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8-01-25李明旭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时间时机小组合作学习

李明旭

内容摘要:所谓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的学习方式。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谈些看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时机 时间 监控 成果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一种能力,在合作中能体现个人的品质和素质。让学生学会合作,善于合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这种方式既能发掘潜能,又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但是,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合作的目的不明确,合作具有随意性,合作走过场等。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怎样才能更好的在语文课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第一,合作时机要恰当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得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独立学习、竞争学习、教师引领仍有着合作学习不可替代的地位。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个人独学,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精心安排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把合作落到实处。

(1)在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在遇到学习难点时,在课堂上遇到生成性的疑难问题时,可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如《老王》一课,老王是如何对待我们一家,我们一家是如何对待老王的,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学生都可通过独立思考解决。但我为什么对老王感到愧怍,这就是个难点,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如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有个阅读面较广的学生提出“荆轲刺秦王时,秦王就面不改色生擒荆轲,为什么面对唐雎就色挠,长跪而谢之呢?”这个生成性的问题学生无疑是很难回答的。所以让学生现场进行了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明确,本篇文章是为了突出唐雎这个“士”的形象进行了虚构。

(2)在学生意见有分歧时,在解答开放性、发散性问题时,在能求异、能争议、能综合的问题上进行合作。如教学《社戏》时,社戏的结尾写到“我再也没吃到那夜似的好豆,看到那夜似的好戏。”戏并不好看,豆也并不好吃,为什么“我”要说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这个问题就具有发散性,学生能争议,能综合,所以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对知识进行归类进行整理复习时,可开展互帮互助互学,互教互检互测,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如,学习复习文言文时,归纳某一课或者某一单元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词时,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一个或两个学生归纳一类,归纳好后进行综合。综合好后,还可互相检测,这样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4)开展综合性学习时,可合作查资料,对资料整理归类,合作展示学习成果。如在开展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时,可让学生合作查资料。查桥的发展史,查各类桥的作用,查关于桥的传说、诗词等。资料分工查好后,在组内进行综合整理,并商讨展示的方式和展示的侧重点。小组可合作制成PPT展示,可与其他组进行互动展示。

(5)分角色朗读赏析时,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读、轮读,达到互相启迪,感悟升华的作用。如教学《唐雎不辱使命》,可让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一人读唐雎,一人读秦王,一人读叙述性的语言。在角色朗读中,体会秦王的傲慢蛮横、盛气凌人,唐雎的不卑不亢、大义凛然、不畏强暴。

切忌为了小组合作而合作和处处小组合作。

第二,合作时间要适度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在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交流的需要时,合作学习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否则,在学生对问题还没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学生的思维还没打开,易造成学生没意见可发表或者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

2.给学生适当的时间交流。有时由于教学时间的关系,教师给学生的合作时间不够。有的小组好没完成任务或者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或者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合作学习的热情,并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当然,在课堂上容易出现讨论时间过短完不成任务的情况,也偶尔会出现任务已完成,但教师仍不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的问题。教师应根据问题的难易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估测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时,教师要观察、倾听,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合作时间。也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后举手示意。

切忌仅仅为了走完教学流程没有时间保障的合作。

第三,监控介入要适时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放手但不放任,相信学生但不失控。要时时做好参谋、顾问与合作者的角色。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观察和介入。及时对各种情况进行调控。

1.纠错纠偏。有些学习内容,学生可能会意思领会不到位,对学习内容产生误解。或者在讨论过程中出现跳跃性思维,偏离讨论的主题。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监控,及时纠错纠偏,避免进入合作的误区,引导学生回到讨论的主题上。

2.防止冷场。在别的小组讨论的热火朝天时,个别小组可能安静异常。这时教师要观察分析冷场的具体原因,以组员的身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根据具体情况指导合作技巧,打破僵局,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3.关注后进生。合作是否有效,关键是要看后进生在合作中是否参与,是否有收获。在小组合作中,往往可能会出现优生包场,后进生不愿参与、无法参与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小组成员互帮互助,鼓励人人参与,指导小组成员轮流发言,后进生只要能发言或者能复述其他同学的发言都要予以鼓励。endprint

小组活动出现了问题时,教师都要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虽然小组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方式可能都不相同,但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做出问题预测,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就会保证合作的有效性。

第四,合作成果要展示

如果把前面的工作比成播种,浇水,施肥,展示交流就是成果了,没有成果展示的合作是没有意义的。展示学习的成果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汇报问题的答案。全班展示交流应该是小组成员在合作互学基础上的创造性的再合作,应该把展示交流环节当作展示小组风采与素质的最佳平台,应最大限度地让更多的学生在这个环节有展示的机会。

1.展示的分工。根据展示的内容,可以是小组中的一个人、或者两个人三个人,更提倡全组一起展示。例如赏析语言,可以由一个表现欲较强的学生主持,一个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读句子,由一个语言表述能力强的赏析,由一个字迹工整的学生板书关键词。也可每人赏析一个句子,由组长做总结性发言。

2.展示的方式。根据各小组成员各自的特长,各自对问题的理解和感悟。可以表演,可以朗读,可以绘画,可以唱歌,可以讲故事,可以辩论,可以演讲……如,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的过程中,在学生学习“巧遇于勒”的片段时,一个小组用表演的方式展示了合作学习的成果,由两个同学表演菲利普夫妇在船上遇到于勒的情景,由一名学生说心里旁白,通过表演和旁白形象的展示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势力、冷酷的性格特征。其他小组用了朗读的方式和语言赏析的方式。这些方式都很好的展示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在讨论文章的主旨时,采用了辩论的方式,通过辩论“菲利普夫妇的行为是否可以原谅?”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本文的主旨。

3.展示的内容。小组之间不要对同一个内容做重复性展示,可做补充式、纠正式、总结式、挑战式的展示。例如《沁园春·雪》让学生找出词中副词并体会词中副词运用的妙处,如果第一组交流了“唯”“頓”“须”等副词,其他组如果认为这个组赏析的不到位或者不准确,可做补充或纠正式的展示。如果没有不同意见,就不再重复交流这几个副词,要交流其他副词。如果其他组都已把所有副词找出并赏析好,那就可以做总结性展示,总结副词的作用。

小组如何合作学习是一个长期探索研究的过程,研究核心是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我们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在不断探索中优化,才能让合作学习真正成为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作者单位:湖北省保康县教学研究室)endprint

猜你喜欢

时间时机小组合作学习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师生互动4时机
时间消灭空间?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作战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