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粗心是借口,不是原因

2018-01-26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卢一笑

数学大世界 2018年32期
关键词:审题书写题目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班 卢一笑

我们经常会看见这样的问题出现:x2=1,则x=1;3+4=12,3+7=11,33=9,是我们真的不会算吗?我们往往得到的结论是:我粗心了。写到本子上的时候没有觉得是错的,直到老师把叉号打到作业本上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儿出错了。天天错,天天改,天天改还是天天再错。看一看又把题抄错了,上一行是加12。下一行就变成加2;草稿纸上写的是对的,但是往本子上写的时候就抄错了;算出来选C,但是往卷子上填的时候就写成B了;7>5都知道,但是9-2 8-3(比较大小)往往就又算错了;点落在坐标轴上,很多学生的印象就是点落在x轴上,而忽略了对y轴的考虑。到底原因出在哪儿呢?为什么看似简单的问题,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却都看查不出来呢?通常的答案是粗心。

但仔细想想,错,归根到底还是对知识没有彻底掌握,或是只了解表层意,没有理解根源。有些题错,原因就是在基本的概念上含糊不清。还有一些题错是没有理解出题人的意图,换句话说,就是对考点考纲不清,再进一步说是对课本内的基础知识认知不够。一些题目不能很快明白运用所给条件,这也是对条件所包含的知识不能灵活处理,其实也可归为知识的理解不深入。这些基础知识概念还没有理解,在头脑中没有形成体系,再做多题,效果甚微。如果这样,就要从推导开始,重新梳理课本内的知识。

完成一道题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学知识点开始,到尝试运用它,灵活转换它,脑海中留有印象,再到审题时调动所学知识,有条不紊地一步一步书写过程,处理问题。得出结论后再重回题目检查思路、步骤、计算。如果是选择、填空题,还要注意填涂答题卡的正误,如果是大题,要注意关键步骤是否书写规范,卷面是否整洁,是否有总结的语句。经过这漫长的过程,才可以完成一道题,无论中间哪步有问题,都会导致题目结果出错。

就上面的问题,我们分析一下。比如x2=1,则x=1。我觉得孩子从幼儿期一直到小学毕业,基本上一直接触的都是正数的范围。十几年养成的习惯突然之间加进了负数,一下子不是很容易接受的,所以在潜意识当中回答的问题都是正数,而忽略了负数的存在。真是“习惯成自然”。再看33=9,肯定没有理解乘方的定义,按照小学乘法去做了,但是检查的时候,往往还是检查不出来是错的。再看9-2 8-3(比较大小),不是不会算,而是在算左边9-2的时候,直接是大脑当中直接闪过的是一个答案,紧接着再算8-3的时候,也是在大脑当中闪过的一个答案,但是当两个答案凑在一起的时候,因为是一闪而过,所以两个答案并没有立刻记住,有的时候就填错了。而老师并没有意识到问题出在哪儿,这个时候就应该让孩子先算左边的答案,并在算式下方画条横线写出答案,右边也是一样,刚开始觉得麻烦,但是习惯了,准确率就会提高,慢慢的也就掌握了方法。这个问题在一至三年级数学作业及考试中一直存在,老师一直没有把这个问题当回事儿。

就上面出现的各种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一、培养正确的阅读方式

我们知道粗心是从幼儿期开始的。幼儿期的孩子们读书的习惯尚不成熟,所以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们而言尤为重要。作为家长,每天都要陪孩子读书。长时间生活在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然就会感觉到读书的乐趣,认识到读书的意义,从而喜欢读书。到了小学,老师就可以教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边提问题。先粗读,再细读,再精读。引导他们如何边读边记,从而养成读书动笔、读书思考的习惯。这样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好摘录,做好笔记。老师上课时尤其要注意个别学生“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不良读书习惯。比如:3+4=12所产生的错误,就是读题不细致,乘法与加法混淆。先读懂题目,把重点的字词勾出来,引导这道题思路的关键句勾出来,再去做题,这样才能提高准确率。现在很多时候,学生在做题时先入为主的态度非常厉害,导致题目没看完就开始做题,做错时才发现原来题目读错了。一问经常说:“我以为是这样的。”一定要重视阅读。

