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磁共振成像与CT用于隐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2018-01-27尹燕伟回雪莹李海燕刘鹤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2期
关键词:牡丹江小梁隐性

尹燕伟 回雪莹 李海燕 刘鹤*

1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磁共振科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2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手术室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3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药剂科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隐性骨折主要是指患者实际存在的骨折无法通过普通X线摄片被显现出来,因为隐性骨折具有的隐匿性,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很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情况,延误治疗时机。并且患者由于还会维持正常活动,使骨折进一步加重。对此尽早发现并及时治疗隐性骨折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对此本研究对隐性骨折采取核磁共振成像与CT检查的效果实施对比分析,并将结果做如下总结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在21~56岁,平均(38.5±5.8)岁,受伤原因:8例摔伤,6例打伤、24例车祸,5例坠落伤,其中四肢骨折24例,头颈部骨折5例,躯干部骨折14例;参照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23~58岁,平均(40.5±5.8)岁,受伤原因:6例摔伤,7例打伤、23例车祸,7例坠落伤,其中四肢骨折20例,头颈部骨折7例,躯干部骨折16例。经X线检查未发现隐性骨折,但均存在疼痛、红肿症状。对两组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后发现,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接受CT检查:仪器选用GE Brightspeed64排螺旋CT扫描仪,电流设置为110mA,电压设置为120kV,0.6mm层厚,5mm层距,保持50%的重建间隙,对受伤部位实施逐层扫描。观察组接受MRI检查,仪器选用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AIRIS-Ⅱ核磁共振系统,扫描参数:T1WI100ms,TR为600ms;T2WI:TR为3520ms,TE为100ms;STIA参数:TR为200ms,TE为90ms,4mm扫描层厚,间距为1mm,翻转角为180˚。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隐性骨折的检出率及影像学表现。

1.4 统计学分析

将两组间的数据进行输入后,通过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利用(n,%)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所获取的结果,计量资料应用(±s)进行表示,以t检验结果。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对隐形骨折的检出率

观察组患者的隐性骨折检出率为95.35%,远高于参照组65.12%的检出率,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存在意义(P<0.05),见表1。

2.2 对隐性骨折采用两种检测方法的影像学表现

参照组共检出28例隐性骨折患者,其中共有13例检出骨小梁与骨皮质同时中断,比例为46.43%;8例为单纯骨小梁中断,比例为28.57%;5例为单纯骨皮质中断,比例为17.86%。12例斜面、冠状面以及矢状面联合骨折,比例为42.86%,15例患者单纯横断面图像显示骨折,比例为53.57%;观察组中检出41例隐性骨折,其中由T1WI可见不规则线状显像、骨皮质下条线状低信号患者共37例,比例为80.43%。其中15例为低信号夹杂斑点状显影,比例为32.61%。T2WI为高信号表现,共有11例患者在T2WI表现出高信号,但在T1WI未见低信号,比例为26.83%。

3.讨论

隐性骨折主要是因为外力造成骨折但不易通过X线片显示出来,通常以周围软组织肿胀、骨小梁中断为主要表现。并且老年人由于钙流失严重,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颈骨、股骨因此因为骨质强度下降而出现骨折。当骨小梁出现轻微骨折后,异常征象情况很难通过X线片显示出来,为临床诊断治疗带来难度。

利用多层螺旋CT检查隐性骨折时,能够很好的对骨骼系统外的疾病进行诊断,扫描重建图像,并且可以能够结合MPR、VR以及MIP等多种方式,从多方面对骨小梁、骨皮质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显影、观察,能够详细观察骨折位置、骨折的形态、嵌顿、骨折线走形等细节[1]。MRI具有对骨髓变化进行有效反应的优势,可以对骨髓及水肿情况通过多方位序列成像得以显示,能够使细小骨折线得到全面具体的显示[2]。通过变换T1WI与T2WI进行核素骨扫描对骨进行观察,能够使骨及软组织损伤情况得到全貌显示,能够依据T2WI高信号表现、T1WI骨皮质条线状低信号以及不规则线状对隐性骨折进行诊断。通过T1、T2加权像上的信号改变,反映的是骨小梁骨折的形状,并且骨折线周围常存在弥漫性水肿及不规则形态的信号,所代表的是骨折部位的骨髓水肿,在经过治疗后患者骨髓水肿信号会在症状消退后消失[3]。并且MRI图像中所显示出的关节韧带出现的损伤情况也能够提示存在隐性骨折。核磁共振成像不仅可以使X线片所具有的重叠干扰缺点得以避免,还能够使螺旋CT扫描检查成像受扫描层厚度影响的缺点得以避免。但是此种检查方法在针对陈旧性骨折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也能够同样显现出相类似的核素浓度,因此在对陈旧骨折的同一部位再次发生骨折的情况下,很难对两者进行有效鉴别。在核磁共振成像下对关节炎、滑膜炎以及退行性变的核医学硬性与外伤性骨折的成像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同样在鉴别上存在一定难度。同时部分患者由于受到T2WI高信号反应的影响而未见T1WI低信号,所以还需要对矢状面、横断面以及冠状面是否存在骨折线进行观察,为判断隐性骨折带来难度[4]。从本次研究结果中也可以发现,观察组共检出41例存在隐性骨折,检出率为95.35%,而参照组共检出28例患者患有隐性骨折,检出比例为65.12%,由此可提示针对隐性骨折采用MRI检测诊断的显影率要高于螺旋CT扫描。

综上所述,针对隐性骨折可采取核磁共振成像进行检测的显影率更高,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高依据。

[1] 李红霞.对比观察核磁共振成像与CT用于隐性骨折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13-14.

[2] 牛亚峰,何永海,李铁军,等.磁共振成像和CT诊断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治中的诊断效果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6):73.

[3] 陈冰.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临床价值对比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5):101-102.

[4] 袁光骅.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7):3459.

猜你喜欢

牡丹江小梁隐性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贡献更多“牡丹江力量” 书写更精彩的“牡丹江篇章”
补 缺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补缺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