,用于胸胁胀闷、气郁不舒。其组成、性状、用法等如下:①成分:该药由青木香、姜半夏、陈皮、延胡索、玫瑰花、山楂、香附、柴胡、丹参、甘草、广藿香11味药组成。其中,柴胡、香附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共为君药;青木香、玫瑰花、延胡索行气解郁,陈皮理气调中,为臣药;姜半夏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山楂消食化积,丹参活血以行气,广藿香化湿止呕,为佐药;甘草为使药,以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共奏舒肝理气、解郁止痛之功。②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小蜜丸,味甜、苦。③常见规格:60克/瓶。④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克,一日3次。⑤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饮酒,忌食辛辣厚味之物。

三、理气药介绍

从以上对舒肝理气丸的介绍中我们不难看出,舒肝理气丸之所以能治疗胸胁胀闷、气郁不舒等证,是因为它具有理气的功效,属理气药。理气药是以疏通气机、消除气滞、平降气逆为主要作用,治疗气滞引起的胸腹疼痛等证候的一类中药,又称“行气药”。它们多辛、苦,性温,气味芳香,具有理气健脾、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破气散结等功效,主要用于脾胃气滞、肝气郁滞、肺气壅滞等所致的病症。根据理气药的归经部位及治疗作用的不同,可分为4类:

1.理脾和胃药。主要用于饮食不节、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致使脾胃气滞、升降失常、气机紊乱而出现脘腹痞满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秘结,或泻痢不爽、里急后重等脾胃气滞的病症。常用的理脾和胃药有橘皮、枳实、枳壳、木香、乌药、沉香、降香、檀香、甘松、刀豆、柿蒂、厚朴、大腹皮、路路通、天仙藤、紫苏梗等。

2.疏肝解郁药。主要用于情志失调、寒暖不适、瘀血阻滞致使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出现两胁胀痛、烦躁易怒、疝气腹痛、睾丸坠胀、经闭痛经、乳房胀痛或生结块等病症。常用的疏肝解郁药有香附、青皮、橘核、川楝子、天仙藤、路路通等。

3.疏肝和胃药。主要用于情志不遂、肝气横逆、胃失和降、肝胃气滞、胸胁胃脘攻冲作痛、恶心呕吐、嘈杂吞酸、不思饮食、苔黄脉弦等病症。常用的疏肝和胃药有佛手、香橼、青木香、八月札、玫瑰花、绿萼梅花、素馨花、代代花等。

4.通宣理肺药。主行肺气郁滞,有宣降肺气、宽利胸膈、化痰止咳等作用。主要用于外邪犯肺,或痰湿阻肺、肺失宣降、胸闷喘咳及痰滞寒凝气阻、胸中阳气不得宣通所致的胸闷作痛、喘息咳嗽的胸痹证。常用的通宣理肺药有橘皮、化橘红、佛手、香橼、薤白、枳实等。

四、理气药类中成药

用理气药物制成的中成药除了舒肝理气丸外,还有很多,受篇幅所限,我们这里只选取有代表性的几种向读者加以介绍。

1.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湿浊阻滞气机、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2.胃苏颗粒。理气通降,和胃,消胀止痛。用于气滞性胃脘痛,症见胃脘胀痛、窜及两肋、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情绪郁闷发作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等,也用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见上述症状者。

3.三九胃泰颗粒。清热燥湿,行气活血,柔肝止痛(消炎止痛,理气健胃)。用于上腹隐痛、饱胀、反酸、恶心、呕吐、纳减、心口嘈杂等。

4.舒肝健胃丸。疏肝开郁,导滞和中。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胀痛、胸胁满闷、呕吐吞酸、腹胀便秘。

5.元胡止痛片。行气,活血,止痛。用于由气滞血瘀所致的多种疼痛,如胃痛、胁痛、头痛以及痛经等。

江苏苏北有些地方水稻还在零星追肥,都在严阵以待打好3次防治总体战。第一次7月底到8月上旬,沿太湖、沿江地区以“两迁”害虫、纹枯病为主,其他地区纹枯病、钻心虫为主攻对象;第二次8月中旬,主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等;第三次8月下旬到9月上中旬,主攻稻曲病、穗稻瘟、纹枯病及“两迁”害虫、螟虫等,3个攻坚战忙得不可开交,理“药”不理“肥”无可厚非啊!

6.枳术丸。健脾消食,行气化湿。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不化、脘腹痞满。

7.开郁顺气丸。开郁理气,健胃消食。用于胸膈胀满,两胁攻痛,胃脘痞闷,消化不良。

8.肝胃气痛片。健胃制酸。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胀反酸作痛、积食停滞、食欲不振。

9.舒肝丸。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满、胃脘疼痛、嘈杂呕吐、嗳气泛酸。

10.舒肝和胃丸。舒肝解郁,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两胁胀满、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呃逆呕吐、大便失调。

12.加味左金丸。清肝泻火,降逆止痛。用于胃脘胀满、痛连两胁、胸闷嗳气、心烦易怒、嘈杂吐酸。

13.香砂和胃丸。健脾开胃,行气化滞。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脘腹胀痛、吞酸嘈杂、大便不调。

五、理气药制作的药膳

用理气药制成药膳,也可以很好地帮助行气开郁止痛,恢复健康。这类的药膳很多,现介绍几款材料易得、制作简便的给大家。

1.郁金木香茶。原料:郁金5克,木香3克,莪术3克,丹皮3克,花茶3克。制法:以上材料置杯中,用30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理气解郁。用于妇女情志所伤胁肋胀满、月经不调;还可用于肝癌、胃癌、食道癌的辅助治疗。

2.香附川芎茶。原料:川芎60克,香附子(炒)120克。制法:香附子(炒)、川芎共研细末,混匀;每服取茶叶5克,置保温瓶中,冲入沸水泡焖10分钟,取清汁,趁热兑入混合药末6克,再盖闷15分钟,摇匀后,频频代茶饮用。每日1~2剂。功能:理气解郁,止痛调经,二药再配伍降火涤烦、开郁行气的茶叶,用于郁证头痛,每可收取良效。

3.九制陈皮黄鱼。原料:黄鱼1条(约250克),九制陈皮1袋,葱4根,姜4片,盐、味精适量。制法:黄鱼洗净,将九制陈皮、葱、姜、盐、味精等调料放入鱼腹内,隔水蒸熟。功能:疏肝理气,健脾止泻。

4.橘皮粥。原料及制作:橘皮50克,研细末备用;粳米100克,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清水,煮至粥将成时,加入橘皮末,再煮10分钟即成。功效:理气运脾。用于脘腹胀满、不思饮食。

5.梅花扁豆粥。原料:粳米60克,白扁豆60克,梅花3克。制法:粳米、白扁豆同下锅,加清水煮粥至烂熟,然后把梅花放入锅内稍煮片刻即可。空腹温服。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开胃,坚肠止泻。

猜你喜欢

解郁嗳气橘皮
冯明教授解郁化痰法论治月经后期经验初探
开郁二陈汤治疗中医妇科疾病验案举隅
钦丹萍辨治嗳气验案
解郁消痞汤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
健脑解郁黄花菜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
美容疗法 快速消除橘皮纹!
清淡健康的饮食是预防橘皮纹的关键!
按摩+运动 缓解橘皮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