二、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培养

在我们学习一次函数的时候,很多孩子往往忽略了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只考虑的是一次函数,而忽略了正比例函数。在说明等腰三角形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分类讨论。很多孩子对去括号法则掌握得也不是很透彻,往往做的是错的。再比如,-22与(-2)2,只要做,基本上都是错的。所以我老师一定注意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只要我们老师更改变方法,更新观念,善于总结反思,反复讲,反复练,一定会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三、重视审题

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审题是合理、正确解题的基础,是获取解题的信息,万事开头难。学生只有通过审题,才能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做准备。没有审题的能力,就谈不上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审题是很关键的。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都会做,我觉得这回考试挺简单的,当时怎么就做错了。”这种情况家长和学生都认为是不认真,粗心、马虎造成的。其实不然,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它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得需要有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一个长期过程。

四、培养正确的解题思路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常发现有的同学上课思维活跃,回答问题质量也高,但是做起作业来频频出错,考试也得不了高分,仔细分析一下,原因不外乎就是一个老毛病——粗心。但实际上这不仅仅是粗心。上课时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全神贯注,能很快机械地完成老师所讲的东西,但并不能熟能生巧。回到家之后,题目稍微做些转换,学生往往就会出错,因为他并没有达到知识融会贯通的地步。所以并不完全是因为粗心导致题做错了,而是在某些知识点的理解上还是有欠缺的,因此不能用“粗心”两个字来掩盖实质问题。必须做到课后及时反思,及时巩固,及时复习,及时改错,找出问题的所在,才能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才能在考试当中以不变应万变,从而降低发生粗心的概率。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强调计算第一步准确率的重要性,上课的时候可以采取比赛的方式:看谁的第一步运算率最高。经常这样做,到了三年级,孩子第一步的计算正确率能达到90%以上,从而为后面的计算奠定了重要基础。

五、培养认真的书写习惯

很多时候老听到这么一句话:“老师,我知道怎么做,但是我不会写。” 说这些话的同学往往表现出:喜欢动脑,不喜欢动笔。喜欢走捷径,不踏踏实实。翻开他们的作业,字迹潦草,歪歪扭扭,甚至缺胳膊少腿儿,错别字儿成堆。书写过程极为简单,根本看不出思路是什么。究其原因,是从小的书写习惯没有培养起来。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有个正确答案就行了,至于怎么来的没有必要思考,从而导致写作业或者是考试错误百出。这并不完全是由粗心造成的,而是书写习惯造成的。所以应从孩子小时候培养怎样写作业,怎样答考试卷,怎样在草稿纸上演算,这都是从小学就要狠抓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书写不合格,尽量减少粗心的产生。

六、培养认真检查的习惯

很多时候不是由于时间不够而没有检查的时间,而是由于平时我们的学习习惯、书写习惯较差,导致考试时间不够用,没有检查的时间。其实有的时候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养成好的复习习惯,及时纠错,找出近期学习上所存在的问题,规范答题、书写,肯定会有检查的时间,从而降低题目的出错率。

七、培养良好的抗压能力

没有一个孩子敢说他生活在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当中。现在很多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差,平时学得好,一考试就大脑一片空白,出考场就什么都会了。此时孩子会有很多的理由:被一道题卡住了,想了很长时间没有想出来,所以后面的题就没有来得及做,更别说检查了。一考试就肚子疼,老上厕所,所以时间不够用。还有些孩子知道明天考试,就跟家长说不舒服,明天不参加考试了。上面种种理由可以反映出:现在的孩子抗压能力非常差,经受不了挫折。其实这个问题只要在平时注意是可以解决的。首先,我们的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尽可能淡化分数对孩子的影响,及时帮助孩子分析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多鼓励,多正面引导。把平时的作业当考试,把考试当练习,调整心态,这样尽可能减少,考试对孩子造成的压力。孩子考试的时候就能正常发挥,从而以考试来考查孩子平时的学习情况。

粗心两个字说起来和写起来都很简单,但其实很多时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一种推卸。我们不可能回避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如果把以上问题都解决了,那么再说粗心是错误原因的次数也就会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能具体地说我哪一个地方出错了。不回避问题,直面问题,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审题书写题目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用什么书写呢?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三招”学会审题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七分审题三分做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