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花苜蓿的社会生态功能和医用保健价值

2018-01-25李鹏飞郑爱荣王彦华

河南畜牧兽医 2017年22期
关键词:苜蓿食物

郑 杰,琚 琎,李鹏飞,郑爱荣,王彦华*

(1.周口市饲草饲料站,河南 周口 466000;2.河南牧业经济学院;3.河南省饲草饲料站)

紫花苜蓿作为牧草之王,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产业化基础好,草品质量优异,饲用功能较强,利用方式多样,不但是当前草牧业发展和三元种植结构调整中最重要的豆科牧草,在提升畜牧业质量效益,促进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独特作用,而且在改良土地,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医用保健方面也具有十分独特的作用。

1 紫花苜蓿的食物供给保障作用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食物类型和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奶制品、牛羊肉和禽肉消费增长较快,因此,食物生产模式也要顺应这种转变做出相应战略调整。根据“食物当量”研究结果,居民口粮消费逐渐下降,饲料粮占粮食总量的比重逐年增加,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居民对口粮的需求约为2亿t“食物当量”,畜禽养殖对饲料粮的需求为5亿t“食物当量”,饲料用粮是人们口粮的2.5倍。因此,传统的“耕地农业”无力承担如此巨大的饲料用粮,未来必须大力发展苜蓿等优质高产牧草种植,发挥苜蓿等饲草的“营养体农业”利用效率高的优势,推动发展以草畜配套,种养结合为主的草地农业,改变传统“籽实农业”饲料生产效率比较低的习惯。为顺应食物结构转型的发展潮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草牧业”,强化突出饲草的畜牧转化功能和在“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和发展了草业科学的现代内涵,指出要“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扩大粮改饲试点,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2016年12月,农业部发布了《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饲料作物要扩大种植面积,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大力培育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胥刚等(2017)研究发现,相同食物当量的紫花苜蓿生产的一次性能源消耗和水资源的消耗,仅相当于玉米籽粒的20.50%和25.43%;而且紫花苜蓿是营养体生产,避免了废弃物处理过程,对生态环境只有美化作用而无副作用。因此,以苜蓿为主的现代饲草产业发展迎来了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苜蓿产业也将在维护食物安全,促进农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紫花苜蓿的生态功能

紫花苜蓿不但可以为家畜提供优质的牧草,保障食物安全,而且其作为营养体生产,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如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效率,涵养水源,同时枝叶繁茂,能够防风固土,改善生态环境和景观,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和休闲农业,还可以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和面源污染。唐朝李商隐在“茂陵”诗中,赞赏关中苜蓿榴花遍近郊的景象;唐朝王维在诗曰:“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描绘了一幅丝绸路上的特异风光。根瘤菌可以与苜蓿结合共生,从而建立一个高效的生物固氮体系,紫花苜蓿的生物固氮功能可为后茬作物生产提供一定量的氮素肥料,从而减少了作物生产对工业氮肥的施用,这样既节省生产成本又可以减少肥料及肥料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如果有计划地大规模种植紫花苜蓿,相当于建立一个能够长期自动运行的高效生物氮肥厂。杨何宝等(2016)研究结果表明,苜蓿接种根瘤菌后,在种植的当年,对铁尾矿砂基质理化性质有一定的改善。苜蓿株丛茂密,茎叶繁茂,覆盖地面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避免暴雨冲击地面造成的水土流失,随着苜蓿种植年限的延长,由于苜蓿更加根繁叶茂,其对土壤的改良作用逐渐增大。Asseng和Hsiao研究结果显示,紫花苜蓿根系较长,能够从深层土壤吸收水分,并通过较高的植被覆盖,截留更多的降雨,减少地表的水土流失和提高土壤水分渗入,影响土壤水分流动,在短期内增加土壤含水量。陕西关中有“一亩苜蓿三亩田,连种三年劲不散”的农谚。而且苜蓿还是“草-畜-肥-粮”物质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菜篮子的有益补充,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苜蓿:春初既中生啖,为羹甚香。又如唐·薛令之《自悼》:“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现在我省乃至全国大力发展苜蓿规模种植,可以保障优质粗饲料有效供给,推进黄河滩地、盐碱地和沙地改良,促进土地利用结构发生转变,在起到防风固沙作用的同时,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和土地生产效率,同时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对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3 紫花苜蓿的医用保健价值

