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如何面对抑郁症

2018-01-27康夫

金秋 2018年18期
关键词:病情神经情绪

◎文/康夫

·特别策划·

闭门开窗说抑郁

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疾病负担。抑郁症以情绪低落、思维迟钝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

迄今抑郁症的病因仍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发病过程。生物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心理因素是指患者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环境因素如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触发了抑郁发作。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各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点,在抑郁症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生物方面的因素我们无能为力,但是心理、环境因素我们可以控制。对待不利性情、不良事件,及时调整心态,将负面情绪挡在门外,推开窗户,借阳光融化心结,再配合专业的心理和药物治疗,就会发现,抑郁症其实就是一种普通的、可以治愈的疾病。

近年来,患抑郁症的人似乎越来越多了。不过我以为这是个似是而非的判断,因为我们并没有见过相关的统计数字,比如半个世纪以前的抑郁症患者跟当今抑郁症患者各自占相关人口的比例等等。那么为什么过去人们很少提到抑郁症,甚至压根儿不知道世上还有抑郁症这么一回事,而现在的抑郁症患者几乎到处都有呢?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科技发展了。过去,一个人即使得了抑郁症,往往会被认为是思想问题,情绪问题,并不将它看作一种真正的疾病。因此,认识到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会对人的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危害,是一种进步,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以及家人朋友正确认识抑郁症,都具有积极意义。

大家都知道张国荣因抑郁症跳楼自杀。抑郁症真的很可怕,会让人走上绝路。但我以为抑郁症最危险之处,是大众(有时也包括患者本人)对于抑郁症的误解,以及因为误解而不能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这才是抑郁症最大的敌人。

我有一个亲戚,多年前得了抑郁症,一开始只是失眠、情绪不稳,后来逐渐发展到狂躁、幽闭,有时候整天一言不发,有时候说起话来又滔滔不绝。她从事教职,后来在课堂上因为话太多且不着边际,学校只好劝她病退。按说,多年的抑郁症,本人又是老师,应该对自己的病情有清醒的认识。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她从不认为自己得了抑郁症,拒绝就医。有一次好不容易被家人带到医院,看了精神科医生,开了一堆药。回家之后拿起药来看了看,突然改变主意:为什么让我吃药?我压根儿就没病。

一个人不承认自己得了抑郁症,是性情的原因抑或是在某个阶段受到了客观环境的刺激,这个我无从判断。但是通过我多年来跟抑郁症患者的接触,这种“拒不承认”的行为,会让抑郁症的治疗变得十分困难。所以,如何解除患者的抗拒心理,也成为亲朋好友必须认真对待的首要问题。

经常有好心人这样劝解抑郁症患者:“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你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心情不好,可以出去旅游啊!”等等。但是这些好心人不知道,抑郁症患者最反感的就是诸如此类的劝解,因为这些人就是将抑郁症看成了单纯的思想问题、情绪问题,却不理解抑郁症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疾病。打个比方,如果你面对一位急性肠炎患者说“你要忍住不上厕所,你要用积极的态度跟它作斗争,一定会好起来的”。这话听起来是不是不着边际?

按照医学理论,抑郁症的主要病理改变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突出表现为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特别是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功能减低。其次可以出现神经内分泌异常,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不足。神经影像学测量,可发现抑郁症患者脑颞叶皮层特别是海马部位密度下降,神经元的树突减少和神经元坏死。所以抑郁症的表现看起来是情绪、精神层面的,但实际上是脑神经出了问题。就跟任何疾病一样,不通过治疗,希望运用劝解以及自我的精神调节来缓解或治愈疾病,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身边有抑郁症患者,应尽早让他去看精神科医生。抑郁症很顽固,但是并非不可医治。目前针对抑郁症的药物有很多种,也很见效。前提是患者必须有明确的自我认知,即承认自己是抑郁症患者,在这个前提下积极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患者的家属亲朋要认定他是一个病人,而不是“思想出了问题”,要关心他的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安慰和鼓励。病情缓解之后,可以动用一些辅助手段,如积极的生活方式,必要的心理调节等等,只要坚持下去,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甚至彻底治愈。

猜你喜欢

病情神经情绪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神经”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