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体会

2018-01-25李秀萍

甘肃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练笔激趣作文教学

李秀萍

【关键词】 作文教学;激趣;练笔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2—0101—01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指导学生认真练笔,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一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多年来,笔者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做法如下:

一、激发兴趣要鼓励,勤写多练细观察

1. 鼓励为主,激发兴趣。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要以鼓励为止,要亲近学生,让学生尽量放松,比如可给学生编一些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产生听故事的兴趣,然后有意识地找些有惧怕写作心理的学生,让他们编一些有趣的故事,并充分肯定学生所编的故事就是一篇好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批改作文时,所给评语千万不要挫伤学生的積极性,即使遇到抄袭来的文章,教师也要忍住性子,如果直接给批上“抄袭可耻”,恐怕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抄袭作文,很大程度上都存在想写好作文的心理,因此,教师要顺势引导学生,诸如批上“这篇作文写得非常成功,能参照别人的文章仿写是一个好办法,如果能把别人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就更好了,相信你一定会这样去做的”等批语,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评语重新认识自己的写作行为,激发写作欲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2. 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第一,要求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事物,不能走马观花。观察全面就是对事物的全貌、事物的发展全过程、事物构成的各部分以及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从头至尾,由此及彼地进行观察,也可以对事物由分解到综合地进行观察。第二,观察的首要对象是人。观察人包括观察人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性格,观察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观察人物一般都从外表开始,但又不能停留在外表上。学生特别要注意通过人物的外在特征去探索内在的个性。第三,观察的次要对象是景物。必须交给学生按一定的方位、顺序,或由近及远,或由上到下,或由表及里去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了解事物的某些规律。如,在指导学生写《雨后的校园》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雨后校园的景物,重点是写楼前的花坛,再写楼东的杨树林。

3. 培养勤写快练的习惯。多年的作文教学使笔者体会到勤写快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重要措施,也是作文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学了写人的文章,就让学生写人;学了叙事的文章,就让学生叙事。学校举行运动会,笔者就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写以“运动会”为话题的作文;班会、队会、学校组织看电影,笔者都不失时机地安排学生写作。这样良好的写作习惯也就形成了,也能得心应手地“我手写我口”了。

二、指导练笔教写法,多种形式练技能

1. 要以读促写、从读学写,在阅读教学中融进写作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以读促写、从读学写,每学一篇文章都尽可能地组织学生练笔。例如,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后,笔者让学生通过人物的一系列动作描写人物。这样读写结合,学生掌握了记叙文的一些写作规律。

2. 坚持五分钟说话训练。在语文课(或自习课)上利用五至七分钟时间让学生用普通话进行说话训练,笔者把这一训练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由发言。让学生用普通话说自己想说的话,可以谈天说地,可以道古论今,可以说家长里短,也可以讲社会人生。每次说话训练学生都跃跃欲试,踊跃发言,在愉快的气氛中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发展了思维能力。第二阶段,让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写在纸上,包括介绍课外读物、发布新闻、讲故事等,然后收集在一起,在语文课上利用五至七分钟让发言的学生抽签,然后自己组织语言围绕话题说话。在娱乐的气氛中提高了学生的普通话口头表达能力。

3. 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统一的修改符号。规定一套统一的修改符号,可以简化批语,提高效率。其次,既要重视作文语言、文字、结构方面的问题,也要重视作文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再次,要让学生互相评改作文,掌握互评法。学生修改作文可以分为书面修改和口头评改。书面修改的要求是,学生会运用一定的修改符号修改别人的文章,修改自己的文章。优秀学生可为其他同学的作文做书面修改,根据写作的原则、要求、文体特点,从标点符号、遣词造句到布局谋篇,理顺文章的思路,并通过修改使原文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提高。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笔者所教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提高,也使笔者尝到了进行作文教学改革的甜头。

猜你喜欢

练笔激趣作文教学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