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2018-01-25宋荣

甘肃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反思作业小学语文

宋荣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业;最优化设计;反思;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2—0075—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业设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为作业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作业,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消化,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目前课堂作业却面临着根本无法在课堂上得以落实的问题;课后作业存在着单调、枯燥、量多而脱离实践的诸多问题。因此,教师应积极尝试,努力创新,从语文作业形式、内容评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优化设计,意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把学生从机械重复、硬性统一、封闭式的作业中解放出来,通过优化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对过去作业设计与训练的反思

传统作业大多是成天让学生背诵一些课文与课文以外的名句(段)、名诗、名篇,或抄写(摘录)一些好词佳句名篇,或一味地做一些练习题,如此周而复始、乐此不疲。其实,这样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循环练题,使学生仿佛跳进了死海,激情近乎尘封,思维趋于凝固,既不能使人知识丰富,也不能使人变得聪明。善于思维才是智力的核心。因此,作业设计应注重引导学生多思考。在语文基础训练中,思维能力是灵魂。就拿“背诵”来说吧,一般把以前的死记硬背称为“机械作业”,可是,如果教师能让学生的思维参与进去的话,就会完全改变“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诵读方法,使背诵和理解融为一体,使读、记与思维化为一炉,这样的背诵就不再是机械的记忆了。如,笔者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时,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插图,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这样将看、读、思、记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能收到良好的背诵效果。再拿“抄写”来说吧,如果仅仅让学生不厌其烦地抄、写,不仅收效甚微,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如果在写之前,教师先让学生爽朗地读读字音,分析一下字型结构,想想书写技巧,记一记笔顺,加以理解之后再抄写,就会使“抄写”这一作业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優化作业设计的策略

1. 作业的类型应多元化。要将单一的文本作业改为多元的作业,在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作业练习时,教师要鼓励他们采用画图、拍照、剪报,乃至手工制作植物标本等方式来表达,用自我创作的乐曲、活动录像、诗歌、小品、相声、故事、短剧等形式,鼓励学生以看、听、摸、嗅、尝和想象等多种方式去感悟那丰富多彩的生活知识。(1)操作型作业。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如,绘画。在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用图画把所学内容表现出来,以形象直观促进理解的准确性。(2)创编型作业。这类作业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适当地对文中人物进行一定的心理分析,对文中情境进行想象,或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等等。(3)想象型作业。即在学完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在全面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将课堂学习目标进行延伸。

2. 作业设计要体现层次性。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尊重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慎重考虑创新性,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和度。在教学中,笔者经常把作业设计成“快餐”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每学完一篇课文,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写写自己学完后的感受;而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要求他复述课文内容,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就可以了。

3. 作业设计要注重对课外知识的拓展。“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目标,“语文的外延就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故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时应联系生活实际,力求把课本上的语文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既要注意语文学科内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毕竟有限。书刊、影视、展览、旅行等等都可以成为作业内容的资源。如,学了《小孩与大海》《海底世界》《躺在波浪上看书》后,笔者就让学生查找有关海洋的资料,了解地球上还有哪些奇特的海洋,以此丰富学生的见识。

总之,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要敢于创新,博采众长,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反思作业小学语文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