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毒通腑法对卒中后神经肽Y及心肌酶谱影响的临床观察

2018-01-27张中福周厚援罗志强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35期
关键词:心肌酶谱

张中福+周厚援+罗志强

[摘要] 目的 探讨解毒通腑法对急性脑卒中后血浆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水平的影响及与心肌酶谱异常的相关性,探寻中医药防治脑心综合征(Cerebral-cardiac syndrome,CCS)的有效方法。 方法 收集符合入院条件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34例,其中实验组71例,对照组63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使用我科自研的中药解毒通腑汤,对照组则不口服中药。分次检测血浆神经肽Y与心肌酶谱水平,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实验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實验组心肌酶谱异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解毒通腑法能够显著降低脑卒中患者体内的神经肽Y水平,但是这一水平的改变并没有反映在心肌酶谱异常率的下降趋势上。

[关键词] 解毒通腑法;神经肽Y;脑心综合征;心肌酶谱

[中图分类号] R277.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35-013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ongfu detoxification method on plasma neuropeptide Y(NPY) level after acute stroke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abnormal myocardial enzymes,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method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rain cerebral-cardiac syndrome(CCS). Methods A total of 134 acute stroke patients meeting the admission condition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Among them, 71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63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Tongfu detoxification soup developed in our department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given oral Chinese medicine. Plasma levels of neuropeptide Y and myocardial enzymes were measured at different levels, and the data obtained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level of plasma neuropeptide Y in experimental group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abnormal rate of myocardial enzymes(P>0.05). Conclusion Tongfu detoxification metho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level of neuropeptide Y in stroke patients, but the change of this level does not respond to the downward trend of abnormal rate of myocardial enzymes.

[Key words] Tongfu detoxification method; Neuropeptide Y; Cerebral-cardiac syndrome; Myocardial enzymes

急性脑卒中后出现脑心综合征(CCS)在临床中极为普遍,王鹏等[1]在对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80例临床分析中发现患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达40%。脑心综合征发生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许志强等[2]研究中发现中枢及外在神经肽Y含量增高可能参与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发展。针对中风后的脑心综合征,结合中风毒邪论这一中医病机,我们提出了中药解毒与通腑相结合的办法,使用传统的通腑方剂星蒌承气汤,在此基础上增加黄连、玄参两味解毒之品。通过上述中药的结合组成解毒通腑汤。本文采用流行病学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中风-痰热腑实证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后同时使用解毒通腑汤;对照组只使用常规治疗。研究两组患者在治疗当日,入院1周后的神经肽Y、心肌酶谱等的变化规律以及相互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2015年9月~2016年12月入院的所有急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实验的患者共计241例。根据住院情况剔除无效的实验病例(无法满足实验要求的住院时间),得到有效的实验患者134例,其中男72例,女62例,年龄45~89岁。在134例患者中,采用随机分组的办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获得有效病例数72例,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45~89岁,平均(70.21±10.32)岁。对照组获得有效病例62例,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48~87岁,平均(71.38±8.7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入组标准:全部病例均为我科新入院患者,经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诊断为急性脑卒中。排除标准:拒绝口服中药;无法满足实验要求时间的患者(住院7 d以上者)。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在常规治疗(一般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我科自创的解毒通腑汤(大黄10 g、芒硝6 g、枳实16 g、厚朴20 g、胆南星10 g、瓜蒌16 g、黄连6 g、玄参15 g,以上各药均为道地药材,由华润三九医药有限公司提供,由煎药机代煎,文火30 min,每剂取汁200 mL,分3次饭后服用),对照组则不口服中药。

头颅CT及MRI检查:所有患者在入院当天均进行头颅CT(美国GE公司)或MRI(美国GE公司)检查。磁场强度为1.5T,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和DWI序列,层厚6 mm。CT为62×128排。

1.3 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患者入院当日,入院1周后血浆神经肽Y与心肌酶谱水平等生化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心肌酶谱异常的标准:采用我院检验科化学酶速率法检测静脉血,肌酸激酶(CK):18~174 U/L;肌酸激酶同工酶MB活性(CKMB):0~24 U/L,乳酸脱氢酶(LDH):72~182 U/L;肌红蛋白(MB):0~90 U/L,超过上述指标即为心肌酶谱异常。神经肽Y的检测由迪安诊断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提供(目前未提供人体参考值范围)。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浆神经肽Y(NPY)变化比较

实验组入院第7天血浆神经肽Y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心肌酶谱异常率变化比较

实验组入院第1天、入院第7天的心肌酶谱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又名脑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广泛见于中老年患者。急性脑卒中后出现脑心综合征在临床中极为普遍,邓芬等[3]在对急性脑卒中临床分析中发现合并脑心综合征者达到了58%,脑心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董凤林[4]在研究中发现脑心综合征合并低钾血症或低钠血症者达到55%,其发生与脑卒中的类型、部位病情轻重程度明显相关,水电解质紊乱可诱发或加重脑心综合征的发生。也有学者在前期研究中发现: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心肌酶升高与意识障碍呈顯著正相关[5]。Michalkiewicz等[6]研究报道了脑损伤后交感神经兴奋及受损神经元释放大量NPY入血,可使脑动脉收缩,脑血管阻力增加,脑灌注流量减少而进一步加重脑缺血、缺氧。NPY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及对心脏的负性肌力作用,心功能越差,血浆NPY水平越高[7]。

