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与实践“穿行共舞”

2018-01-27胡丹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导师语文课堂生长

胡丹

2017的盛夏,酷热难耐。再次翻开导师的著作——《用生长定义教育》,细细阅读,智慧的文字让我的心倏忽沉静下来,在炎炎夏季竟觉出丝丝清凉。读罢全书,掩卷回想,视界的敞亮翩然而至,心中油然而生一份敬意。

阅读此书,首先体会到的是导师开阔的教育视野与深刻的教育思考。在这本书里,导师从梳理“生长教育”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开始,厘清了语文生长课堂的基本特征、基础理念,一步一步,直至提出语文生长课堂的实践策略、教学主张。他从课程和教学论的高度研究语文教学,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视角对教育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进行多层面和多角度的立体观察和认识,进而加以判断和剖析,找到了生长理念与语文课堂的最佳结合点,结合具体的课堂案例评述,深化了我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引导我回归课堂,回归我们的“田野”,去发现语文课堂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导师在书中写道:“为人师者,不仅要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更要在学生的生命里种下一棵树,让他们未来的生命历程踏踏实实、蓬蓬勃勃,既扎根沃土,又伸向天穹……”树的隐喻为我们呈现出美好的教育意象,也揭示了教育的逻辑起点和价值皈依:为了人自由、充分而健康地成长。

导师倡导“课堂生活要从学生的生长原点出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进教学行为,不是把教学建立在自己的“视点”之上,而是要研究学生,尊重学生的内在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原生状态,“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从而实现学生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导师呼吁“为语言的生长而教”,“重构课堂审美,期待课堂上学生的语言生长摆脱盆景式的精雕细琢,告别灌木丛式的杂乱无章,如苗木般根深叶茂、欣欣向荣。教师要善于发现儿童语言生长的需要,遵循儿童语言的生长方式,顺应、平衡、同化,领着儿童走向文本深处,与儿童一道过上充分的、自由的、和谐的、语言生长着的课堂生活,让语文课堂呈现蓬蓬勃勃的生态美”。透过这样的表达,我们看到了美的语文教学样态,也更清晰地了解了语文教学“教什么”“为什么而教”,更好地把握了“为语言生长而教”的方法——基于学生、基于教材、基于课堂,让学生在言语活动中经历真实的语言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言语素养的提升。

阅读的感动还在于导师对儿童的理解和关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就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导师显然有着同样的深刻洞见,在他冷静理论阐述的背后,藏着一颗对儿童温暖柔和的心。他的生长课堂思想体系,正是架构在对儿童世界的深入理解上的。他的思考,從未脱离教育的主体——儿童。

他强调要以“生命”的视角关照儿童的成长,准确把握儿童生长的特性,积极构建生动的教育路径,让教育以儿童为起点,通过活泼泼、欣欣然的教育历程,真正实现儿童的长大、长成;他提出语文生长课堂的课程观——“儿童在课程中央”,以儿童的方式学习,陪伴儿童生长;他主张语文课堂实践应本着儿童文化的精神,按照儿童游戏的规则建构而成,探索、发现、尝试、创新……他为我们描绘了理想语文课堂生活的图景:确立儿童的学习自主性,将儿童最本真的情愫、儿童的生长方式、儿童当下的生活凌驾于单纯的知识体系之上。教师是儿童学习生活的研究者、引导者、帮助者,帮助儿童去探寻自己的声音,找到自己的步伐。

他将深厚的儿童发展情怀转化为笔底风光,伴随理性而诗意的语言表达着对基于儿童立场的语文教学的独到思考。文字充满哲学的思辨,富有文学的视野,具有艺术的浪漫,最重要的是对教育及其规律的一种敬畏和坚守。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读到朱熹的这句话,我便会想起导师。震撼我的不仅是他高远开阔的教育理论、炽热深厚的儿童情怀,更是他切己躬行的实践行动。在教育诗情的召唤下,导师即便成了行政领导,也不忘初心,仍心系语文教学,常常出现在课堂现场。他对语文教育实践有一种虔诚的朝圣,用心,也用力。

他成立的“孟晓东语文名师工作室”聚集了一大批热爱语文教学的青年教师,通过“相约名师、同课异构、工作室联动、送教到校”等系列活动,带领成员们共同探索、积极实践、蓬勃生长。

每每读到书的第四、第五章,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一起经历过的语文课堂现场,仿佛又看到导师专注听课的身影,听到他课后激情洋溢的评课。

在现场,他向我们抛出问题:“将‘讲故事作为语文能力训练的核心要素,如何达成?”他和我们一起探讨“议论文教学‘度的把握”;他礼赞“课堂是师生走进文本、平等对话、心灵交流的‘思维场”……可以说,课堂是导师和工作室成员深入对话的场域。他一次又一次走进我们的课堂观课评课,既在意学生学习的兴奋度和思维的深度,更关注作为教师的我们所呈现出的教学状态。他将一切收纳于心,以敏锐的目光洞察着发生在教学中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课后,他总是借由“评”而产生“思辨”,在进行包括课程、教学、师生等问题剖析的同时引导我们不断发现课所承载、所体现、所隐匿的课程价值、教学规律、教育本质,引领着我们找寻最适合学生的教学。充满睿智的点评让我们感受着他的深切关怀,也让我们感受着他对教育的理解深度以及对课程建设的真知灼见。

《用生长定义教育》一出版,导师就将散发着油墨香的新书赠予工作室的全体老师,并在扉页写上寄语,以鼓励我们潜心教育,砥志研思。我在一次次阅读中不断吸纳着导师的思想,同时也时时叩问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修炼自己的教育教学智慧。“生长课堂”的诗意意象已经植根于我的内心,我相信,因为导师的引领,在今天我仍能坚守教育的一隅阵地,将以舒展的姿态寻觅着自己的希望和美好。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endprint

猜你喜欢

导师语文课堂生长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美是不断生长的
快速生长剂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生长在春天》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