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生生命教育的意涵与实施路径

2018-01-25黄琪邵聚婷

科教导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意涵实施路径生命教育

黄琪+邵聚婷

摘 要 生命教育既是一种安全教育,又是一种生活教育;既是一种生态教育,也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小学生命教育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小学生正确生命观和生活观的形成,而且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目标的达成。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

关键词 小学生 生命教育 意涵 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1.066

Abstract Life education is both a safety education and a life education. It is both an ecological education and a value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correct life and outlook of life, but also 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and nature and society.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is a "system project" which requires the use of "education synergy" of schools, families and society.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ife education; mean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th

生命教育思想的提出,始于20世紀60年代末美国教育思想家华特士在加州创办的阿南达智慧学校,其后在美国和西方一些中小学校逐渐付诸实施。我国对生命教育的重视,是从2001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开始的,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本”和“生活化教育理念”,其实就是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经过近20年的实践,生命教育已经在我国深入人心,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

1 小学生生命教育的意涵

何谓生命教育,目前学者们尚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冯建军教授认为:“生命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1]闫燕等人则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关怀为中心,在遵循个体生命生理和心理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引导生命走向完善,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并在个体与天地人之间建立美好和谐关系的教育。”[2]综合来看,学者们虽然对生命教育认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其观点又存在着本质联系。从小学生这一特定教育对象出发,生命教育应当是一种“深入其意识、显于其行为”的教育活动,表现出鲜明的生命性与社会性。对生命教育的内涵进行深入追问和探究,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

1.1 生命教育是一种安全教育

生命教育最根本性的价值目标是“懂得珍爱生命,即教会小学生怎样在突发危机前保护自己”。[3]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一方面对社会了解不够,其安全意识普遍不高,容易被不法分子迷惑和利用;另一方面注意力和安全经验欠缺,不注意交通安全以及防火、防电和防盗,容易造成不可弥补的安全事故;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存在着盲目跟风等不良倾向,对同学中的弱者施加欺凌或暴力,认识不到自身的错误行为。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大力加强安全教育,让小学生认识生命安全的重要意义,提高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自觉维护自身以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1.2 生命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

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诸多的挑战与机遇,成功的背后往往蕴藏着预料不到的危机,因而生命教育其实也就是一种生活教育。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教会小学生直面困难和耐受挫折,坦然面对人生失意与挑战。当前我国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和爷爷奶奶心目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往往依赖性很强,缺乏较高的独立性,一旦遇到问题就习惯于向父母和老师寻求答案。这样很容易致使他们无论是学习生涯还是人生之路,稍遇困难挫折就容易被打垮。因此,生命教育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帮助小学生培养自己的责任感、独立性以及自理能力,增强承受困难和压力的信心与勇力,从而促使其健康全面成长。

1.3 生命教育是一种生态教育

生命教育既要关注与人的生命质量,而且也要关注大自然中所有生命体的生命状态,生命教育必然内蕴着生态教育的价值追求。生命教育倡导学生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要爱护自然并与之和谐相处,共生共荣;不仅要尊重人类自身的生命,而且要重视自然界所有生物的生命。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活动的场域、规模、频度越来越高,向自然的索取和对自然生态的干预也呈现出日益增强的趋势,这必然会导致生态危机的频发。通过生命教育,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就能使小学生从小培养起亲近自然、关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社会成员。

1.4 生命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

生命教育要始终聚焦于帮助小学生学会欣赏和重视生命中的每一个过程,深切体悟生命的珍贵和伟大,努力争取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对此,我国有学者就明确指出:“生命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促进生命的美好,促进个体生命在身、心、灵各个层面都趋于美好并进而实现全人生命的美好。”[4]这也就是说,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引导个体自我价值的张扬和实现”。通过生命教育的开展,可以有助于小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小学生发现自身潜藏的巨大潜力,并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他们追求自身意义价值的实现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endprint

2 小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

小学生生命教育的核心是生命,主体是正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时期的小学生,它充分彰显“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有利于小学生正确生命观的形成

