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成语梳理文言现象

2018-01-25侯成宾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动用形容词文言

侯成宾

2018年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刚刚修订完成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据悉,新课标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其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立足本国特色,着眼于国际视野,顺应社会主义新时代需求,在突出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建构学习任务群,优化语文课程结构,明确学业质量标准的同时,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就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而四者又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互相依存。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从这个角度讲,引领学生“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就成为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核心内涵,而“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就成为重要的语文课程目标。

毫无疑问,“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离不开具体的“语言情境”,而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情境、现代文阅读中的语言情境,学生都是比较熟悉的,但古诗文阅读中接触到的语言情境以及语言现象就较为陌生了,特别是在文言特殊句式和文言词类活用方面,理解起来有难度,因而学生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的积极性就差一些。为了增强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引领学生积累、梳理和整合文言现象,笔者认为巧用成语梳理文言现象是一个比较简便易行的办法。

说到成语,学生并不陌生,同时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在“语言文字运用”考查中考到了成语,故学生相对比较重视。成语作为汉语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语,有简洁明了、言简意赅的特点。鉴于它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保留了一些文言句法或词法,有别于现代汉语,因而便于通过成语积累梳理整合一些文言现象,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关于文言句式

成语中保留了一些文言句式,具体梳理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形:

1.宾语前置

在“唯命是从”这个成语中,用“唯……是……”这样一种固定结构,表示“从命”的意思,与常态表述稍有不同的是,宾语放在了动词前面,用宾语前置的形式表示对所从之“命”的强调。而在“时不我待”这一成语中,出现了否定句中代词“我”作宾语的情况,按照文言习惯,宾语被提前到动词“待”字前面,表示时光飞逝,不容“我”迟疑等待。类似的成语还有“马首是瞻”(“唯马首是瞻”的省略语)、“莫予毒也”、“尔虞我诈”(“我无尔诈,尔无我虞”的省略语)等。

2.介词结构后置

“重于泰山”这个成语,按照现代汉语习惯,应该表述为“于泰山重”,意思是“比泰山还重,比喻作用和价值极大”。但按照古人的表述习惯,把中心词放在前面,表比较的介词结构放在后面,这样有强调中心词的意味。类似的成语还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急如星火”“青出于蓝”等。

3.省略成分

“栉风沐雨”这个成语,意思是说“在风中梳发在雨中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从语义组合的角度看,其结构应是“栉(于)风沐(于)雨”,也就是说省略了介词“于”字(当然,加上了这个“于”字,整个结构又变成了介词结构后置)。古人这样表达并不会产生歧义,因为当“栉风沐雨”组合在一起时,人们会从整体上把握语义,而不会关注细枝末节,这也产生了表达简约明了的效果。类似的成语还有“讷言敏行”,即“讷(于)言敏(于)行”;“安贫乐道”,即“安(于)贫乐(于)道”。除省略虚词之外,还有像“不以为意”之类的成语,实为“不以(之)为意”的省略,意思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和事抱轻视态度”,这里的“之”指代的内容就比较具体了。

二、关于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中较为突出的用词现象,是与现代汉语的用词习惯相比较而言的。鉴于词类活用具有词性的临时性改变以及词义解释需要附加内容的特点(词义解释非直来直去),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困难,而从成语的语境予以审视,语境相对单一简约,语义相对集中,也便于理解和把握。下面从常见词类活用现象人手,梳理出如下几种类型:

1.名次用作动词

比如“车水马龙”这个成语,其中“水”“龙”应该解释为“像流水”“像游龙”,也就是说名词用作了动词。整个成语是用来“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再如“兵不血刃”中的“血”字,本来是名词,但这里应解释为“染上血迹”,显然是用作了动词,整个成语可解释为“兵器上没有沾上血迹,战斗就结束了,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勝利”。

还有“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其中后面的“风”“雨”也用作了动词,分别解释为“吹拂”“下雨”,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如和煦的春风吹拂在身上,如夏天的雨落在身上,比喻及时给人教益和帮助”。

此类成语再比如“心猿意马”“祸国殃民”“瓮牖绳枢”等,特点都是名词动用。另有一些情况如“不胫而走”“不翼而飞”等,名词前有“不”这一副词,名词若不动用也解释不通,所以相应解释为“长出腿”“长出翅膀”等动词性的意思,而“不可名状”“能文能武”等成语,因名词前有能愿动词,名词也必须活用为动词。

2.名次用作状语

(1)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这里的“鳞”“栉”可解释为“像……一样”的介词短语,充当动词“次”“比”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等。类似的还有“斗折蛇行”“风驰电掣”“星罗棋布”“条分缕析”等。

(2)车载斗量:用车装,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多用来表示不足为奇。这里的“车”“斗”表示动作凭借的方式或工具。类似的还有“刀耕火种”“管窥蠡测”等。

