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规则意识培养问题和路径探究

2018-01-28曹喜龙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消费导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信仰规则意识

曹喜龙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所谓礼仪就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形成的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规则和规范。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可见,我们国家崇尚规则、遵守规则极具历史传统和深厚的社会根基。高职学生作为国家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无论是从将来从事岗位本身要求、还是个人成长等方面都需要自觉培养规则意识、养成讲规则、遵规则的良好修为。

一、规则和规则意识

所谓规则:辞海定义为“规范、法则”。一般指由群众共同制定、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

规则意识是社会成员发自内心的、对规则崇尚、敬畏和遵守的自觉性,是人们关于规则和规则现象的思想、观点、心理和认知的总称,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在社会生活中,规则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规则意识是部门制定规则的思想和心理基础;是正确执行已定规则的思想保证,是公民遵守规则,规范行为,建立公平、公正、有序、和谐社会环境的保证。公民如果有较强的规则意识,就能提高遵守规则的自觉性,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义务,能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同违反规则的现象作斗争的勇气。

当代高职学生群体就其年龄段而言几乎全是95后的一代,他们出生在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阶段,成长在利益追逐多元化的环境下,他们追求独立、自由和个性,在行为上表现为我行我素,所以对高职学生加强规则意识教育将意义深远,加强规则意识的认识,能够促进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为提高公民素质创造了前提,能够提高遵守规则的自觉性,为全民守法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少数高职学生面对规则的存在的问题

(一)藐视规则。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快二十年的发展,高职学校的各项规章和管理制度不断成熟和完善,规则更趋明了,这些规则促进了校园的规范化管理。然而,少数高职学生在校却表现出对校规校纪的藐视。如随意违约、上课迟到、自习喧哗、考试作弊等等,出现这种问题,一是个性使然。他们不是不知道规则是不能触碰和逾越,而是为了在同学中表现自己,所谓的个性自由,寻求刺激。二是纪律性、规则意识差。在内心不重视规则,视规则如儿戏,自我约束能力不强,不会适应规则。三是自我为中心。遵守规则是以自我满足为前提,自我能够遵守规则就顺便遵守,当规则妨碍了自身的不当利益时,就有藐视规则冲动,这一点在学生诚信就业方面表现得非常明显。

(二)不懂规则。自古以来,五千年厚重的历史文化形成了我们生活当中诸多的规矩、规则。当然有些是封建糟粕,我们应当遗弃。进入当代以来,我们一直倡导依法治国,法治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要义。在我国这个礼仪之邦的沃土上,加之注入现代社会的法治气息,形成了诸多的规则。然而,少数当代高职生由于历史底蕴浅薄、学习意识不强,他们对一些规则没有系统的认知和学习,导致不懂规则。

(三)投机规则。当代生活,规则林林总总。少数高职学生自认为把“个性和自由”作为时髦,如前所述藐视规则,他们缺乏吃苦耐劳、坚持忍耐的精神,如遇到规则的约束,又想办法投机规则的约束和规范。试图捷足先登,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心理,导致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总是会出现一些比如考试作弊、夜不归宿等违反校纪校规、甚至触碰刑律的事情发生。

三、高职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路径

(一)建章立制形成规则框架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学生管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的领域,也出现了新的苗头,面临着新的挑战,但归根结底万变不离其宗。在纷繁复杂的管理工作中,要尽可能科学的建章立制、完善章制、明确规则,不留规则设立的“盲区”。要经常性修订完善已经实施和执行的规章制度,保证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用规章制度的执行来促进管理工作。建章立制的顶层设计立足“一点、两线、三面”,坚持点线面结合,就是要以学生成才为出发点,以学生学习和生活为主线,立足健康生活习惯、良好学习习惯、文明礼仪等三个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使三者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建章立制的目的,就是要把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转化为日常教育管理的规则,转化成学生心中敬畏的、不可逾越的规则,把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所渗透和传递的精神以规则的形式体现和固定。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做到有规可依、进而有有规必依的自觉,尽量减少或避免“人治”现象。

(二)创新载体展示规则教育的呈现方式

规则意识培养归根结底是一个人思想问题,接受规则、自觉遵守规则,把规则转化为内心的行动自觉,还要有很长的一段距离。长期以来,关于规则意识的培养,人们侧重于对于法律法规以及公共良俗的说教,但一味的说教并不见得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以为,在规则意识教育中要创新载体,创新规则意识教育的呈现方式,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规则内容叙事化。对于规则的内容,在进行教育中要进行改造和简化,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改变表达的方式,用叙事化的方式呈现规则的内容。把规则要表达的意思从艰涩难懂的规则条文中解放出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规则的真实意思,使其易于接受、易于学习。

2.呈现形式舞台化。针对当前学生中存在的如网贷、网络游戏、交通安全等突出的问题,结合要遵守的纪律和规则,用情景剧、小品、快板、现场表演等舞台化形式将其展现,把规则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喜闻乐见的素材,使规则既具有展示性,又具有直观性,让学生长见识、受教育,有利于学生把规则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3.教育平台生活化。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认知水平较低的特点,开展规则教育要贴近他们的学习生活。学生将来从事的技术性行业更讲规则,规则即标准,其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是让标准符合习惯,让习惯成为标准。高职院校开展规则教育要结合校本特色,创造性做法如通过构建“技能大赛平台,顶岗实习平台、校内实践”三大平台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专业知识,练技能,加强专业规范教育,提高学生遵守规范的习惯,达到“在学中练,在练中做”,通过学习生活常见的平台,接触规则、认知规则、了解规则,进而遵守规则。

(三)宣教同行畅通学生遵守规则的主渠道

开展规则教育,虽然有创新,但传统的宣教依然必不可少。高职院校学生自律意识不强、法治观念淡漠,加之受大环境影响,作为学校更应该积极的宣传规则,要从源头抓起,做到规则宣传,人人皆知。要实现教育起点前移,在新生入校就要开展以学习《学生手册》为主要内容入学教育,并在以后学习生活中开展校规校纪、职业标准、法律法规等教育活动,要让规则教育贯穿学习全过程;要通过思政课平台,开展法律、思想道德、公共良俗等规则教育,促进学生正面受教,使其耳濡目染,润物无声。

(四)积极营造环境培育对规则的信仰

我国特殊的历史环境,形成了重人治,轻规则的传统。实践中对规则的藐视导致学生对规则的不信任,动摇着学生对规则的期望,阻滞了人们对规则的信仰。要让规则转化为学生信仰,就要求全社会形成合力,形成人人信仰规则、人人遵守规则的良好环境。在环境创建中,一是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宿舍和学校的管理。二是增强学生规则信仰的内在原动力。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中,要按规办事,让学生从中受益,增强对规则的信仰。三是增强教职员工对规则的信仰,是培养学生规则信仰的有效保证。教职员工对规则的信仰是引导学生形成信仰的直接因素。教职员工掌握教育管理学生的一定资源,是规则的具体执行者和操作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要营造良好的信仰规则的环境,学校教师首先要有崇尚规则的意识,落实规则的行动,捍卫规则的决心,才能营造良好的遵守规则的环境。

培养高职学生规则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厘清当前高职学生规则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根据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建设入手,创新规则意识教育载体,畅通规则意识教育的主渠道,营造人人遵守规则、人人信仰规则的良好环境,形成规则意识强烈、规则信仰坚定、依法按规办事的良好育人格局。

猜你喜欢

信仰规则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让规则不规则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