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者言林:一切为了病人

2018-01-26于丽

青岛画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医养医学

于丽

李言林语录:

◎“我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要给你所在的国家、城市、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辈子我的人生目标是,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治好更多的病人。当我离开的时候,希望言林医院的后来人,依然能够沿用这个方法去拯救病人,造福社会。”

自古齐鲁名士多。青岛市莱西市西南部,地处大沽河之畔,这片母亲河流经的地域,被古人称为“桃花乡”,这里自古山水有灵、人才辈出。一个名叫李言林的医生,因其颇具传奇色彩的行医人生,使得在中国版图上,小到肉眼看不到的家乡——中由格庄村,因为他而变身成为远近闻名的名医村。

从一个乡村赤脚医生,发展到现今拥有医院、养老院、敬老院、言林产业公司等健康事业集团,李言林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他和弟弟李言涛的这几十年,是如何走过来的?其中大有故事。

命运给了他一个“下马威”,他却以此为鞭策蜕变成一代名医

说起李言林的名字,在脑血管病医学界,不少公立医院的名医、专家,都自愧弗如。往往在大医院看不了,宣布没有任何有效救治办法的、被医生放弃了的病人,到了李言林的言林医院来,不出半个月、甚至不出十天,原本僵直一动不能动的身体,居然奇迹般地“复苏”了,手脚会动了,胳膊能抬起来了……在李言林精心医治下,不计其数的脑血管病人摆脱了病魔的纠缠,有的病号居然彻底地好转了,甚至恢复如前,像正常人一样下地务农去了。

名医是如何炼成的?李言林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出生时只有1公斤,是母亲的爱心、耐心和精心,以及周围邻里东家一口大米粥、西家一口玉米糊,把他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命途多舛,先天不足的李言林,在14岁那年,突患急性胃肠炎,导致脱水休克,由于当时农村缺医少药,弱小的李言林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这次急症把他的身高永远锁定在了1.4米,直到现在。

命运给了李言林一个“下马威”,照常理说,很可能这个纤瘦的“小个子”从此就向命运之神低下了头,放弃了自己。而李言林没有这么做。恰恰是从小遭受的身体上的病痛,使得他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立志长大要做个拯救乡亲们于病痛之中的好医生,这个山一样的豪情壮志在李言林纤小的身躯里不断壮大、坚定。于是,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他努力学习,看书每每看到很晚,废寝忘食,往往要被父亲催着去睡觉。自学之路异常艰辛,父亲见李言林如此痴迷医学,十分感动,自己也开始跑东家串西家,好不容易借来了一些医学书籍,更接济来不少煤油,艰难地支持挑灯看书自学医科的李言林对医学的一片热忱。

曾经有一次,药房里的师傅教李言林把脉,隔了几天,他竟然号脉号出了师傅吃了凉东西受了凉,师傅惊讶得大喊道:“你一定要去学中医,你是个中医的天才!”颇具医学天赋的李言林,自己也越来越喜欢中医,喜欢钻研各种疑难杂症。

父亲及全家的鼎力支持让李言林更加充满动力,他一年一年学习,医术不断提高,逐渐在十里八村小有名气。为村民们热情治病,加上腿脚勤快,李言林给乡亲们的印象,总是那个只身一人、背着医药包,脚步匆匆地穿过乡间小路,病人在哪里他就出现在哪里的好大夫。

李言林追求医学水平的进步,一心只想着不懈地学习、进步、再进步,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再提高。“有一次,机会来了,1969年,县卫生局要举办一个中医培训班,但名额非常少,一个镇只要一个人,根本轮不到我,但是我没放弃,走了三十多公里来到县城,千辛万苦地争取到了一个‘旁听生的名额。”李言林回忆道。

他十分珍惜这难得的机会,每天第一个起,最晚睡,不在乎条件艰苦,海绵吸水般笃志好学,在他看来,只要能来当“旁听生”,学到真知,吃多少苦都值得!没有地方睡觉,他索性睡在房檐下,吃饭睡觉能凑合一天就能多学一天,就这样,李言林的学习热情不减,在所有学员中十分突出,每次测试都是满分通过。这份难能可贵的求学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卫生局的领导和学员们,大家都对李言林交口称赞。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在学习班结业。

