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呈腾飞之势

2018-01-26吴文仙

当代贵州 2018年4期
关键词:贵州经济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吴文仙

2017年,贵州脱贫攻坚再战告捷,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两条底线越守越牢。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向好、转型加快、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把握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成就新作为。2017年以来,贵州全面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赶”与“转”的协奏中,脱贫攻坚“四场硬仗”、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双千工程”、旅游“井喷”、民生实事等领域持续发力,经济发展实现速度与质量同步前进,呈现出“高要求、高起点、高效益、高质量、高速度、高福祉”的“六高”特征。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正呈腾飞之势。

贵州经济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得益于贵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发展新路,深入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奋力做优“长板”、补齐“短板”。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贵州各族干部群众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深入研究问题,着力破解难题,真抓实干、奋发有为的生动体现。

“赶”“转”并举求突破

2017年11月23日,首届中国县域经济高峰论坛暨《中国县域经济报告(2017)》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贵州仁怀、盘州、兴义3市入选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从全省来看,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1354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增速高于全国水平3.3个百分点。自2011年以来,贵州已连续7年、28个季度位居全国前3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20.78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5439.63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6080.42亿元,增长11.5%。

过去一年,全省经济运行在“稳”的前提下,狠抓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进”上取得新成效,在“好”上寻求新突破,在“转”上寻求新动力。

2017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建立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贵州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7%,9万吨煤矿全部淘汰退出,167万吨地条钢全部关停,淘汰落后产能,产业转型正进入前所未有的快车道。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3%,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9.9%和26.6%。能源工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的同时,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喜人。

“种植玉米亩产1300斤左右,按每斤8毛的收购价,每亩收入1040元,刨去成本几乎挣不到钱。种猕猴桃亩产2000斤左右,按每斤10-12元,每亩收入2万-2.4万元左右。”水城县米箩镇俄戛村村民周祖珍掰着手指对土地改种成效算账,“除去成本,种猕猴桃每亩利润可达1万元以上,收入是种玉米的10倍多。”

“改变祖祖辈辈种玉米的传统,结束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的历史。”如今,贵州下决心调整玉米种植面积,扩大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017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85.4万亩,粮经作物种植比调整为38∶62。

通过农业结构调整,2017年贵州茶叶、辣椒、火龙果、刺梨、薏仁米等种植规模居全国第一位,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682.59万亩,比上年增加106.9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达到2040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238个。

“内”“外”发力强动能

贵阳吉利整车产业化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亚玛顿超薄太阳能组建正式投产、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全球领先……2017年,贵州“双千工程”让实体经济的动力不断变强。

对实体经济整体规模偏小的贵州而言,2017年,一边通过“千企引进”“借外力”,引进一大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引领性强的企业助力贵州实体经济规模迅速壮大;一边以“千企改造”“练内功”,对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改造,促进全省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2017年9月18日,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深入安顺市平坝区、普定县考察调研。图为孙志刚(前右二)在普定县沙湾农业园区,走进田间地头察看农作物长势。(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杜朋城 / 摄)

过去一年贵州对1620家企业、1700个项目实施技术改造,引进1060家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其中引进苹果、华为等500强企业23家。

2017年贵州与美国高通公司“联姻”落户贵安新区的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其研制的华芯通ARM服务器芯片开始流片。从此,集成了近10亿个晶体管,主要应用于数据存储中心和超级计算机,能够搭载48核处理器的超级芯片,开启贵州“芯”征程。

过去一年,贵州全力打造品种丰品质优品牌强的供给体系——智能手机、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6.9倍和29.7%。建成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数据中心服务器承载能力达到70万台,较去年新增30万台。工业产品达到340种,覆盖率56.3%、提高1.1个百分点。贵州钢绳实现我国钢丝绳行业国际标准零突破,全省进出货物比调整为53∶47。

2017年,贵州以降成本为突破口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效益,为实体经济企业降低“五大成本”608亿元。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8.9%和41.3%、提高5.1个和29.2个百分点。

深化改革获效益

“‘娃娃菜’是剥除大白菜多层叶片剩下最嫩的菜心部分,很受市场欢迎,价格高,可以卖到1.2元一株。2017年卖了约300多吨到中国香港、东南亚地区。”毕节市纳雍县骔岭镇狮子村第一书记张坤说。

骔岭镇是纳雍的产煤重镇,蔬菜产业是其产业转型和脱贫攻坚主打产业。“从这里出去的蔬菜,每株都标注着‘贵州纳雍’,这让我们与中国香港、东南亚等山外世界的距离更近了。”张坤说。

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贵州,围绕全国人民餐桌需求,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以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为目标,坚持产业扶贫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联动发力,为其他省区提供更多优质绿色农产品的同时,农产品也逐渐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推动贵州发展质量持续变高、发展效益持续变好。

而能源工业领域深化改革,也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2017年12月27日11时17分,贵州年度省内售电量首次突破了1000亿千瓦时大关,全年省内售电量1024.2亿千瓦时、增长15.1%。

贵州经济增速领跑全国的背后,离不开电力的保驾护航,贵州把降电价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成为全国电价水平最低的省份之一,有效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释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力,促进了全省工业经济的发展。要素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1.5%。

“2017年有三个标志性事件折射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贵州电网省内售电量首次突破1000亿千瓦时,增速位居南网五省区第一、全国第三;二是民航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达到2460万人次;三是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这三个指标比较客观地体现了我省旺盛的经济发展活力。”省发改委负责人说。

猜你喜欢

贵州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经济日历
中国经济
贵州古驿道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经济
神奇的贵州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