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1-28王文颖锦州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医事法律教研室

消费导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法学社会保障劳动

王文颖 锦州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医事法律教研室

一、案例教学法进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觉性

由于受到课程学时及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的问题。目前,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任课老师讲授为主,形式单一,学生不感兴趣,课堂效果不理想。案例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法学教育中应用非常广泛。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分析总结其中所涉及的本课程知识点,可以形象的理解抽象概念,把深奥晦涩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也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自觉性。

(二)促进师生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任课教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学生在台下被迫当听众,案例教学法则是一种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课上,学生是主体,他们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任课教师是主导,其任务是提供案例信息来源、把控课堂秩序、引导学生讨论、评价讨论结果。在讨论中师生沟通起来更为方便,课堂氛围也变得轻松活跃。

(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教学只注重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致学生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不能立即进入状态,眼高手低。通过课上案例教学讨论,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案例教学具体实施

(一)教学案例来源

我国现今还不具备一个完善的、成体系化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案例库,同时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又是一个新成立的专业,教师手里积累的案例不多。在此情况下,如何组织大量的案例供学生选择和应用,并结合理论要点对案例进行分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研究解决:

1.案例收集。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收集案例:向开设本课程的兄弟院校收集;向我院毕业生收集,他们毕业之后大多到相关单位就业,会接触到一些真实案例;沿用一些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能突出反映教学内容的、现实而生动的案例;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问、教学实习获取案例等。

2.精心选编案例。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的案例,要精心挑选。因为合适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成功的关键。判断案例是否合适有以下两点要求:一是针对性,即案例必须紧密围绕本次课所要涉及的知识点。二是难易适度,太简单的案例引不起学生讨论的热情,太难的案例又会让学生无从下手,只有难度适度的案例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的组织和开展

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和开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案例教学的效果。具体步骤如下:

1.介绍案例。教师上课之前,首先要根据本堂课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选择合适的案例,并且把案例介绍作为课堂开始的切入点。这样能在案情的介绍中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案例讲述要精炼,将纷繁复杂的案件事实精心“剪裁”,剔出与本学科不相关的事实,便于学生分析讨论。

2.分组讨论。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5-6人为宜。每组选举一名同学为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讨论,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此环节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对案例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

3.上台发言。各小组分别推选一名代表上台发言,要求该学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每位代表发言结束后,其他小组同学可以提问,然后代表再发言,以此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学生发言时,教师要仔细聆听,及时发现学生分析过程中的不足,并引导、启发学生用新的思维方式进行再分析。

4.总结评价。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学生对相关知识大多会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但是也会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理解深度不够、认识不全面甚至有错误的问题。任课老师通过对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再讲授,这样有的放矢,既节省了时间,学生的记忆也会很深刻。最后任课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有代表性的意见和结论给予适当的评价,肯定有价值的见解,纠正某些错误观点,指出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

三、结语

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课堂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其有效实施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案例教学法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任课教师不断总结经验和问题并积极完善,以期达到最佳效果。当然要想达到最佳效果,需要和其他的教学方法相互结合。

猜你喜欢

法学社会保障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