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文练笔,实现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均衡发展

2018-01-27蒋钰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學语文随文练笔均衡发展

蒋钰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随文练笔,可以给学生提供认知的内化机会。教师通过仿写发动、想象激发、体悟强化等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读写训练之中,可以成功激活学生读写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多种语文素质提供重要支持。

[关键词]小學语文;随文练笔;信息输入;信息输出;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4-0063-01

所谓随文练笔,是指文本阅读与习作训练相互融合的教学手段。它使学生在接受阅读信息时,能够展开整合学习,通过习作进行多重训练,真正做到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均衡发展。随文练笔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师有意识地融合读写关系,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健康发展会产生积极影响。

一、多元仿写,调动学生的读写兴趣

文本教学中,我们随时会遇到经典题例,将这些经典例文作为仿写对象,学生定能从中获得深刻而丰富的学习认知。小学生模仿思维比较发达,让他们从句式模仿开始,逐渐向篇章过渡,可以顺利实现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均衡发展。教师在学生仿写时,需要给出一定的引导,让学生认清经典文段的经典所在,找到模仿操作的起点,这样才能理清学生仿写操作的路线。

《黄山奇松》的景色描写比较经典,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句子仿写:“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这段话将黄山松多姿多彩的形象描绘了出来。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角度,模仿课文的描写方式,对熟悉的景色进行仿写。学生反复阅读文段,逐渐进入仿写训练之中,仿写成果也比较出色。“学校花园中的鲜花开得五颜六色的,或一朵,或一簇,或一片;或红,或白,或紫……它们装点着校园,给我们带来清香和美丽。”“同学们的衣服各式各样,或简约,或大方,或华丽;或靓,或奇,或艳……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享受,也极大地丰富了大家的生活。”

教师指导学生展开语段仿写训练,学生抓住经典文段的描写方式,选择身边熟悉的事物展开描写,训练效果非常突出。学生的观察比较细致,从内容组合顺序到语言安排,都模仿得非常到位。

二、启动想象,激活学生的读写思维

仿写是低纬度的写作训练,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依据文本展开联想和想象,并进行习作训练,这样的训练效果会更加显著。在文本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学习认知,对文本相关内容展开对比性分析,然后依据内容的联系情况,展开个性化的习作训练。

《嫦娥奔月》是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学生对文本内容已有认知基础。对此,教师可以设计想象习作任务:“嫦娥在月宫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发挥你的想象力,给大家描绘一下。”学生拿到习作训练任务,开始阅读文本,自发展开讨论,并形成文字。有学生写道:“嫦娥来到月宫里,只有小白兔相伴,她感到非常寂寞,每当月明时,她都要睁大眼睛眺望人间,希望看到后羿和众乡亲。嫦娥整天以泪洗面,生活得很不开心。后来,人们都把思念寄托给月亮,嫦娥为了安慰这些善良的人,便尽量满足人们的愿望,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那些月老就是嫦娥派下来的……”

教师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对嫦娥的生活情况进行展示,这给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展示思维的机会,学生大多富有想象天赋,自然能够给出个性化的习作表现。

三、强化体悟,塑造学生的读写品质

阅读经典文本时,学生会产生阅读个性认知,将这些体悟写下来,便成了习作,这能够实现信息输入和输出的自然平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读后感、续写文本、补充内容,或者是展开批注式阅读,从而体现读写的自然融合。

《滴水穿石的启示》学习时,教师设计了体悟性习作任务:“课文最后给出了启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便可以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你对这句话如何理解呢?形成文字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学生纷纷行动起来,习作呈现出多元化。“‘坚持就是胜利。这话有一定道理,但如果方向存在问题,坚持的结果会更糟糕。”“水滴石穿说的是目标专一,我们做事情也是如此,只要有毅力,便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功。在我看来,只有毅力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巧干精神,运用智慧,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教师对学生的个性认知给出了积极点评。

学生通过书写自己的体悟感受,不仅对思维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也历练了自身的多种语文素质,这当然是最有价值的读写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随时展开随文练笔活动,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读写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文本学习过程中随时启动习作训练,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责编 刘宇帆)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學语文随文练笔均衡发展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尝试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