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途径研究

2018-01-27蒋位哲

法制与社会 2018年2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摘 要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生的差异性、个性发展、现实的需求等方面出发,通过人文关怀理念来引导和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综合素质等,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本文将从人文关怀的历史渊源着手,探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及原因,进而提出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基金项目:校级课题:课题名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途径研究;课题编号:PYXKY-1702。

作者简介:蒋位哲,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1.210

为了满足人才培养需要,高校应当积极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人文关怀。但立足于现实层面,发现当前诸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均存在缺失人文关怀的现象,具体表现为重视理论灌输, 轻视情感关怀、重视施教主体, 轻视受教主体等。为了避免此种情况持续发生,应当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即激发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注重大学生的情感需求、注意培养大学生主体性、尊重大学生个性差异等,从而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作用,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学生,促使学生逐渐成为祖国需要的栋梁之才 。

一、人文关怀的历史渊源

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它包含“人”和“文”两方面,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和对文化的关切。“人文”一词起源于近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所倡导的人文主义“humanism”,具有人的自我培育、自我丰富和全面发展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中,什么是“人文”,《辞海》定义为:旧指诗书礼乐等。“人文精神的核心或主体就是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体现人文关怀,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关注‘人,特别是人的精神世界、精神家园。” 季羡林先生也对此做了解释,认为人文就是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关系。人文的内涵是什么,学者们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结合各家学者观点,大致都认同从人的自身价值为出发,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人类不断追求自身价值和理想的精神世界,只是从各自不同的视野和背景来界定和理解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人文关怀应该体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心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不高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好的,但部分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够深入系统,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蒙蔽以偏概全,对“两课”的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两课”教育的有效性受到挑战。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和行为观念也日趋多样化,这为各种思潮的产生、泛滥提供了平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过重,大学生把物质利益看成首位,甚至出现“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一些学生在专业课程的选择上还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功利性和盲目性,在上“两课”时,出现低头看专业课不听讲甚至逃课现象,认为“两课”对自身未来就业帮助不大,而专业课能为毕业就业增添有利的砝码,这也就是大学生在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的偏差,导致他们在“两课”学习过程中主动性不高。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二分思維方式的影响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大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对大学生的引导、调控和示范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的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要起着参与、制约、反馈等作用。而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在实践情况中,“很少估计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主观愿望出发,以灌输为主,引导为辅,使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双边关系成为教育者的独角戏,忽视了大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判断、筛选、理解和内化过程的重要性。” 所以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途径的前提条件。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文素养有待提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有思维的、有思考的发展变化中的人,具体来说就是大学生。当代大学生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一个自助自决的能动性创造过程,对他们所实施的教育影响和教育措施必须经过学生领会和主体内化,才能成为内在的本质力量。而良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人文关怀,注重尊重学生的本性,采取适合的方式来与学生沟通、互动,真正理解学生,善意对待学生、用心关怀学生,满足学生精神需求,与此同时注意尊重和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能够使学生行动起来,参与到各种积极向上的活动中来,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加强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途径研究

(一)以人为本,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就昭示了尊重人的个性是开展各种活动的前提条件。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必须要承认大学生群体的共性,同时,明确个体差异。为了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首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调查问卷或者班会发言、座谈讨论等活动,了解大学生的出身经历、家庭状况、心理状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探寻大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进而合理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进而良好展开人文关怀,以便在关怀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之中,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多样性、自主性等,使之逐渐形成独立人格,逐渐提升心理健康素养、逐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发展。endprint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坚信马克思主义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切实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人文关怀的知识结构,提高德育教师人文关怀的教育能力。要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怀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怀大学生的情感诉求等。可利用暑期举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培训班,组织力量对教师进行培训,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及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情感信念培养;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也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让学生感到亲近,并利用电子、计算机、多媒体、多功能教学基地等现代教育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传统教学方式“教”和“学”两张皮的尴尬状况。

(三)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方法

一方面,坚持显性教育与注重隐形教育并重;坚持传授思想理论知识与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并重,“思政课的实践性是马克思理论本质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是实践性,它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并在实践检验中丰富和发展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社会实践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学校可以举行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让学生深入社会基层,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将自身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切实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教师也需要学习、也需要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品质品德等,进而调动主体能动性,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避免强制灌输,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人文关怀的视野下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如语言的艺术,做到语气亲切,态度平易近人。根据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因地制宜。感染的艺术,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让学生感受到“关怀”的力量,进而深受影响,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综合素质、政治信念等,最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营造充满人文关怀气氛的学校环境

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共同创设和开展热点话题相关的辩论、演讲、讨论或者寒暑假开展各种公益等活动,如社会服务活动、关爱老人主题活动、宣传文明公民活动等;集思广益,鼓励学生为校园建设提供想法或者意见,如教学楼log设计活动、学校校园设计比赛等等。这势必能够使学生行动起来,参与到各种积极向上的活动中来。另一方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高校社会交往环境建设,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里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的有机结合,如辅导员处理好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认知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就业心理危机等工作,形成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质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

注释:

岳嵩.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策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32-33.

范丰花. 以“技术与人文融通”为导向构建新型文献资源体系.中国成人教.2009(24).79-80.

范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实证分析与理论思考.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8(4).108.

唐新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66.

李冬梅.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必要性探析.中外交流.2015(31).11.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