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索道德科学 弘扬科学道德

2018-01-28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道德规范伦理学医学

杨 放

(海军军医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上海 200433,yangfan70136@aliyun.com)

2018年是《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创刊30年,可以说,是携手全体医学伦理学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30年;也是见证医学伦理学学科茁壮成长、发展壮大的30年。回首30年,杂志的质量和等级不断提高,声望和影响不断扩大,在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医学伦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守护医学健康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方面发挥了令人瞩目的影响,俨然已成为我国医学伦理事业的开拓者和社会道德文明建设的领航者。

值此庆贺30年成就之际,我们或许可以对《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以及中国医学伦理学界的学术努力作出一种概括。这种学术努力可以表述为:求索道德科学,弘扬科学道德,即把道德作为一门科学加以研究和赋予医学科学活动以道德品质。这其实是两种了不起的努力,无疑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则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同时得到了体现。

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推进道德理论的研究意义自然十分重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出于朴素的道德感,根据自己耳濡目染、常年习得的道德规范,来评价社会行为,形成道德抉择和道德判断。孟子就曾以“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为例,说明我们能够感受到别人的喜怒哀惧,并将此作为运用道德来要求自己、对待别人的情感基础。然而,仅有传统的道德感是不够的,还必须把道德上升为一门科学。道德能够维系公序良俗,但是未经省思的道德训诫,有时还会沦为一种可怕的精神暴力。只有以理性思考建构起道德科学,才能让道德情感得其所宜。而在对道德进行思考和理论建构时,我们则必须有充足的思想资源,必须将理论的参天大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土壤,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体现社会进步的脉动。

我们结合医学发展研究道德理论,以杂志为依托,关心道德建设,推动了医学伦理学不断体系化、科学化、本土化。经过30年的发展,实现由“医德学”到“医学伦理学”再到“生命伦理学”的学科深化与升级,走出了一条艰辛而富有成绩的学科创新发展之路。这一变迁反映的不仅是名称的变化,更是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和学科自觉意识的进步,顺应了学科分化更加科学、学科发展更加规范的要求。在这一变化背后更深层的思想进步,在于要把道德规范从一种习俗或权威的外在约束,过渡到一种社会契约或一种普遍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由此不再是外在的设定,不再是权威的约束和被训导的忠顺服从,而是可以质疑、可以理性分析、可以协商的,最终会形成一种系统、全面、对社会成员普遍适用同时又能适应不同情况加以取舍的规则体系。这其实是医学伦理学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能得以生生不息产出硕果的思想源泉。

把成熟的道德理论引入科学领域,才能从理论上建构起成熟的科学道德。同样,医学伦理学能够真正发挥社会效应,尤其是让医学科学工作者由衷信服、奉为圭臬,根源还在于医学伦理学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事实上,从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来看,科学的发展往往是领先于道德的。科学在不断改变着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我们面临的道德争论,有很多是由于科技进步导致旧的道德准绳不再适用,而引发的观念冲突。医学的发展突飞猛进,新的基因技术、靶向医疗、精准医疗和整合医学等概念的提出,无时无刻不叩问每名医生什么是医学之“善”,并冲击着人们固有的道德藩篱。从总体上说,科学与道德是正相关的,甚至可以说,科学本身就具有道德的意义。虽然科学主要是一种知识体系,道德主要是一种规范体系,但是,科学发展极度依赖于超越经验和习惯的理性思维能力,而这种理性思维能力对于道德科学的进步来说同样意义非凡。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就曾提出,全部的知识将会使“我们的子孙不但变得更有教养,而且同时还会变得更加善良与幸福”。科学本身会产生规范效力,比如理性、求实、精确、开放、创新、质疑等;在学术共同体内部,也会基于学术传承而形成诚实、协作、虚心、民主、尊重等规范和传统。这些规范性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会对社会道德风尚起到引领作用。于是,在科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明显先于道德理论的发展状况的情况下,如何不断构建和完善一套针对科学领域的道德规范,无疑是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我们基于道德理论的进步,结合医学的迅速发展,以杂志为牵引,不断构建医学伦理规范,维护医患双方各自话语权利和共同利益,促进了医学伦理学社会效应的发挥和拓展。我们强调,高尚的道德标准是医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从事包括医学在内的科学技术,是一项既有社会地位又有一定利益可图的事业,其中各种各样的不端行为也会随之滋生的可能。这就需要既提升医学工作者内在的道德律令,也推进医疗行业外在道德规范建设。无疑,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维护医务工作者的声誉和尊严,这是医学伦理学领域的重要任务。同时,我们也强调,尽管科学理论发展领先于道德理论发展,但道德却始终更为基本,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因为道德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中当然也包括医学活动。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首先要满足生存,医学对于生命健康的呵护,是为了提升人类生存的长度和质量。医学探索和医疗活动并没有完全摆脱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纠葛。这就需要道德理论的介入,使之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同时也体现价值要求。

医学伦理学是道德与医学交融的一片园地,值得我们辛勤耕耘、不懈付出。《中国医学伦理学》经过30年的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推动了道德科学的进步,也促进了科学道德的发展。我们相信,只要继续加强科学精神与道德规范的紧密结合,继续加强医学伦理学界同仁的携手合作,一定能实现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再发展、再繁荣,一定能为健康中国建设、为人类更加美好未来作出思想上与理论上的贡献。

猜你喜欢

道德规范伦理学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医学的进步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实施细节研究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