紫花苜蓿的拉丁文为Medicago Sative,意思是“所有食物之父”。《本草纲目》关于紫花苜蓿已有记载,功能主要是:安中利人,可久食,利五脏,清身健人。《中药大辞典》将紫花苜蓿纳入目录,作用主要为:舒筋活络、清脾胃、利大小肠,可用于膀胱结石、清肠通便、湿热、烦热、利黄赤、热结肠腑。当前,从紫花苜蓿草产品利用方向看,以作为动物的饲草原料为主,作为人用的天然保健食品应用相对较少。近年来,随着植物化学研究方法不断更新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苜蓿精深加工及其应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关于苜蓿皂苷和叶蛋白等提取物的开发应用研究日益引起科技工作者的重视。目前,苜蓿皂苷、苜蓿叶蛋白、苜蓿多糖、苜蓿黄酮、膳食纤维等提取物的研究已成为当前苜蓿科学研究的热点。苜蓿皂苷被动物吸收后,在其胃部可以有效阻止外源性胆固醇在胃肠道中的消化吸收,从而促进和加快内源性胆固醇和胆汁的排泄,并减少其重吸收能力,促使动物机体内血清磷脂含量不断降低,保证血浆蛋白在动物机体内浓度适宜和分布正常;人们长期服用苜蓿皂苷不会产生毒性,是目前社会上较为推崇的降血脂保健功能食品。苜蓿叶蛋白含有维持人体正常生产活动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且苜蓿叶蛋白的营养价值远高于大豆、花生、芝麻蛋白,是真正的食用原料绿色产品,其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比较平衡,被FAO认定其是一种高质量的食品。据杨丽娥等(2003)报道,叶蛋白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而且紫花苜蓿叶蛋白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能强身健体,具有较高的生理功能和医用价值。苜蓿多糖无毒性和副作用,而且抗肿瘤效果显著,可增强动物机体中T细胞、B细胞的活化和免疫,还具有较强的降血脂和血糖、解毒和抗菌抗辐射等作用,有很显著的保健效果和免疫活性,是很好的新型保健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苜蓿膳食纤维可以增加人体排便的体积与速度,减轻直肠内和泌尿系统的压力,从而缓解诸如膀胱炎、结石等疾病的症状,并能使毒物迅速排出体外。苜蓿黄酮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壁

上的沉积,长期食用,与苜蓿皂苷一样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几率,一些荷尔蒙的不良活动也可被阻断,抑制并分解引起机体发炎的细菌,还可以抑制微血管增生疾病,降低心脏血管疾病。因此应充分利用苜蓿中生物活性物质资源,一是开发医药保健、减肥抗衰老等营养品;二是利用苜蓿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理活性,制成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菌、消炎、镇痛等方面作用的胶囊、片剂等保健品;三是研究开发出作为食品的天然甜味剂、保护剂、发泡剂、增味剂和抗氧化剂等。紫花苜蓿及生理活性物质的独特作用,对于开拓紫花苜蓿新的利用方向和利用渠道,刺激苜蓿产品消费,加快推进我国丰富的紫花苜蓿资源精深加工开发步伐,提升紫花苜蓿产业的综合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小结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和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步伐不断加快,与之相适应,苜蓿在我国的种植区域和面积也在稳步扩大,苜蓿产业在稳步健康发展。但仍然存在“总量有缺口、质量有短板”的现象。在此情况下,苜蓿生产者、利用者和研究者为充分发挥苜蓿的综合功能,加强基础研究,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实现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藏粮于草,藏奶于草,对构建现代新型饲草料产业体系,保障食物安全,建设现代生态文明社会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草业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

猜你喜欢

苜蓿食物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苜蓿的种植技术
要造就一片草原
苜蓿:天马的食粮
要造就一片草原……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春天的苜蓿
食物也疯狂
Food(食物)