(3)道听途说:在路上听来的言说,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这里的“道”“途”是表示动作处所的状语。类似的还有“蟾宫折桂”“邯郸学步”等。

(4)晨钟暮鼓:在清晨敲钟,在晚上击鼓。“钟”“鼓”,活用为动词。多用来形容僧尼的孤寂生活或时日的推移;也比喻催人警醒的话。这里的“晨”“暮”是表示行为发生的时间。类似的比如“春华秋实”“宵衣旰食”等。

(5)上窜下跳:向上向下到处奔走,形容人四处活动,多含贬义。这里的“上”“下”是表示动作发生的方向。类似的成语还有“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等。

3.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需要注意一点,这类动词常常是不带宾语的自动词,也叫不及物动词。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来看,不及物动词带上宾语有些“别扭”,所以就要用“使动”的方法来解释,也就是说解释动词的语义,要使用“使(宾语)+动词”的模式。如“沉鱼落雁”:沉鱼,使鱼沉下去,传说美女西施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沉到河底,从此,“沉鱼”就成了西施代称;落雁,使大雁跌落,传说南飞的大雁看到骑在马上的美丽女子王昭君,忘记拍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落雁”就成了王昭君的代称。再如“闭月羞花”,月亮见到貂蝉,貂蝉的美貌使它躲到云层里;花儿见到杨玉环,杨玉环的美貌使它含羞低下头。这里的“闭”“羞”都是使动用法。类似的成语还有“荡气回肠”“飞沙走石”“惊心动魄”“倾城倾国”等。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作为形容词,是起修饰作用的,往往不带宾语,而带上宾语,就应看作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比如“正本清源”,就要解释为“使本正,使源清,比喻从根源上予以纠正清理。”类似的成语还有“定国安邦”“丰衣足食”“息事宁人”等。

(3)名词的使动用法。“汗牛充栋”“生死肉骨”两个成语中的“汗”和“肉”都是名词,用一般的解释已解释不通,而解释为“使牛出汗”“使白骨长肉”就可以了,前者是比喻书籍很多,用牛拉车都要累得出汗,后者是说恩惠很大,可以让白骨上长肉,让死去的复生。

4.意动用法

(1)草菅人命:把人命看得像野草一样不值钱,指统治者滥施淫威,轻视人命,任意残害生命。这里的“草菅”本来是名词,带上宾语“人命”之后就变成了动词,但它并不能支配什么,只是从主观上以为宾语“人命”带有了草菅的性状,既然是意念上的一种行为,所以被称为“意动”。类似的成语还有“鱼肉百姓”“幕天席地”等,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2)兵贵神速:用兵以行动迅速为贵。这里的“贵”是一个形容词,本来不可带宾语,带上宾语后就让宾语具有了这个形容词原本的“宝贵”的意思,但这个意思并非客观情形,而是一种主观上的认为,所以仍然是一种“意动”用法,不过这是形容词的意动,类似的还有“不远万里”“不耻下问”等。

5.形容词、动词活用为名词

(1)挑肥拣瘦:比喻挑挑拣拣,只要对自己有利的(含贬义)。這里的“肥”“瘦”均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肥肉”和“瘦肉”(今人不再喜欢“肥肉”,时代不可同日而语)。类似的成语还有“拈轻怕重”“厚此薄彼”等。

(2)入不敷出:收入不够开支,形容非常贫穷。这里的“入”“出”由动词活用为名词,分别指“收入”和“支出”。类似的成语还有“路不拾遗”“追亡逐北”(“亡”和“北”本指败北逃亡,这里指战败时的逃兵)等。

6.数词的活用

(1)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感到新鲜。这里的“一”字,活用为副词“全、都”之意,类似的成语还有“一无是处”“一无所知”等。

(2)人一己百: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这里的“一”“百”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做一次”和“做一百次”。类似的成语还有“言行不一”“二三其德”等。

(3)一傅众咻:原指一人施教时,众人在旁喧扰。形容由于环境的干扰,做事难以取得成绩。这里的“一”活用为名词,指“一个人”。类似的成语还有“杀一做百”“举一反三”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宁教授曾讲:“(学生)到了高中,母语的初步语感已经形成。要想改变语感的品质,必须有一定的语理来调整。语理是对语言现象的理性认识,把语言现象提升到规律,就产生了语理。”通过成语来梳理文言中的语言现象,这既是概括总结文言表达规律、形成语理的过程,同时又是思维训练的过程;这既可以积累成语,丰富词汇量,又可提高文言语感品质,增强文言阅读能力,一举两得。

猜你喜欢

动用形容词文言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Comparative Adjectives (形容词比较级)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浅谈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简析高中英语学习中名词动用的十种常见类型
形容词
对《文言是母语吗?——解读内地〈课程标准〉一思》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