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地方性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以天津为例

2018-01-26谢曼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天津

谢曼



浅谈地方性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以天津为例

谢曼

(天津农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4)

天津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合理有效地将其运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去,可以充实教学内容,坚定大学生政治信仰,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融入教学主要有案例式教学、录像式教学、体验式教学3种途径,在运用中应遵循有的放矢、选取适度、学生主体原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化资源;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1],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笔者认为,合理运用地方文化资源是达到这一教育目的的有益尝试。本文拟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天津文化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的作用、融入途径、使用原则进行探讨,探索地方文化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期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1 地方文化资源融入“纲要”教学的作用

1.1 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吸引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差一直是一个顽疾。作为公共必修课,“纲要”课堂人数多,专业背景各异。有的学生认为“纲要”课程不过是照本宣科,味同嚼蜡,毫无吸引力;有的学生认为中学已经学过,没必要再重学一遍,于是在课堂上睡觉、看小说、学英语,甚至玩手机,给教学带来不小的挑战,也激励着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如何使“纲要”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教学不失为一个有益探索。地方文化资源带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乡土情味,学生很容易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而《纲要》是国家统编教材,主要关注的是整个中国近现代的大历史,不能兼顾各地、各民族地方历史文化的详情细节。在教学中,教师适时地补充一些地方史资源,对于充实教学内容,增强“纲要”课吸引力,提高教学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1.2 强化大学生对“四个选择”的理解认识

课程名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质是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做出了“四个选择”。空洞的说教起不到作用,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在“纲要”教学中适时融入地方文化资源,充分发掘本土文化资源所蕴藏的革命精神价值,让学生在聆听耳熟能详、近在咫尺的革命先辈的传奇故事中,真切感受到共产党人为救国救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从而有力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论断,增强大学生对“四个选择”正确性以及历史必然性的认识。

2 天津文化资源融入“纲要”的教学途径

2.1 案例式教学

天津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百年历史看天津”之说,几百年城市发展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表现为历史文化资源厚重、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新兴文化资源抢眼等,这些都成为“纲要”课最鲜活的素材。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津开埠、九国租界并立;中国反洋教运动的高峰——天津教案;洋务运动时期天津机器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的创办;维新变法时期天津维新代表人物严复主办的《国闻报》;天津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3次莅临津门;天津人民反抗法帝国主义强占老西开;“五四”时期周恩来等领导的天津人民的爱国运动;“一二·九”运动在天津;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对天津的“劫收”;光耀史册的三大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等等。教师课堂讲授时可以把这些案例融入到教学中去,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讲到洋务运动时,天津机器局、开平矿务局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举步维艰,在内忧外患之下,地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立近代企业,兴办洋务。天津由于其“拱卫京畿”的重要作用,很快成为洋务派兴办军工企业的基地,并逐渐成为北方洋务运动的中心。1866年,在天津“城东十八里贾家沽道地方设立火药局”[2],1868年,又在南关外海光寺设一西局,东西两局是号称“洋军火之总汇”的天津机器局,占地二十多公顷,包括1个机器厂、8个火药厂、2个钢炮厂和我国北方第一座近代化规模较大的炼钢厂。经过5次扩建成为全国第二大兵工厂,规模仅次于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天津机器局的发展,在天津附近寻找煤矿,刻不容缓。1878年,在唐山东北成立了开平矿务局,这是中国最先使用近代方法开采煤矿的企业。为解决煤矿运输问题,还效仿西法修筑铁路、开凿河道、疏通蓟运河,使用水陆联运的办法,“解决了开平煤运到天津费用过高的问题,不但为天津近代工业的发展解决了动力资源,而且促进了中国交通业的进步”[3]。开平煤矿名义上是官督商办,实际上由商人经营管理,凡是购买1万两股票的股东,就可以派一人到矿局任职,这样增加了投资人的积极性。产品一律按照市场价格供给机器局和招商局的轮船使用,保证了煤矿的利润,开平矿务局成为当时经营最成功的洋务企业。本案例清楚地体现了洋务派创办军工企业、民用企业的目的以及两类企业不同的性质;而天津机器局、开平矿务局的最终命运也证实了地主阶级无法承担起中国现代化重任的结论。