正是这种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成就了李言林。他海量地背书、经常自主钻研,对多种很难治的病症研究出了好的治疗方法,取得了突破。随着对医学钻研的深入,李言林除了对类风湿、脉管炎、腰腿疼病有了很好的治療办法之外,他还开始潜心研究一个攻坚克难的大病——脑血管的治疗。

苦心孤诣,刻苦钻研出治疗脑血管病的独门秘笈——“补肾养脑中西医三结合疗法”

为了找到治疗脑血管病(俗语中的“脑中风”、“偏瘫”)的切实有效的好方法,李言林决定走出中由格庄村,走出青岛,到医圣张仲景的故乡河南一带发掘好的名医药方。

父母亲对瘦小的李言林只身一人出远门很不放心,弟弟李言涛主动要求,跟哥哥一道,一路陪伴,一路照顾,直到哥哥求取医学“真经”为止。就这样,李言林、李言涛两兄弟风雨同行,相携相伴,走访了河南、河北、安徽等省市,通过辗转打听,遍访名医,用家里仅有的微薄积蓄买来了几乎所有名医的治疗脑中风的药方。李言涛说,“我们经常是在饭钱和买药之间纠结,最后一看,不行,还是要买药,饿上一顿两顿的不要紧,药不买绝对不行。就这样,反复买药,反复对比自己的药方,反复对比疗效,博采众长,不断调试,吸取好的经验,李言林以辩证的方法学习和钻研各地名医的长处,在对比中学习,在对比中激发自己潜藏的医学天赋再次爆发。

中医上讲,肾主衰老,肾就像是人体的“树根”,根深叶茂,只有肾好,脑才能好,全身才能好,肾不好了,一系列脑病就出现了。并且,补肾具有平衡阴阳之功效,也是全身健康的关键所在。经过这一系列的学术研究,加上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寻医问药的经验总结,李言林成功地研创出一套卓有成效的治疗脑血管病的独门秘笈——通过“营养脑细胞功效的西药+独家研发的中药+多年总结出的一套康复、针灸、推拿疗法”,“三管齐下”,综合起效,从而达到先补肾后养脑,从根源上缓解肾功能减退导致人体机能崩溃的病症。该疗法创出了中医、西医、康复三结合疗法治疗脑中风的医学之先河。这种强肾固本的治疗方案,一经临床展开,就收到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能在较短的时间就对绝大多数脑血管病人产生明显的治疗效果,受到无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和感恩。endprint

李言林说:“我是搞专业技术的,要站住脚,要扎根莱西,要把瘫痪病人治好,就必须要有一套过硬的疗法,而且必须用治疗效果说话。有疗效,才是真道理!到了今天,我终于可以拍着胸脯说,广受病人和家属好评的‘补肾养脑中西医三结合疗法是我毕生医学的精华成果,这个方法切实有效,看到这么多病号有了实质性的好转,我这心里高兴哇!”是啊,很多被公立大医院放弃了的病人,到了李言林的医院来,经过悉心治疗,手能动了,胳膊渐渐可以抬起来了,慢慢能下地走路了。

一传十,十传百,言林医院的病号从来都不是看到宣传广告来上门治病了,都是口碑相传,病友介绍来找李院长的。这些年,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北京、上海、河南、安徽、浙江等等全国各地的病人,甚至是韩

国、日本的病人都慕名前来医治脑血管病,经过无数患者的真实治疗效果验证,“补肾养脑中西医三结合疗法”科学有效,对脑血管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真实而明显的改善。

“都说院长不看病,我就是天天给病号看病的院长,而且还要看一辈子”

李言林的人品和医术,历经近50年雨雪风霜的打磨,已经凝结成一段杏林佳话,美名远播,广为流传。多少不远千里前来求医问药的病人,怀着“向死而生”的最后一丝期望而来,带着一颗感激涕零的真心而归。他们众口一词,“命悬一线之际,是李院长救了我!”内蒙古一位被李言林院长医治病愈的病人,第二年,不远千里,特意来青岛给李院长送锦旗。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李言林说,“凡事就怕‘认真二字,我是个没上过大学的医生,一辈子钻研医学,为的就是拿出更好的专业技术,用正确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实实在在地把病人从痛苦中解救出来。只要我活着,就要不断推广我自己独创的这套中西医结合的治病疗法,造福更多的病人。”

“都说院长不看病,我就是一个天天给病号看病的院长,而且还要看一辈子,直到我生命的尽头。”在回忆有病号家属说,“你这大名鼎鼎的院长还亲自看病啊?”时,李言林如是说。