小学生价值观尚未形成,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消极影响,对生命的理解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偏差。生命教育的开展可以有效地促使小学生正确生命观的形成,使小學生在认识生命和了解生命的基础上能够珍爱生命和保护生命,在此基础上进而更进一步地探索实现生命的价值。

2.2 有助于小学生科学生活观的建立

随着升学、就业等方面社会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有些学生在充满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环境中往往会感到压抑痛苦,甚至会发生以出走、自杀等伤害自己的方式逃避现实。生命教育的开展,恰恰能够使学生不仅学会防灾避险,而且能有效应对挫折,超越困境。通过在小学阶段实施生命教育,形成小学生正确的生活观,对其未来人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2.3 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目标的达成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以危害他人健康而牟取暴利的事,曾一度引起了社会恐慌。这类事情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经商者道德沦丧和对生命漠视,其实这也正是生命观念缺乏的突出表现。而通过学校生命教育的开展,正是一条从根本上实现问题解决的最佳方式。小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主人翁,他们的生命状态和生命质量决定着社会的和谐。

3 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它对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启蒙作用。因此,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必须精心设计,选择最佳的路径和策略。

3.1 学校:开设专门生命教育课程,形成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是小学生生命教育实施的主阵地,应抓好三个方面重点工作:第一,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并把它作为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分配和其他必修课一样的课时,试行一样的考核评价方法。当然,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需要依据不同阶段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加以选编,并注意与学校开设的科学课等课程形成有机结合。例如,种植花木,科学课程主要任务是观察花木的生长变化,而生命教育课程则通过科学课程中所完成的观察报告,见证生命的完整发展变化过程,使小学生能够从中了解生命和感悟生命。第二,生命教育的开展可以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作用,加强生命体验式教学。例如,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台风、火灾、地震、海啸等,使学生置身其中,身临其境,亲身体验。这样更能激发小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小学生参与生命教育的积极性。第三,生命教育还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在小学校园里,各种课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生命教育纳入和包括其中,往往会对小学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学校可以通过黑板报、橱窗、校报等形式宣传生命教育;也可以开展书籍阅读、影视作品欣赏、音乐作品赏析等生命教育主题活动。

3.2 家庭:家长要与孩子积极沟通,促进孩子生命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最初和最主要的场所,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其在生命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为此,首先,家长要多与孩子陪伴沟通。孩子入学后,家长与孩子直接交往时间往往会减少,孩子由于到了学校这个陌生环境,内心孤独感就会得以增强。因此,家长需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关心和理解孩子,遇到问题及时帮助他们加以解决。其次,家长要注意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做出良好的榜样,帮助孩子科学生命观、生活观和人生观形成。最后,家长也要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学校生命教育活动过程之中,经常与教师和学校进行生命教育方面的沟通,鼓励学校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展与改革,监督和评价学校生命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及时向学校提出生命教育方面的合理化建议,优化和完善学校生命教育的质量。

3.3 社会:充分利用发挥媒介作用,增强生命教育的力度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他们无时无刻不生活于社会之中。特别是一些社会团体,它们拥有丰富多样的资源优势,重视并充分利用往往能增加生命教育的力度和效度。为此,一方面,要在社会上广泛宣传和有力号召,汇聚一批在生命教育研究方面较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以及一些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危机处理经验的社会工作者,对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形式方法进行研讨,可以共同编写有关生命教育课程方面的教材,也可以共同商定生命教育实施的有效措施及模式,从而为学校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始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QQ等多种媒介手段,关注小学生生命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活动,如带领小学生到养老院或敬老院去伺候老年人,到孤儿院体验孤儿们一天的生活,到流浪动物收容所去照看动物等。

本文为江苏省2017年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项目“苏北农村小学生命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XCX2017069)的阶段性成果,指导教师为张典兵教授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4.

[2] 闫艳,王秀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8(3):36.

[3] 王井云.生命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探析[J].教育导刊,2013(6):11.

[4] 汪丽华.身心灵与全人生命教育的目标[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27.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涵实施路径生命教育
雨来了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