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术式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分析

2018-01-27黄祖品

医药前沿 2018年4期
关键词:静脉炎下肢激光

黄祖品

(苍南县人民医院 普外一科 浙江 温州 325800)

静脉曲张为临床上的多发病,资料显示,近1/4左右的成年人群会产生一条及一条以上的静脉曲张[1]。大多数静脉曲张的发生和大隐静脉反流有着密切的联系,故大隐静脉曲张的发生率最高,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疼痛、皮损、瘙痒等,且易合并多种并发症,导致患者的下肢活动功能受限,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2,3]。现今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方案治疗该疾病,手术方案较多,各种方案的操作难度及疗效亦明显有异。故为了分析不同手术方案在该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我们选择本科室接收的患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70例患者,分别施行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与腔内激光闭合术开展治疗,现总结手术情况及效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本科室2014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的患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70例患者,对象收集标准:(1)70例的大隐静脉均闭锁不全,反流>0.5s,经彩超检查发现深静脉无异常,静脉曲张分级C2~6。(2)患者伴下肢浅静脉隆起变曲扩张,表现为曲状或团块状,其中又以站立时更为显著。(3)均满足相关手术指征;(4)均签字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冠心病、颈动脉狭窄者;(2)合并血栓后综合征、血栓性静脉炎、下肢静脉血栓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者;(3)存在深静脉血栓病史者;(4)不配合本研究者。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35例,包括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龄(53.17±5.26)岁;平均病程(12.64±5.43)年。观察组共35例,包括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53.94±4.97)岁;平均病程(13.01±5.82)年。2组的以上基线资料比较分析发现,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考组 参考组35例确诊后拟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开展治疗,内容具体包括:常规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大隐静脉进行解剖,解剖至主干并将大隐静脉的分支全部切断结扎,以剥脱器将大隐静脉剥脱到患者内踝上方位置,常规压迫止血,于患者下段曲张血管位置分别作切口,对曲张血管进行剥脱,直至将曲张静脉剥脱到不能抽出方可停止。最后将静脉切断,并对断端进行结扎,术毕后对全部切口进行逐层缝合。术后对患肢采用弹性绷带进行加压包扎。术后3d后给予医用弹力袜替代。

1.2.2 观察组 观察组35例确诊后拟行腔内激光闭合术开展治疗,内容具体包括:常规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待麻醉满意后常规作一腹沟区小切口,对患者的大隐静脉主干进行高位结扎,并将患肢上抬,以尽可能的将患者的下肢血液排空。选择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把光纤经患者的曲张静脉导入,打开仪器,使激光经光纤传输至病变组织发挥热效应,导致血管闭合、纤维化。针对不同静脉选择个体化原则,功率设置为12W。针对相对细小的浅表曲张静脉,施行2mm切口点式剥脱。术后同样采用弹力绷带及弹力袜加压治疗。

1.3 观察指标

手术时记录2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术毕后记录2组的住院天数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2组术后均行为期12月的随访观察,以观察其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纳入并详细记录本研究中的全部计量及计数资料,然后输入SPSS 20.0统计软件中开展分析,其中前者经均数±标准差(±s)进行表示,且以t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后者经[n(%)]进行表示,且以卡方检验方法分析,如果显示P<0.05则提示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的手术及术后情况对比分析

与参考组进行对照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天数显著更短,手术出血量显著更少(P<0.05),具体见表1。

2.2 2组的术后并发症与复发情况对比分析

与参考组进行对照分析发现,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显著更低(P<0.05),具体见表2。

表1 2组的手术及术后情况对比分析(±s)

表1 2组的手术及术后情况对比分析(±s)

组别 例数 手术操作时间(min)手术出血量(mL) 住院天数(d)观察组 35 51.97±16.25 33.87±14.91 4.77±1.49参考组 35 86.14±18.74 71.13±18.29 8.69±1.58 t 8.1499 9.3415 10.6785 P 0.0000 0.0000 0.0000

表2 2组的术后并发症与复发情况对比分析[n(%)]

3.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为一种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病因包括静脉炎史、长期保持站立等[4]。该疾病的病机为机体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造成大隐静脉淤血[5],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导致患者出现感染、下肢远端表浅静脉炎等多种并发症,从而造成患者下肢活动能力被限制。

随着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发病例数逐渐增加,需接受治疗的患者亦在逐渐增加,且治疗标准各不相同,如何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及时治疗该疾病已成为广大医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但因其需做多个切口,其对术者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且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处于较高水平。而腔内激光闭合术为1998年经美国医师Robert Min提出的静脉曲张治疗方案[6],其优点包括以下几点[7,8]:(1)不需要剥脱主干,可有效减轻损伤;(2)操作简便;(3)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4)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可早期下床;(5)疼痛轻,切口小甚至没有切口,美观性较好。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天数较参考组显著更短,手术出血量显著更少,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显著更低(P<0.05)。

综上,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以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的价值较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更为优秀,值得借鉴。

[1]袁链,尹立伟,张小明,等.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大隐静脉曲张[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3):246-248.

[2]周瑞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深静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状况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8):1214-1216.

[3]胡海燕,韩秀清,惠鹏宇,等.超声引导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临床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6,28(4):542-544,551.

[4]钱利强,高泉根,沈根海,等.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4):317-319.

[5]闫文锋,吴刚,许延发,等.激光腔内闭合术联合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8):786-787,790.

[6]刘阳,黎一鸣,杨文彬,等.腔内激光与传统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荟萃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3):1822-1826.

[7]孔艳杰,黄乐刚.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12):968-970.

[8]周勇.血管腔内激光闭合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0):40,42.

猜你喜欢

静脉炎下肢激光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Er:YAG激光联合Nd:YAG激光在口腔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激光诞生60周年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请给激光点个赞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激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