2.2 录像式教学

在课堂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高校教学的普遍趋势。多媒体教学在“纲要”课中优势明显,可以通过剪辑电影、电视、纪录片中相关内容,把不能再现的历史较为直观地、真实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不但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升了思想教育效果。比如在讲到三大战役时,教师单纯地讲解未免枯燥,这时把“天津解放桥”的图片打到屏幕上,学生的眼前一亮,再播放一段经过剪辑的电影《大决战:平津战役》,配上教师经过精心准备的解说词,课堂顿时群情激昂。要知道,无论是天津籍学生,还是外地籍学生,大学四年,必将与天津这座城市同呼吸共成长,近在咫尺的当地文化资源总是最能引起共鸣、提升学习热情。通过多媒体,学生们看到了很多珍贵的历史图片和精彩画面,这种方式有利于他们了解天津的历史文化,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教材相关内容,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与天津有关的影视作品有《血溅津门》《火烧望海楼》《火烧圆明园》《詹天佑》《周恩来》《开天辟地》《建党伟业》《李大钊》《大决战》《建国大业》,纪录片《世纪中国》《百年中国》等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取。

2.3 体验式教学

走向历史现场,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深化,是教学内容与历史真实之间最佳契合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开发和利用学生所在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这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体现,更是走向历史现场的好方法[4]。通过实地走访体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强化内化教学效果。天津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丰富,比如大沽炮台、五大道租界遗迹、袁世凯小站练兵场、义和团运动坛口吕祖堂、霍元甲纪念馆、觉悟社、女星社、周邓纪念馆、静园、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盘山烈士陵园等;还有众多名人故居,如张自忠、梁启超、张学良、吉鸿昌、李叔同、袁世凯、徐世昌、曹锟、冯国璋、段祺瑞、曹禺等,这些丰富的资源,为体验式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场所。

在实践中,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华明镇为考察对象进行了体验式教学。华明镇位于天津市东丽区中部,毗邻滨海新区。昔日它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北方农村,环境卫生恶劣,产业布局杂乱,文体活动匮乏,农民生活水平低下。新世纪以来,在党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指引下,华明镇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先行者,实施“宅基地换房”的新模式,实现了农村城市化。2010年,华明镇以“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生活”为主题,成为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唯一农村城市化题材案例。当学生们看到华明博物馆里运用多媒体演示的昔日景象,再看到今日华明镇的巨变,无不受到深深的震撼。从荒凉落后的旧农村,到现代化的新城镇,华明镇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进一步坚定了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

3 地方文化资源融入“纲要”教学的原则

3.1 有的放矢原则

教师在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纲要”教学时,要做到有的放矢,这个“的”就是教学目的。即地方文化资源的引用目的明确,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主流和本质,更好地体会“四个选择”的必然性和正确性。为此,一要避免盲目使用。应在恰当的历史情境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材料,逻辑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地运用;二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地方文化资源虽从小处着手,但要从大处着眼,教师要把它放在国际、国家大背景下讲解,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有充实的活动内容;三要有利于提高学生政治素质。教师在引用地方文化资源时,要注意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理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现实使命感。

3.2 选取适度原则

“纲要”是全国统编教材,经过专家组细致论证,科学性、权威性毋庸置疑,教学中,教学内容理应围绕大历史展开,地方文化资源只是起到补充作用,因此教师要处理好教材与地方史的关系,坚持选取适度原则。一方面,那种脱离教材另搞一套的做法是不妥当的。选用大量当地文化资料,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质是喧宾夺主,以偏概全;另一方面,局限于教材内容照本宣科也是不合时宜的。因为正是各具特色的地方史汇聚成波澜壮阔的国家史,适量融入一些地方文化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选用地方文化资源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找到教材和地方史的最佳契合点,选取适度。

3.3 学生主体原则

运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教学,应转变教师是主角的传统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地方历史文化大都源自于学生生活的地方,有些甚至就发生在他们所在城市、乡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讲述地方历史文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豪感;在进行实践体验活动时,教师应精心准备,做好规划,要求学生在参观访问前查阅相关资料,对主题活动有充分地了解。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实践报告或研究论文,从而获得研究方法和人生经验。从某种程度上讲,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天津文化资源特点鲜明、丰富多彩,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理想素材,“纲要”课教师应充分把握,认真准备,利用天津地方资源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把“纲要”打造成大学生喜闻乐见、受益终生的课程。

[1] 本书编写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来新夏. 天津历史与文化[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

[3] 罗澍伟. 天津史话[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 李成生. 吕梁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 长治学院学报,2012,12(6):90-92.

责任编辑:宗淑萍

On the exploitation of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teaching——taking Tianjin as example

XIE Man

(College of Marxism,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

Rational and effective exploitation of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teachingcan enrich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as well as make it attractive and empathetic, and accordingly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belief.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approaches like case analysis, audio-visual presentation and experiential teaching may be utilized. In addition, three principles, including the target-based, appropriately selected and student-centered should be followed.

; cultural resources; teaching

G642

B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天津卷
《天津之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天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