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诊断与治疗

2018-01-27陈利霞

中国乳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噻呋产奶量乳汁

文/陈利霞

(河南省济源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奶牛隐性乳房炎可由多种因素导致,如养殖场卫生条件差、病原微生物和挤奶操作过程不规范等[1],该病在我国奶牛场多发,在部分规模化养殖场的发病率高达60%,给养殖场(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奶牛隐性乳房炎在临床上不表现明显的症状,但病畜的产奶量会下降,且乳汁中出现某些生化指标表现异常,甚至病原菌含量超标等现象,导致乳汁品质下降,危害消费者健康。由于奶牛隐性乳房炎易被养殖场(户)所忽视,而随着病情加重,隐性乳房炎发展为临床型乳房炎,导致病畜被提前淘汰,降低奶牛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打击养殖场(户)奶牛养殖的积极性[3]。为了提高养殖场(户)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警惕性和防治意识,笔者对近期接诊的典型隐性乳房炎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案例进行简要阐述,并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该病的防治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1 发病情况

2017年3月,某散养户有数头奶牛连续1周出现产奶量下降现象,但奶牛的乳房未出现红肿,手触奶头温度正常,且奶牛采食量下降,有部分奶牛停止泌乳,养殖户已经考虑将停止泌乳的奶牛淘汰。

2 临床现象

通过对产奶量降低的奶牛群进行临床视诊和触诊,发现产奶量降低的奶牛群与正常的奶牛群行为上没有明显差异,未出现采食异常现象,奶牛乳房未出现红肿热痛现象,且乳房淋巴结大小正常,体温和脉搏数、呼吸数也正常。随机选择8头产奶量降低的奶牛新鲜乳汁进行检测。

3 实验室检测

3.1 C MT检测法

分别在奶牛左前、右前、左后和右后4个乳区采集乳汁检测。在采集乳汁前用生理盐水清洗乳区周围污渍,再用碘酊清洗乳头端并用消毒布擦干,弃去前3把乳汁。从每个待检乳头中挤出2mL左右乳汁置于诊断盘,分别在每个诊断盘中加入2mL左右CMT诊断试剂,缓慢摇动1min左右后发现8头待检奶牛乳汁和诊断试剂混合液均出现流动异常现象,其中3头奶牛检测样品呈胶冻状,说明为隐性乳房炎强阳性,剩余5头奶牛样品出现絮状或黏稠挂底现象,说明为隐性乳房炎阳性[4]。

3.2 细菌分离与药敏试验

采集8头奶牛乳汁分别接种在鲜血平板琼脂培养皿上,置于37℃培养箱中24h左右,参考张军民[5]的方法对获得的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革兰氏染色法和生化试验结果为:8头奶牛乳汁中均出现链球菌和大肠杆菌,而药敏试验显示链球菌对氟哌酸、庆大霉素等敏感;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噻呋和先锋霉素等敏感;但两种细菌对青霉素和链霉素均不敏感。

4 判定结果

通过临床症状与实验室诊断,可以确定奶牛患有隐性乳房炎,且由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引起,这两种病原体均对头孢噻呋、庆大霉素等敏感,但对青霉素和链霉素不敏感。

5 治疗与预防措施

5.1 治疗方案

选用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对患乳房炎奶牛进行治疗,以6.0mg/kg剂量对患病奶牛进行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用药5天;对奶牛乳房进行定时按摩,每次按摩10min左右,每天2次。药物治疗7天后,采集患病奶牛乳汁进行CMT法检测,发现所有被检奶牛乳汁为隐性乳房炎,奶牛的采食量和产奶量慢慢提升,其后恢复正常,说明患隐性乳房炎奶牛已经基本痊愈。

5.2 预防措施

对于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主要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养殖场(户)在对奶牛挤奶时应细心观察,检察奶牛乳房是否红肿,定期观察第1把乳汁是否出现“絮状沉淀”,如果有,应进行进一步检测与治疗;(2)养殖场(户)应提高牛舍卫生管理水平,保持牛舍干燥与卫生,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3)对员工的挤奶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在挤奶过程中尽量减少对乳头的损失和应激反应;(4)对奶牛群进行乳房炎疫苗接种;(5)在干奶期向奶牛乳头内注入抗菌药物。

6 小结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奶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也促进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农户开始以养殖奶牛作为提高经济收入的主要手段,由于养殖场(户)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认识不深刻,在临床上容易忽视该病,造成该病在奶牛场发生率较高,给养殖场(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对奶牛隐性乳房炎典型案例进行诊断和治疗,得出该奶牛场引起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为大肠杆菌和链球菌,且对头孢噻呋、庆大霉素等敏感,但对青霉素和链霉素不敏感,应用头孢噻呋作为药物治疗隐性乳房炎,取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

[1] 丁伟良,武淑华. 隐性乳房炎的诊断与防治[J]. 黑龙江动物繁殖,2017,25(4):41-43.

[2] 张玉玲,吴亚文,李志红,等. 某规模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致病菌的检测及药敏试验[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6):99-101.

[3] 居自远,徐小洪,黄炳旭,等. 奶牛隐性乳房炎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2):91-93.

[4] 肖玉萍,张琪. CMT法与B T B法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对比试验[J]. 饲料博览,2017(9):50-52.

[5] 张军民. 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7,38(8):110-112.

猜你喜欢

噻呋产奶量乳汁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27.8%噻呋酰胺·己唑醇悬浮剂的分析方法研究
乳汁点目需谨慎
不同用量的27.8%噻呋·已唑醇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荷斯坦牛产后前7 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噻呋晶体注射液中头孢噻呋含量
冬季奶牛多产奶有啥法儿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噻呋酰胺对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活性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