心里装着病人,一心扑在医疗事业上,李言林对记者说:“病人把生命托付给了你,你怎么可能会辜负他们的信任呢?”“我经常在培训医护人员的时候跟大家说:这么多的患者都冲着‘言林这个名字来的,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让病人见到最好的疗效,要对得起这份信任,绝对不能辜负这份信任。”交谈中,记者每每被眼前的这位身材小巧、和蔼可人、平易近人、医术精湛的医院院长所感动着,他平实而热切的话语,是他对病人的一片赤诚之心,也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不为聚敛自己的财富,只为解除病人的痛苦。白天黑夜,有求必应,24小时不关机的院长,是他;不顾近七十岁的高龄,连轴转、满负荷看诊,是他;全身心扑在医治病人的事业上,近乎痴迷地为病人诊治,甚至亲自熬药煎药喂药,家人经常是半个月都见不上一面,是他;他就是李言林,病人和家属眼中妙手回春的转世华佗、最可爱可亲的言林医院院长、无微不至关怀病人如亲人的神医。

他治好的病人无数,从穷得揭不开锅的村民,到普通百姓,到企业家、政界官员……具体救治了多少人,他记不清了,也从来不在意这些数字。“治好病人后,我非常高兴!看到被医治好的病人那种激动、高兴的神情,脸上洋溢着康复后的喜悦,我特别感动,更激励了我刻苦钻研,去医治更多的病人。”李言林院长说。粗略计算,到现在李言林治愈偏瘫患者已经达到万余人。

幸运的是,李言林的小儿子在医学方面也很有天赋,继承了李言林的“三结合”治疗方法。为了使自己苦心孤诣行医几十年的医学成果得以延续和传扬下去,李言林细心地整理出一套自己多年心血积累的培训方案,他亲自培训言林医院的医生,亲自考核医生的水平。“等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的儿子可以继承我的事业,我的医生也可以继续去培训更多好医生。我经常跟大家说,请大家不要满足于我目前达到的这个水平,要继续研究、进取,一定要超过我,一定会超过我。”

大医精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弟弟李言涛的协助下,李言林正将他的言林健康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兄弟俩决心开连锁医院,救治更多病人。

造福社会,擔当有为,以“医养结合”为核心,言林健康事业着眼为老服务大格局

在言林言涛两兄弟的主持下,1997年,莱西朴木言林脑血管病医院建成。1998年,中药制剂室投入生产。2014年,平度市中心敬老院、平度言林医院、平度言林养老院,一个“医养一体”的养老服务机构脱颖而出;2016年,“言林健康”与欧洲最大的居家养老服务公司——荷兰博组客签约,在青岛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目前,该项目已经正式落地青岛。2017年5月,医养结合一体化的青岛城阳言林养老院开业。即墨、莱西城区的医养结合于一体的机构正在准备中,青岛市城区、胶州、黄岛、胶南言林项目正在筹备中。不久的将来,“言林健康”的“医养结合”直营机构将达到八家,均采取“言林脑血管病医院(二级专科医院)”加“言林养老院(失智、失能护理型)”的医养结合模式,八个连锁机构成立,将从根本上改变青岛市“医养结合”服务业格局。言林健康事业的六大板块,即“言林医疗、言林养生、言林养老、言林居家、言林中药、言林连锁”正将大展宏图。

至此,言林健康产业集团已经走上了规模化发展的轨道,“言林健康”进入了连锁发展的新时代。言林品牌经过20年的长期努力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内涵,以“家文化、孝理念”为核心理念,先后提出了“替儿女尽孝,让老人幸福,为政府分忧,促社会和谐”的言林责任、“德行天下”的言林核心价值观、“老人第一,服务至上”的言林经营宗旨、“爱岗、敬业、勤奋、用心”的言林员工责任,以及“快速反应,立即行动”的言林工作作风等。

厚德载物,德行天下。村民们说:李言林不属于他自己,不属于他的小家,而是属于这片广袤的热土。

大爱言林,放眼全社会,“言林人”正致力于为广大病人及老年人提供无微不至的医疗救治和亲情服务。

祝愿言林的明天更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医养医学
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作用
基于互联网医疗的居家智慧医养结合服务场景
脑血管病知多少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科普一下:脑血管病诊断中CT与MRI的优劣!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加快疏通医疗体制梗阻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我院近12年9630例脑血管病住院病例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