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与赋能

2018-01-26苏乐平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8年3期
关键词:互联网+政务服务规划局全域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月12日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明确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建设体系、基本架构模式和三种建设模式。规划信息化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化时代下将面临新的挑战,要向“赋能者”加速转型。

互联网+政务服务基本架构模式,包含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业务办理系统和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四大核心部分;在这个基本架构模式上的三种建设方式分别是“分建方式”、“统分方式”和“统建方式”。

“互联网+政务服务”带来业务模式创新,而业务模式创新需要“赋能”。其中,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的建设,就是业务模式的创新。杭州规划局“最多跑一次”,以开展业务标准化为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引入了多渠道报建、从人审到机审、放手不放眼、电子签章和证照管理等新方式,以数据多跑路换取群众、企业少跑腿甚至不跑腿。昆山规划局则通过网上报建平台、“容缺受理”弹性审批流程、“双随机”监管模式、移动办公和监察新模式实现了“不见面审批”。

通过解读富平县(国家28个“多规合一”试点市县之一)“多规合一”支撑“放管服”的流程再造新模式,大致概括为“三步走”:

一是统一全域空间数据坐标体系,整合各部门规划,构建一张蓝图;二是搭建信息平台,实现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打破部门壁垒,实现全域管控;三是针对审批现状,进行流程再造,便民利企,优化营商环境。

面对“总规改革”的新要求,规划局不能代替市政府“大包大揽”地去建设审批平台,但作为总规改革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必要内容,又必须应对。不是去建设一个成形的应用系统,而是将规划局内部已经形成的、为建设工程项目全程审批能够提供支持的信息资产转变为服务,赋能给其他委办局。同时,要充分利用好其他委办局的赋能。基本的指导思想应该是:看不见的审批平台,无处不在的审批服务。

猜你喜欢

互联网+政务服务规划局全域
更正启事
遇见“真爱”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绿色果品猕猴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花木连片成美景 生态建设创佳绩——许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安区分局生态建设工作纪实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互联网+政务服务”路径研究
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