祖国医学对中风的认识从《内经》起就有两种认识,一方面认为气虚邪中,另一方面认为气血逆乱,现在“风、火、痰淤、气、虚”6种病因被广大学者认同[8]。临床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中风病的病因及治疗提出了不少新的理论,其中以中风毒邪论较为盛行。中风毒邪论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在总结《内经》以来历代有关中风发病理论针对临床治疗中的难点与疑惑,结合现代中医中风病研究,吸收借鉴现代医学成果基础上提出的中风病机理论的新观点。王永炎认为,毒,主要是邪气亢盛,败坏形体,即转化为毒[9]。前期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发现有学者使用化痰通腑的方法治疗中风取得较好疗效[10]。俞郦等[11]对清热解毒法治疗缺血性中风进行了详细阐述,明确了其在治疗本病中的地位。目前中医药对于脑心综合征的预防也取得了一些进步,有研究表明:加味小承气汤治疗脑心综合征能够取得较好疗效[12]。前期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中风星蒌通腑具有增强心肌抗氧化,保护缺血心肌等功能[13]。也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大黄提取物能够降低急性心肌缺血[14]。近年来,部分学者在研究中发现NPY含量升高可能参与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脑卒中后心脏损害主要为神经源性,卒中后心脏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神经肽Y增加,可能为脑卒中并发心脏损害的主要环节[15]。

通过广大学者的不懈努力,急性脑卒中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急性脑卒中以及脑心综合征防治的理论基础得到了极大丰富,治疗手段也更加多元化。但是急性脑卒中后心肌损害率高,脑心综合征治疗效果仍不甚理想。如何通过进一步努力改善本病的治疗效果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迫切解决的问题。

本临床课题组针对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在中风毒邪论的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传统通腑方剂星蒌承气汤,在此基础上增加黄连、玄参两味解毒之品。相关研究表明黄连除清热解毒功能外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心血管功能、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药效[16]。玄参具有滋阴、降火、除烦、解毒之功效,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玄参对心室重构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17]。前期工作中我们发现应用解毒通腑法能够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的康复[18]。通过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传统中药在预防脑心综合征,特别是中药对体内神经肽Y以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本课题组通过对照研究发现,使用上述传统中药确实能够显著降低脑卒中患者体内的神经肽Y水平,但是这一水平的改变并没有反应在心肌酶谱异常率的下降趋势上。因此,传统中医药在预防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的道路上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发现。本次研究得到的结论对我们预防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CCS)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鹏,王海云,刘贤秀.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80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3,53(22):76-77.endprint

[2] 许志强,蒋晓江,陈曼娥.脑心综合征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10(6):327-329.

[3] 邓芬,吴国栋,窦汝香.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122例临床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3,41(2):106-108.

[4] 董凤林.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3):47-48.

[5] 郭蓉娟,韩刚,王颖辉.急性脑血管病与心肌酶谱改变相关性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3):203-206.

[6] Michalkiewicz M,Zhao G,Jia Z,et al. Central neuropeptide Y signaling amates N(ω)-nitro-1-arginine meth ester hypertension in the rat theough a Y1 receptor mechanism[J].Hypertension,2005,45(4):780-785.

[7] McDermott BJ,Bell D.NPY and cardiac diseases[J].Current Topics in Medicinal Chemistry,2007,7(17):1692-1703.

[8] 姚巧林.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及历史形成过程[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7):131-133.

[9] 鄭春叶,卢明,黄燕.中风从毒论治浅议[J].中国中医院信息杂志,2007,14(8):5-6.

[10] 杨红琴.化痰通腑汤治疗急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6):88-89.

[11] 俞郦,魏江磊.清热解毒法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5):766-769.

[12] 牛豫洁,蒙定水.加味小承气汤治疗老年人脑心综合征4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7):43-44.

[13] 普华.中风星蒌通腑对兔缺血心肌组织SOD和MDA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45-46.

[14] 段钢锋.通阳逐淤法激活MAPKs/IL-6信号通路抗急性心肌缺血作用及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15] Singh RB,Gupta S,Dherange P,et al.Merabolic syndrome:A brain disease[J].Canadi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2012,90(9):1171-1183.

[16] 余园媛,王佰初,彭亮,等.黄连的药理研究进展[J].重庆大学学报,2006,29(2):107-110.

[17] 顾伟梁,陈长勋,王樱.玄参对心室重构大鼠血管紧张素II及其I型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547-1549 ..

[18] 张中福,周厚援,孟定强. 解毒通腑法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的康复[J].内蒙古中医药,2014,16(33):51-52.

(收稿日期:2017-09-18)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肌酶谱
心肌酶谱作为急诊检验项目的必要性
急性脑血管患者心肌酶谱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在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丙种球蛋白对成人重症心肌炎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变化检测及临床分析
应用cTnI、BNP 及心肌酶谱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分析
磷酸肌酸钠对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影响研究
cTnI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