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写景类课文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生成

2018-01-26浙江余姚市梁辉小学周丽亚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写景图式荷花

浙江余姚市梁辉小学  周丽亚

写景类课文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情与景自然交融,学习内容可从品味语言入手,感悟深处的情感,品悟相生;从阅读走向习作,随读、随学而练笔,读写相融。

一、品读,触摸写景密码

“内容人人得见,含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歌德的话道出了语言形式的学习是重点,也往往是难点。写景类课文的特点不仅表现在文章图式上,还表现在言语特点上,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读后了解、品鉴。

1.了解“写景图式”

认知心理学视域里,文章可以解释为一种“文章图式”。文章的一种体裁其实就是人们解读和创作文章的信息模式和认知图式。阅读写景类课文,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读出“写景文章的顺序”,在一篇篇的写景课文的阅读中,帮助学生形成、积累“写景图式”。

写景类课文的类别往往有 “游记类、自然景、生活景”这三类。如《颐和园》是一篇游记类课文,作者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介绍了长廊、万寿山、佛香阁等。《火烧云》作者通过抓住乡村傍晚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大自然的变化之奇。《乡下人家》抓住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是一篇描写生活景的课文。

写景类课文的顺序往往有 “空间顺序、时间推移顺序、观察先后顺序、不同景物的顺序”。《黄果树听瀑》紧扣一个“听”字,由远及近,按空间顺序从瀑布的声音、形状两方面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雄伟。《观潮》一课就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时间顺序安排结构的。《颐和园》就是按照作者观察游览的先后顺序安排文章结构。

总之,阅读写景类课文,我们必须明确写景类课文的顺序,了解写景类课文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才能达到正确阅读的目的。

2.鉴赏“遣词造句”

写景类课文的语言优美凝练,富有文采。这类课文学习内容的重点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寻找语言的特色,了解写景的个性化、特殊化的语言属性,以不断丰富写景语言的积累,进而为学习表达储存素材。

用词的精准、巧妙、鲜活等来传递情感,是写景课文的一个特点。如叶圣陶先生写的《荷花》中有这么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为什么用“冒”,不用“长”“生”呢?引导学生对比朗读之后,就能发现一个“冒”字很是了得,其一写出了花儿多,叶子多,其二写出了荷花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其三画面感极强,由静到动,极具想象力,极富跳跃之感。又如写景课文还常常通过句式的长短、独特、对称等来抒发情感。总之,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语言中藏着的内在密码,夯实学生对写景类课文语言的深度认识。

二、悟读,对话寓情于景

写景类课文作者往往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娓娓道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与作者情感对话,通过 “整合画面,展开想象,融于诵读”等多种策略来入情入境地悟读。

1.整合画面,对话情境

以形传神、创设情境是写景类课文重要的写作方法,通过具体形象的逼真描绘,传达出所描写景物的精神意蕴,并传递出文中作者的主观情感。阅读这类文章,不妨“循其形,入其里”,整合一组组画面体会其情境,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中初步审美素养的需要。

由点及面、由面及点的场面描写,在写景类课文中往往会涉及。如《鸟的天堂》中由群鸟翻飞的场面进而描写一只画眉鸟站在枝上兴奋地叫着,犹如电影画面一般,由此引导学生朗读,体会鸟儿欢快的场面。

2.借助想象,对话情趣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类课文往往采用借抒情、寄情于物或情景交融等写作手法,含蓄、形象而又具体地表达作者的情意。在悟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将作者描绘的景物再现于学生的脑海中。如《荷花》一课,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各种荷花开放时的样子,犹如身临其境,此时创设文本所描写的情境,引导学生一步步领悟课文的妙境和真谛,对话情趣,使学生想象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

三、读写,发展语言智能

读写结合是一个语文教学长盛不衰的话题,蕴含了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精华。写景类课文的读写结合,同样要立足读写结合点的挖掘和选取,随学而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1.摹写精彩句段

写景类课文的表现手法灵活,一个句子、一段话往往兼用多种表达方式,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从而使语言内涵丰富且有张力。品读、悟读这样的句段,与摹写相结合,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当然修辞手法的运用要依学段有层次地学习摹写。

如比喻手法的运用,根据年段的不同也应有梯度进行,如一二年级引导学生看画面,借助想象来仿写。三四年级段可以把一个事物比喻成许多事物,如《桂林山水》中把山比喻成老人、巨象、骆驼,采用连续比喻的方法,进而让学生进行仿写。五六年级就要了解比喻的深层次含义,如《白杨》一课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人的内在品质,即借物喻人的手法。总之,立足年段特点,进行不同层级的仿写,这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

2.习得谋篇布局

对不同类型的写景类课文,我们还可以从引导学生在读中习得谋篇布局,使阅读和习作有机地结合,发展学生篇章表达上的言语智能。这在第二、三学段的学习中,可以体现得更丰富些。

阅读前完成预习,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提示,试着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课文变成一张图,用文字和图示来呈现。阅读中交流品析,引导学生对这一篇写景课文的谋篇布局进行梳理、整合,形成清晰的写景“骨架”。阅读后举一反三,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尝试写一个这一类写景文章的“提纲”。

如我校名师邹老师执教 《颐和园》一课,先引导学生抓住次序和方位词语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训练学生有条理地介绍事物的能力,让学生感受作者有序表达的写作方法。然后创设情境,对长廊这部分进行仿照性练笔,把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运用到写作中,课后再让学生对家乡的某一处风景进行观察,并列好提纲,进行仿写。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学生写来得心应手。

总之,写景类课文教学要遵循文体的特点,紧紧围绕语言特色,促进情感认知,学习表达策略,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写景图式荷花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写景的妙招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荷花
图式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